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三个女孩》的社会命题

《三个女孩》的社会命题

时间:2024-11-05 11:01:31

《三个女孩》探讨的不仅是虐童案本身,更是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更可怕的种族主义、警察渎职和整个社会对于边缘少女的偏见。

BBC短剧《三个女孩》剧照(左、右)

三个边缘女孩的悲剧

英国小镇罗奇代尔,高中女生霍莉百无聊赖地放学回家。一进门,父亲就催促她把垃圾倒掉,并叮嘱,千万别和小镇上的孩子做朋友。霍莉不愿听父亲唠叨,转头去找母亲抱怨。母亲被两个更小的孩子闹得团团转,没心思安抚她的小情绪。

霍莉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于是,赌气出门。父亲在身后唤她,她装作没听见,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威尔士区141号,霍莉小男朋友的家。她原本不想去的,但刚搬到这一区,没什么朋友,男友家是她唯一的去处。霍莉敲开门,小男友喜出望外。家里像是在办派对,热闹极了。男友的两个表姐妹也在,霍莉很快和她们打成一片。“终于有朋友了。”当时,她心里一定这样想。

两姐妹安贝儿和露比不太乖,但对霍莉热情有加。她们带霍莉出门,三姐妹边扯着八卦,边走进一家烤肉店。一个被称作“老爹”的巴基斯坦裔英国人热情地招呼她们,为她们送来烤肉、比萨、饮料、伏特加和香烟。“一切免费?”霍莉稍有迟疑,但眼前这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很快打败了顾虑,她和小姐妹们一起狂欢起来。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话放之四海皆准。几次白吃白喝之后,“老爹”把霍莉拉进了一个小房间,把她扑倒在床垫上。霍莉挣扎了几下,很快就放弃了。她漠然地盯着墙壁上的粉色电子钟,任“老爹”倾泻欲望。事后,霍莉报了警。

故事讲到这,霍莉是受害者还是自甘堕落?

BBC三集迷你剧《三个女孩》就是这样开场的。故事继续。坐在问询室的警察打着哈欠,他早早站在了冷酷的那一边,话里话外都是鄙夷。他认定霍莉是失足少女,象征性地逮捕了“老爹”,没几天就放了人。重获自由的“老爹”哪放得过霍莉?安贝儿和露比姐妹再度出手相助,她们为霍莉找了另一把保护伞——又一位巴基斯坦裔英国人。他的庇护背后是更可怕的深渊,霍莉被迫卖淫,以致怀孕。

三个边缘女孩,屡次被家庭、社会福利机构、警察局、皇家检察署抛弃,她们是可怜的受害者,还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人?《三个女孩》用近3个小时的时长,探讨了这个曾引发广泛社会争议的问题。

这个命题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三个女孩》改编自真实事件——著名的罗奇代尔虐童案。

2012年,英国曼彻斯特的罗奇代尔市一件骇人听闻的虐童案被曝光。12名亚裔男子被指控与多名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强奸、迫使未成年人进行性交易等罪行,最终9名被告被定罪。

震惊整个英国的不仅仅是虐童案本身,更是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更为可怕的种族主义、警察的无作为和整个社会对于边缘少女的偏见。

《三个女孩》中霍莉的原型是最先报案揭发这一罪行的少女。早在2008年,一名14岁女孩就勇敢地走进警察局,用长达6个小时的时间,痛苦地揭开伤疤,向警方详细讲述了自己被诱奸,被强迫与多人发生性关系的整个过程。

警方立案,但皇家检察署拒绝起诉女孩提及的两位被告。背后原因有两个:在英国,少数族裔问题向来敏感,案件涉及巴基斯坦裔男性性侵白人女孩,这个指控太容易引起争议,官方不愿承担风险。另一个顾虑是,警方把举报女孩视为“不可信的证人”,官方当然不会表明态度,但每个经手案件的人都觉得女孩咎由自取。

案件被压下来,犯罪者更猖狂了。电影中的“老爹”,现实中的沙比利·穆罕默德(ShabirAhmed)与他的同族兄弟持续以剧中的方式诱骗少女,到案件真相大白那天,这群逍遥法外的人已经迫害了上千名白人少女。

追寻真相还是道德审判?

