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肿瘤说:打破未知的恐惧

肿瘤说:打破未知的恐惧

时间:2024-11-02 04:57:57

李薇/文

在京城医疗投资界,邵珲是个名人。2006年,邵珲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健康旅行服务商名仕优翔;几年后,他又联合98位海外顶级医学专家和118家国际顶级专业医疗机构成立中国首家国际生命管理机构优翔国际生命院;他也是中国最大医美O2O平台新氧背后的投资人。

如今,邵珲又多了个头衔——肿瘤说投资人。与邵珲之前多个项目拥有“第一”、“最大”等定语一样,肿瘤说也拥有这样的“荣誉”:它是中国第一个肿瘤知识数据库垂直医疗App,于2016年4月上线。上线3个月,肿瘤说已拥有20多万下载,2016年底肿瘤说的用户将超百万。

“一般人听到肿瘤这个词脸色立马就会变,而很多机构做的很封闭,让肿瘤治疗过程神秘化、黑箱化。”邵珲感慨道,“肿瘤说则努力让这个过程扁平化、透明化、公开化、平台化。”

肿瘤说是聚焦肿瘤前沿研究、治疗方案、海外药物的知识型数据库,希望以专业和正面的态度服务肿瘤患者,希望打破未知的恐惧、普及肿瘤前沿知识、实现医患之间平等对话、开拓就医选择、提高就医效率。

这仅仅是邵珲对肿瘤说蓝图勾画出的第一笔。对于未来,他想的更多:肿瘤说线上提供资讯、社交、沟通及病患与医生之间的联通服务,最终则将在线下帮助和服务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工作,比如设立术后康复医院等。

构架完整体系

邵珲是个典型的“70后”。他不像其他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或投资人那样,时刻都把“创业”、“平台”、“导流”这些词挂在嘴边,他甚至认为自己10年前成立名仕优翔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业,而是一次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冒险。

在经营名仕优翔期间,邵珲发现,大部分需要海外就医的病人都是肿瘤患者,增长速度也非常惊人。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肿瘤依然是个可怕的词汇,更不知道肿瘤发病原因以及治疗和康复流程。

2008年的一次遭遇让邵珲对此深有感触。当年,邵珲和他姐姐先后进行身体检查后发现了肿瘤并及时进行了治疗。在随后几个月康复期内,他母亲一个人照顾两个病人,异常辛苦。

这次遭遇后,邵珲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总结:肿瘤并不那么恐惧;患者需要的不仅是交流,更需要了解病症的发展过程及治疗过程;患者术后康复期异常关键,在中国却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那种感受。”邵珲感慨道,“当一个肿瘤患者茫然的时候,肿瘤说能给他基础专业科学帮助、帮助他真正找到他对应的东西、减少他选择时遇到的专业困扰、增强他治愈疾病的信心,这就是肿瘤说的意义。”

肿瘤说并非横空出世,基因促使了它的诞生:邵珲拥有10年海外医疗服务经历,积累了大量的海外医疗资源,与上千家海外医疗机构有合作关系;10年的服务过程中让邵珲团队积累了大量的服务经验,深知国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对未来迫切所需的医疗服务有所判断并提前布局;在肿瘤说之前,邵珲已成功经营了几个医疗“互联网+”项目,他希望用经验和资源填充肿瘤医疗服务这块洼地。

上线虽然短短4个月,肿瘤说已经进行了四次迭代升级。目前,肿瘤说所覆盖的内容包括肿瘤行业咨询、肿瘤知识数据库和用户交流社区三块,2016年底将完成全部206种肿瘤亚型的知识库构建。

邵珲强调,肿瘤说不会像其他市场上的移动医疗产品那样通过贩卖信息、贩卖中介服务挣钱,而是构建一种癌症恢复体系,推出院内康复、家庭康复、社会救助等服务,在术后康复市场寻找机会。

初期,肿瘤说将对接国外癌症康复医院,未来则考虑自己开医院。每年康复的癌症患者有将近100万,出院之后至少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些康复者需要有人全程陪护,但在中国却很少有专门的肿瘤患者康复机构。

“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由于长期治疗导致的肌肉损伤的恢复、术后每天的检测护理、康复患者的心理治疗等等。”邵珲解释,“此外,肿瘤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确诊、治疗、康复体系,肿瘤说也能为肿瘤科研机构提供一定的研究价值。”邵珲摄影/张勇肿瘤说希望构建一种癌症恢复体系,推出院内康复、家庭康复、社会救助等服务,在术后康复市场寻找机会移动医疗的核心是医疗,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手段,医疗才是真正的场景和应用传统遇上技术

肿瘤说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团队由最初的几个人壮大到近百人。

“与医疗移动互联或者医疗‘互联网+’一样,肿瘤说主要也是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半是带有医疗属性的员工,另一半则是互联网技术属性的员工,这两部分人才缺一不可。”邵珲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肿瘤说有一个20人左右的肿瘤研究小组,外部还有5个肿瘤科的医生帮肿瘤说构建肿瘤数据库。就是因为这个专业小组,肿瘤说的用户才得以通过移动端阅读专业的文章来了解肿瘤,理性看待肿瘤。

邵珲强调,肿瘤说不是简单地为病患提供一条资讯或一个信息,而是不断建设、更新、维护、完善肿瘤说专业的数据平台,从自身、患者、传播渠道还有国家监管等多个维度出发,共同努力去解决肿瘤患者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我们认为移动医疗的核心是医疗,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手段,医疗才是真正的场景和应用。”作为一名医疗领域的老兵,邵珲并不盲目迷信互联网,“我发现,现在很多移动医疗过于注重互联网基因,而在医疗基因、顶层知识图谱、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弱。我认为它们并没有专注医疗,没有深刻理解移动医疗,也形成不了有效的服务和对医疗体系的改善。”

不过,在邵珲看来,技术能力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发展速度,肿瘤说在技术研发和医疗上都亟待提升。“比如我们的数据库还需要丰富和完善,这需要更高的技术来支撑;比如我们正努力建立的知识图谱不但涉及信息技术、数据技术,还涉及医疗技术,这是一个多维的综合应用,这种综合应用能力、技术基础都需要我们立即去建立。”邵珲表示。

谈到医疗,邵珲则强调:“肿瘤说未来要做线下、要做康复就要去形成这方面的医疗技术体系。在这方面,我们虽然已经和国内外最顶尖的医生及医疗机构形成了合作关系,但依然还处在一个磨合、形成的落地过程中。”

而随着生物、医疗临床、医疗药械、信息、互联网、生物芯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突变点,邵珲预测,包括肿瘤说在内的各个医疗细分领域都已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邵珲崇尚技术,甚至认为,“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在50年内人的意识是可以永生的”。经历了无数商界的风云变幻,看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如今,他的人生哲学是:“好好活着!”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