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洛水河畔,月华如练,雾气迷蒙,在古人的凝视中,神女宓妃驾着云车出现,如轻云蔽月,若流风回雪。诗人曹植为之倾倒,却因为人神殊途,爱而不得,最终只能怅惘地告别,并写下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惊艳诗句。
这里的“洛神”,是洛水之神,是传说中伏羲氏之女。曹植的原文借对梦幻之境中人神恋的追求,表达出一种失落又感伤的情绪。而唐代著名画家顾恺之读到这个故事后大为感动,挥笔一画,就作出了著名的《洛神赋图》。
在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中,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惊艳亮相。与这件国宝一同走红的,还有它的素人国宝守护人,来自杭州的“90后”插画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老师叶露盈。当叶露盈的绘本《洛神赋》出现的那一刻,观众们立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产生的创新之美。
先来看看国宝的“前世”吧,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故事的每个部分几乎都有对水的写照,但水势、水态却用线条表现得千变万化,绝不雷同。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尤其在洛神离去,曹植追神的部分,船刚开过,洛河水突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观者也似乎能听到咆哮的水声,感受到主人公不舍的情愫和焦急的心情,真可谓高明之笔。难怪连“点赞狂魔”乾隆见到后也拍案叹服,再次留下了自己的书法“妙入毫巅”。
实际上,绘本《洛神赋》叶露盈上研二的时候就创作出来了。她一直很倾心于这个神话传说,不过,顾恺之对洛神的美和对神话的诠释已经做得无可挑剔,像一座大山一般难以超越,她只能另辟蹊径。由于喜欢研究《山海经》中的华夏神怪,所以她创作出的作品也融合了神话因素:洛神青丝缥缈,以浪花为耳环;动物、人的表情都有一种原始的天真,非常干净、纯粹,有故事性。在画作结尾,常陪伴在洛神身边的小金鱼躲在石头后面,默默地注视曹植,为离别的悲伤增添了一丝念想。
此外,《洛神赋》中的小配角、小配饰,几乎都是叶露盈自己设计的,而画中背景出现得最多的山、水及云朵,这些都是来自她对家乡的记忆。创作的过程,叶露盈很是享受,因为,她和顾恺之一样,都是向曹植的《洛神赋》致敬。
前段时间,还有人创作了《洛神赋》的古风歌词,他们回顾着旧日的一片声光水色,用一种浪漫而认真的方式传达出对“慢生活”的缅怀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落花随梦流转,流萤烂漫,白鸟纷飞辗转流连……
树深时见鹿,海深时见鲸,路长时见月,日久时见心。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翻开古籍,或用诗,或用画,用自己的方式回归古典。他们知道,现在的你无论怎样,都是过去的你堆砌成的。寻找到根,就是找回了家园。我们数千年文明的源头正是植根于这里,居住此间,安稳而妥帖。
(沈约整理自藏趣逸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