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从小事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小事看中美文化差异

时间:2024-11-06 12:18:17

◎文/毕超凡

初到美国,当我收拾完自己的房间,离开学还有大概十天的时间。我当初之所以订这么早的机票来学校,是因为觉得需要有这么几天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等到了美国我才发现,自己毕竟是年轻人,适应能力很强,十个小时的时差只用三天就倒过来了,随后便适应了西半球的生活节律。

在之后留学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很多件难忘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像是一扇窗子,让我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那一件件小事折射出了一个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以及中美两国人对待同样事物的不同态度。

果汁续杯

我是碳酸饮料的爱好者,但凡在外吃饭,都会先选好饮品,到美国后也是如此。在国内,饮料大多是一次性交易,也就是说花一杯的钱,买的就是一杯饮料,喝完不能续杯。但在美国,饮料是可以无限续杯的。比如你花五美元买了一杯中杯可乐,就能无限续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喝到吐都可以。因为可以无限续杯,所以我每次吃饭都会买最小杯的饮料,喝光后再去续。但我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美国人都不这么做,他们似乎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大杯饮料,也很少续杯。起初,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既然可以续杯,为什么要多花那几美元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曾跟美国的朋友们讨论过,结果他们把问题反抛给我:“既然能喝大杯的量,那为什么非要买小杯,然后通过续杯的方式给自己找麻烦呢?直接买一个大杯,安心地坐那喝不是更好?”这个抛回来的问题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也让我最终意识到,这种差异主要源自中美两国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通常,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小杯,是觉得没必要多花那几美元。而美国人认为,既然可以喝掉大杯的量,那就直接买大杯,省得来回续杯折腾自己。这体现出美国人看待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都习惯从“人”本身出发,以人为本,认为不麻烦、不折腾自己最重要。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会有很多人为了休息而不工作,甚至宁可丢掉工作再重新找。相对而言,我们看问题更习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宁可不休息也要工作。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人都以利益为驱动,太现实。但仔细想想,我们看重利益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平心而论,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是无法规避的现实,我们的生存压力也确实高于美国人。资源不足自然会引发竞争,时刻身处竞争中的我们也自然会更关注利益。也许,再过20年,当我们的发展程度赶上美国,当我们的人均可用资源不再那么紧张,生存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时,我们就不会再纠结于无限续杯的饮料买大杯还是买小杯了。

本文作者和“小正太”与小朋友合影

有一天,阳光正好,驱散了连日来阴雨的寒气。于是我换上一身运动装,打开谷歌地图,向北边一处离我最近的公园走去。我当时边走边听歌,边听歌边观察着周围的点点滴滴。我在美国最初感受到的温暖来自陌生人之间松懈的防备,迎面碰到的那些陌生面孔都会投来善意的笑容。公园里零星地点缀着几个人,有老人带着宠物散步,也有家长带着小孩子玩耍。

在美国,“小正太”可谓遍地都是,他们蓝色的瞳孔总是散发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能让你感受到一个人在经历世俗打磨前最纯真的本色。突然有这么萌的小孩出现在身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合影,于是我故意和小孩的妈妈搭话,然后表达了自己想跟她儿子合影的意愿。那位妈妈的回答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她说:“Iamgoodwiththatifhehasnoproblem.”(他如果同意的话,我没有问题的。)听到这个回答,我的反应是:那么小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去征询他的意见吗?回想我小时候,爸妈想让我做什么,好像都是以一种命令的口吻讲话,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而在此时,对于是否要和一位外国叔叔合影,这位美国小朋友就得到了他该有的尊重。

起初,这位小帅哥有点羞涩,他拽着爸爸的衣角,看着我,有些扭捏。他的爸爸也像妈妈那样试探性地询问他是否愿意,并向他解释要对人友好,要乐于去帮助他人。小男孩想了想,然后带上头盔,骑着脚踏车来到我身边,于是就有了上面那张合影。

