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于葆墀:炮制纯洁

于葆墀:炮制纯洁

时间:2024-11-05 01:18:17

出身于中药世家的于葆墀子承父业,1980年进入同仁堂炮制中药,这一干就是38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中药炮制难在火候的把握。于老师始终遵循古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经验丰富,技艺高超。

于葆墀北京同仁堂名药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炮制“纯洁”

于老师是大师金世元的弟子,2016年被认定为北京同仁堂名药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如今总共不到十人,在中药炮制方面仅有两人。

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为传统的中药急救药品,它是清热开窍代表方剂,主要适应症为脑中风。安宫牛黄丸从下料、研配、搓制、封蜡到包装,全部是手工完成。

安宫牛黄丸由11味中药材构成: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炮制安宫牛黄丸,于老师强调:“我们加工非常‘讲究’,必须要‘到位’。”

“讲究”体现在药品标准“上等、地道、纯洁”中的前两项。“上等”,比如牛黄使用的是天然的京牛黄,麝香选用质量好的当门子(质量优、成颗粒状的麝香被称为“当门子”),珍珠要选用圆整度好、彩光颜色好的。“地道”,比如黄芩一定要用承德的条黄芩,黄连要用有“中国黄连之乡”之称的重庆石柱县的鸡爪黄连,栀子要用成熟度好的红色栀子。

“到位”体现在“纯洁”上,这就靠炮制技艺了。首先要去掉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比如鸡爪黄连,根基是簇生的,中间容易夹杂须根的杂质,所以得把它扒开清理。“黄芩不能有枯头,即便没有枯头,我们还要把粗皮去掉。”于老师说。

其他药材里的杂质也要手工挑出来,比如朱砂里若有铁屑,要用吸铁石吸走。“牛黄要一个个挑,麝香也要一个个挑,因为麝香容易带着皮毛。”看上去干净的珍珠为了彻底洁净,必须放在豆腐里煮,以便利用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对污垢进行清理。

“雄黄、朱砂,有重金属,都得水飞(水飞: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腻粉末的方法。可以降低药物的有毒成分)。”炮制水飞雄黄时,其中一环是把雄黄粉加水研磨、搅拌。“中药炮制出的产品,产量最大又符合标准最重要,所以用水量和雄黄粉配比要合适,水多了浪费资源,增加无用功。”于老师反复琢磨和试验,最终摸索出了合适的比例,使得炮制后的产品既节水,产量又高。

炮制“难题”

于老师很有炮制心得的一味药是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原料直径仅有2毫米,表面呈黑色。成功的炮制后,呈爆花状,表面为白色。炮制不到火候,中药表面只能漏出一条小白缝,就是不开花。于老师刚学时也掌握不准火候,经过一番琢磨,终于找到了方法:用炊帚而不是炒铲来炒。

下锅前,于老师会拿几粒王不留行,往锅里一撒,“如果它能自如地在锅里跑,那说明锅还不够热。什么时候热呢?捏几粒扔进去,呆不住,它在里面蹦,这时候你把要炒的倒进去就成了。”于老师教徒弟炒制王不留行时,都会兴致勃勃地让徒弟留心听炒制时候的声音,采访说到这,于老师一边闭上眼睛,一边陶醉地模仿起声音:“突突突突……然后哗-哗-哗,就全变色了,就成了。”

在前几年的一次技能大赛上,于老师担任评委,自己一人要评判50名决赛队员炒制王不留行的成绩。比赛规定爆花率要大于等于85%算合格,王不留行本身就小,炒制数量多,当时大家都犯难,怎么评判,难不成要一粒一粒数?于老师灵机一动,说:“准备玻璃量筒。”于老师从体积上判断爆花率,因为完全爆花的肯定体积大。

除了常见的中药炮制外,于老师还对一些特殊品种、多年不生产的冷备品种进行研究,解决了生产所需。比如,解决了“制象皮”“制千金子霜”“煨肉果”等类别品种的生产难题。

2004年.于老师接到了“制象皮”这个任务。象皮干了之后特别厚,切成块非常难,但必须要切成块。因为要切成块后拿沙子去烫,烫完再去掉沙子,用碾子压,做成粉,才能做成制剂。

第一次接触象皮,于老师犯难了。象皮怎么也泡不透,为此他查阅了不少古籍文献,反复试验。先用冷水泡,再用温水泡,泡几天再拿出来焖着,让外面的水慢慢润到内部,外面的湿度润不透,还得再泡。如此反复三次,泡完后要稍微晾一下,把表皮的水晾出去再润,不然表皮粘了,容易发霉。这时再盖上塑料布,让表皮的一点水分继续往里面润,如此试验了一周才成功。

“炮制”徒弟

中药炮制讲究师徒制,于老师从1998年开始带徒弟,如今带到第四批,带了二十余名徒弟。于老师收徒弟,最看重的是徒弟对这行的兴趣。“爱学、爱干这行才成,不然没有意义。”

每批徒弟,于老师都会教三年。第一年,重在理论,教学生们认识、熟悉200种中药材,知道一味药为什么要这么炮制。第二年,进行实操。第三年,去生产车间,完成200个品种的炮制。

于老师说:“带徒弟,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徒弟。”

2015年,于老师带着徒弟,煅口腔溃疡散中的一味药——枯矾。当时市场可以买到煅好的枯矾,但是会有煅不透的现象,影响药效,于是于老师选择自己煅。煅枯矾对火力要求非常高,中间不能断火,必须一次性完成,还不能搅动。当时环保有了新要求,之前一直使用的柴、煤,不能再用了,于是使用燃气灶。

于老师从早上一直盯到晚上八点,但燃气灶达不到火力要求,最终只完成了一部分。第二天,于老师带领徒弟们,改造了设备,换成电的,增加了火力,终于成功了。“即使再晚,也要把这事弄完。”于师傅的徒弟陈振会非常佩服师傅的敬业精神。

学习中,徒弟们对于老师的博学钦佩不已。在学习中药材时,陈振会说师傅会给他们展示一些药材图片,这些图片不是网上找的,而是于老师去药材产地拍的。“从产地拍的图片,看起来比书本上真实。他哪都去,见得多。很多贵细药(贵重药材)我们都接触不到,跟师傅学习接触很多。”陈振会说:“我前一阵跟师傅一起出差,到一个冷备商品的采购部,见到一味中药鬼箭羽。我以前见都没见过,但师傅立马就说出了它的生长形态、功效。”

于老师有一项技能,就是一麻袋系口的药材,他只要踢上一脚,便能知道装的是什么中药。

中药炮制讲究师徒制,于老师从1998年开始带徒弟,如今带到第四批,带了二十余名徒弟。于老师收徒弟,最看重的是徒弟对这行的兴趣。“爱学、爱干这行才成,不然没有意义。”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