如果不是同为巴基斯坦裔的首席检察官纳齐尔·阿夫扎尔(NazirAfzal)接手了大曼彻斯特区,罗奇代尔的虐童罪行或许永无止境。阿夫扎尔重新查阅了虐童案,大为震惊,调动人手竭力彻查,终于在2012年定罪了第一批涉案人员。

《三个女孩》以此案为原型,探讨和控诉的正是警方的无所谓,以及漏洞百出的司法、福利体系。这部三集电视剧拍得很克制,导演和编剧用不到一集的剧情平静地讲述了女孩们的遭遇,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里,社会各界对女孩遭遇的反馈成了电视剧讲述的重点。

与其他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视剧不同,《三个女孩》是剧情片,但本质上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剧中虚构的成分少之又少,法庭部分的律师、证人发言几乎完全取材自庭审源文件,未做任何改动。

这份谨慎与案件所涉及的种族、司法体系和未成年人等敏感话题有关。早在筹备之初,这部剧就备受争议。关心种族问题的人认为,这样一部电视剧,在BBC平台播出,很容易引发英国社会对于巴基斯坦裔英国人的恐慌和歧视。对当年的案件愤愤不平的人觉得,事件刚刚过去几年,当事人或许还未走出阴影,这样一部剧对他们来说太残忍了。曾从事英国曼彻斯特罗奇代尔虐童案调查的女警官玛姬编剧妮可·泰勒是经过慎重考量,才决定创作这样一个敏感题材的。“这个故事不是让人沮丧和压抑的,这个故事里有很多值得整个社会反思的问题,无论从法律上还是社会伦理上。我希望它能给女孩们带来希望和勇气。”妮可·泰勒接受采访时说。

因为敏感,所以要严谨。2013年底,泰勒就开始了剧本筹备工作。她深入采访和接触了受害者及其家人,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种种细节都进行了仔细研究。

最终,泰勒选择化繁为简,以三个女孩为中心,揭露整个事件。女主角霍莉是第一个觉醒的受害人,妹妹露比懵懂无知,几乎没有自我意识。最复杂也最体现问题之所在的是姐姐安贝儿,剧中,她被犯罪者和警方视作老鸨、男人们的帮凶,并因为“不可信”而失去了作为证人的资格。

《三个女孩》中,似乎所有女性都是无助和无能为力的。英国女演员马克辛·皮克饰演的性健康公益救助员莎拉是唯一一个相信这些女孩的人。她倾注了大量时间和耐心,倾听女孩们的遭遇,并带着这些证据一次次走进警察局。“这不是证据,莎拉,这只是信息。”莎拉的申诉前前后后被驳回83次。

另一位无能为力的女性是女警官玛姬。在立案调查的漫长时间里,玛姬花费大半年时间,帮助已经身为人母的安贝儿克服心理障碍,回忆曾经的痛苦经历,安贝儿的供词为警方提供了大量线索和证据。但最终,警方在证人选取上趋利避害,抛弃了安贝儿。玛姬对此感到愤怒和羞愧,她辞去公职,决定用自己的后半生帮安贝儿,以及和她有类似遭遇的女孩讨回公道。现实中的玛姬也是如此。

剧中,救助员莎拉的观点常常被忽视。她眼中没有所谓的“童妓”,只有被伤害的少女。她对警察和同事眼中自甘堕落的不良少女也有另一番解读——她们并非自暴自弃,她们只是被家庭忽视,被冷落、贫穷和敏感所累,被坏人诱骗,从而遭受痛苦的可怜孩子。

什么样的人是合格的证人?对少数族裔政治正确式的尊重最终是否沦为包庇?社工如果放弃失足少女,那谁才是他们应该拯救的人?警察的职责是追寻真相还是道德审判?《三个女孩》准确地抓住了从罗奇代尔虐童案中暴露出的英国社会弊端。

短剧在英国上映时取得了轰动效果,三集电视剧共计有2431万人次收看。观众反馈好评居多,但争议也不少,争议点和剧集刚筹备时如出一辙。首先提出抗议的是亚裔人,他们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和电视剧中“亚裔”的含糊定义表示不满。在英国,绝大多数诱奸案为白人作案,但《三个女孩》似乎让有色人种成了诱奸案大户。

与绝大多数BBC播出的电视剧集相比,《三个女孩》算得上重口味了,重口味的不是色情或暴力,而是从头至尾的压抑情绪。很多人看了开头就决定弃剧,并谴责BBC在如此大众的媒介渠道传递负能量,并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三次伤害。但制片人苏·霍格(SueHogg)坚持认为,《三个女孩》的播出利大于弊。当初,打动她做这样一部剧的是虐童案中一位当事人的访问。在那段视频里,她感受到,对于那些遭受不幸的女孩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息事宁人,而是让社会听到她们的声音。

“我不需要洗白,我想要的是正义。”剧中,霍莉在法庭上说。

这个说法似曾相识。不久前自杀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曾在少年时被诱奸。她曾说,自己一生中最想做两件事,为被强暴、被诱奸者去污名化是其中之一。

除了为受害者正名,《三个女孩》走得更远一些。在第三集结尾处,编剧用一场巴基斯坦裔人的内部会议展现了女性觉醒。一位巴基斯坦裔妇女站出来指责族裔内的男人们,也告诫所有男性:“这些男人对女性的态度恶劣,不仅是对白人女性,是所有女性。只要这种偏见不消除,在罗奇代尔,我们的社区里,这种负面影响就永远不会消失。”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