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浙江大学 探索图书馆多元化空间建设

浙江大学 探索图书馆多元化空间建设

时间:2024-11-06 05:23:18

浙江大学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环境的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陈旧的设备已经完全不能适应读者对信息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服务需求。为更好地适应读者信息行为的转变及全新的协作式学习方式,满足读者对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协作和研究的需求,浙江大学图书馆开始考虑建设协同式学习环境,构建以读者为中心,促进学习、协作和研究的全新服务模式,建设新型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简称IC)。

浙江大学图书馆IC空间项目从2009年开始立项,历经三年的设计和建设,于2012年9月建成向读者开放。整个空间可支撑个人学习、团体协作、项目建设、信息咨询、文化展览等活动,为用户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思维。在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高效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文脉深远,馆藏资源位居国内高校前列。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资源组织方式无论是内容提供还是技术体验都已经不能适应读者需求。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学生到图书馆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信息,更多的需要查询馆内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这种需求尤其体现在四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身上。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更愿意自主学习,他们来到图书馆主要是查阅文献、学习和进行课题研究。另外,导师带学生讨论课题,在教室里没有电脑和图书支持,在电子阅览室交流则不方便,只有整合了多种资源、服务于一体的无缝式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空间(IC),才能满足读者对小组学习、讨论和研究及其共同合作完成论文写作的需要。

浙江大学图书馆基础分馆主体建筑呈立体开放、多重构成的创新型核心空间形态,中外文图书借阅均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已具备IC开放性的特征。其次,图书馆无论在馆藏资源、文献提供能力、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网络资源,还是在人力资源储备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图书馆完全可以在现有的资源和服务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完成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1.梳理馆内资源,明确整合方案

依照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个层次,对图书馆的所有资源进行梳理。

(1)实体层。实体层是支持IC服务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元素,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是空间所拥有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也包括一些辅助区域,提供必要的打印、复印、文献传递等服务。

(2)虚拟层。虚拟层主要是信息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空间系统的建设。通过泛在的无线网络,为读者提供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导航;通过整合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向导及帮助;通过信息共享空间管理系统,读者可以自由地预约使用空间的各种功能。

(3)支持层。支持层由普通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参考咨询馆员和各类学科专家组成。为读者提供信息共享空间的介绍、使用方法及技巧的培训;提供信息检索的操作培训。

2.构建多样化物理空间,营造协同创新环境

浙江大学图书馆在原有1300平方米电子阅览室基础上,进行了全新改造。改造后的IC空间由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创新空间、社交空间等一系列空间功能组成。不同功能的空间设计可满足读者个人学习、团体协作、项目研讨、信息分享等多元化的活动。从功能设计、空间构造,还是提供服务、细节关注等方面,IC空间都贯彻了活泼多元、合作共享的理念。

(1)多媒体空间(MultimediaCommons)包括2个多媒体编辑工作台和1个小型的独立放映室。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编辑软、硬件,支持读者进行多媒体制作的学习和实践。

(2)知识空间(KnowledgeCommons)配置有双屏PC,预装CAD、化学公式和数学公式编辑软件等专业化应用工具软件,充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PC软、硬件的特殊要求。

(3)学习空间(LearningCommons)提供相对独立的个人学习环境,配置部分大屏输出设备。亦可自带手提电脑,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上网获取资源。

(4)研究空间(ResearchCommons)支持开展团队项目、进行小型研讨和针对小范围受众的项目演示和发布。空间配有会议桌、投影仪、白板、一体式电脑、网络接口等设备。

(5)文化空间(CultureCommons)可容纳60~100人,配备有视频直播系统,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和讲座,读者既可以现场感受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同步收看视频直播。

(6)系统体验空间(SystemCommons)是学生自己动手组建系统的最佳场所,配备了高性能的计算机服务器和存储阵列等大型设备,不定期邀请厂商工程师和业内专业人士举行IT技术交流会和新品发布会。

(7)创新空间(InnovationCommons)是支持创新团队协同工作、学习、讨论的空间。申请创新空间的团队需要提交详细的计划书,并描述合理的预期目标,以促进创新空间的良性发展。

3.总结管理机制,沉淀管理方法

整合后的空间能充分满足不同师生的不同需求,但是对整个浙江大学来说,空间资源和读者用量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进行调和。浙江大学图书馆一方面参考了国外IC空间管理经验,一方面根据空间实际运行数据,开发了预约管理系统,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如表1所示。

成效与经验

信息共享空间于2012年9月开始至今在紫金港校区基础馆正式开放,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每年使用约20万人次。

IC空间建设的经验,受到行业专家和广大同行的肯定和赞扬,在行业内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开放至今,每年接待团队参观100多次,对国内图书馆IC空间建设的兴起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责编:王左利)

(作者单位为浙江大学图书馆)

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图书馆IC空间实现了对图书馆空间、资源和服务的有效整合,通过与校内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将一切能促进学习的资源与服务整合到图书馆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上,形成“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促进了读者的学习与研究,实现信息的共享、知识的创造和传播。

共享空间的建设模式,从读者的信息需求和行为模式入手,颠覆了传统图书馆“以书为本”的服务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转变。通过对现有空间、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使资源使用更加高效,使服务更加智能、泛在和便捷。读者在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获取者,更是知识产生者和传播者,有效地拓展了图书馆的功能内涵。

IC空间的建设可在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投入产出效率高,建议在条件允许的高校图书馆中积极推广。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