孩子虽小,但该有的尊重却一点也不应少。尊重别人是一种品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我们如果以一己之意硬要对方按照自己的套路行事,强人所难,不仅会显得过于强势,也不够尊重他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总会碰到看不顺眼的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对方,因为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只能说明对方不适合自己,并不能说明对方就一定不好,或者对方是错的。如此重要的品质,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不妨设想,一个小孩如果从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他/她很可能也不会去尊重别人,等他/她长大后面对不同的人、事、物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去接纳,而是排斥和诋毁。

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喜欢强行介入孩子的决定,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以此来弥补自己年少时的缺失和遗憾。这令我不禁怀疑,有些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很可能就是缺乏尊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日渐觉醒,他们会在心中抗拒父母的这种“不尊重”,由此引发种种逆反现象。孩子再小,也是拥有独立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并非是父母生活的延续,所以能够得到尊重大概也是孩子学会生活的前提之一。在这一点上,美国父母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学习。

我有,你没有

第三件让我产生思想碰撞的小事来自与我同在一个实验室的美国朋友Matt。

有一段时间,我在课业、科研和找工作方面的压力剧增,于是我化身长舌妇,整天把抱怨挂在嘴边。有一天,Matt主动坐到我旁边,关切地问我有什么难处。听完我的话,Matt会心地笑了笑,随后意味深长地讲起了他的现状。

Matt的爸爸是一名按秒收费的律师,在美国属于高收入人群。可以想见,Matt家的经济水平绝对是高于美国民众的平均水平的。但让我惊讶的是,Matt居然在连打三份工来给自己挣学费,同时还在申请学校的奖学金。他和我在同一个实验室,课业、科研压力相差无几,我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有精力打工,而且是三份。我一脸不明所以,问他为何不向父母要钱,偏要自己打工挣学费。他说,美国的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父母的经济支持一般只持续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从上大学开始,学生不再是小孩,而是具备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所以要学着独立,学着挣钱养活自己。因此,申请学校奖学金、银行贷款或是打零工成了美国学生最常见的获取资金的途径。也有一些人会向自己的父母借无息贷款,但在工作之后会如数归还。

Matt的叙述让我突然想起了网上曾经流行过的一段对话。中美两国的富二代都向父母问了“我们很有钱吗?”这同样一个问题,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中国父母说:“是的,我们很有钱,我的将来就是你的。”美国父母却说:“是的,我很有钱,但你没有。”

无论是Matt的经历还是这段对话,都体现出了中美两国人对于父母与子女间“界限感”的理解差异。在美国,父母和子女间的经济关系是分明的,“界限感”很清楚。相比而言,中国父母与子女在这方面的“界限感”则比较模糊。直到和Matt有这次对话之前,我并不觉得自己花着父母的钱吃喝有什么问题,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没有将来要还的念头。但现在想想,正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使得“啃老”现象在中国越来越多。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习惯就会延续到我们毕业、工作甚至成家之后,使我们变成“啃老一族”。

除此之外,不清晰的“界限感”也会带来其他很多问题,小到家庭内部的不愉快,大到人生不幸。而清晰的“界限感”所能带来的最大好处莫过于培养一个人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越早学会依靠自己,越能用自己的肩膀来支撑自己的成长。这种“界限感”和独立意识的养成,将会使一个年轻人在未来遇到困难时不那么轻易放弃,同时学会勇敢地面对和承担。这或许也是大多数美国学生总是那么独立、自信的原因。

很多人都曾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去美国留学,花那么多钱,到底值不值?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笃定呢?是体面的学校?是走出国门的谈资?还是无数个难忘的“第一次”?仔细想想,这些答案好像都不是那么恰如其分。其实,留学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为一个年轻的生命打开了另一扇窗,让这个年轻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体验了人间的几分冷暖,看清了人、事、物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同时收获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扫码关注作者微博作者简介

毕超凡,北京理工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硕士,曾先后就职于美国西雅图交通部、美国西雅图亚马逊全球总部,目前就职于中科院软件所。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