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很羡慕就是了。
经常有国内的朋友吐槽,国内生产的飞度GK5车架与国外进口的飞度GK5有很大差别。其实这也不算是很需要被在意的事情,毕竟飞度GK5在国内更多的是被用来买菜和上下班代步。在市区拥堵的街道里,车架是否有足够的强度,一般车主体会不到吧。难道你每天上车启动车子就立刻进入暴走状态?抬头看看漫天的摄像头,就立刻被扑灭了内心那团火了。粗略计算,广州一个城市的摄像头总数可能比整个新西兰还要多。
选择
如果是针对比赛打造的GK5,本身国产版本的车架是否真的不够坚实已经不是需要介意的部分。因为车手父亲——杨先生花了相当的心思和足够的耐性一点点的补强了整个车架,然后制作了多点式防滚架装进去。杨先生不断的强调着,打造一辆车必需用心。只有用心,你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在自己已经积累和沉淀了的经验里找到足够适合的方式打造出足够有竞争力的赛车。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飞度GK5,单纯是觉得这款车在国内相当热门,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去改装一辆GK5。与别不同的是,杨先生打造给儿子的这辆GK5没有沿用原厂有涡轮有直喷的EarthDreamsTechnology地球梦科技引擎,而是换了一颗暴力起来很暴力的K20A引擎,这个动作是吸引我一定要跑到赛车场去跟杨先生聊天的关键因素。这并不是代表我不赞同本田改用涡轮增压直喷引擎,只是本田公司在消沉了一段时间后,突然振作起来继续保持其独特气质的论点显得有些让我措手不及。无论从哪种角度看,一颗从FD2上移植过来的K20A引擎被塞进GK5那小小的胸腔里时,这一切都变得非常职业期待。这种感觉就像大众高尔夫把一颗15度夹角3.2L排量的6缸自吸引擎塞进MK4那紧凑的身体里一样,看起来就是不好惹的小怪兽。完全强化了的车架和特制的加强引擎脚,再配合稍微修改后往前移动了些许的前轮,还有大幅度靠后的驾驶席位。一系列的配重调整,给这辆GK5奠定了扎实的大马拉小车基础。路试时,虽然车子在弯道里的表现稍微欠佳,但在直路上嘶吼着一闪而过的动态,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节奏感
打开车门,看到这辆满满的都是父爱的GK5赛车是右舵的。Emmm……难道这是一辆进口版本的GK5?我想多了,身为香港人的杨氏父子习惯驾驶右舵的汽车,所以车的整个转向系统和驾驶席位都已经从原本的左边迁移到了更能够让小杨先生趁手操作的右边。这一点,对于长期习惯驾驶右舵车的人来说很重要,左右不同方向的坐姿及视野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据说杨先生常驻的这个赛车场是一条右弯居多的赛道,当你以赛车的坐姿坐在GK5赛车底板上的时候,如若不是自己习惯的视野方式,那你攻克每一个弯道时所要拿捏的线路会影响整体圈速的表现。虽然无论左还是右舵的车,变速箱的档位顺序是一样的,但一些长期养成的驾驶习惯始终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刻意去改变自己手脚的动作,会影响驾驶时的流畅性,那么比赛时的节奏就会被打乱。那样的话,这辆车就无法做出目前这条赛道里GK5车型最快单圈了。杨先生说,引擎的部分已经基本完善,底盘设定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现在的单圈是大约1:26,如果底盘的调校到位的话,这辆车的圈速可以晋升约1-2秒。好可怕的战斗力,因为战斗力足够强悍,这辆GK5赛车已经用到了245宽度的赛车轮胎。
武装到牙齿
杨先生说,这辆GK5赛车是完全自己一手打造的,没有借助自己技师小队的力量。他想告诉自己的技师小队,自己作为车队创建者的核心领导能力并不是可以指挥好每一场比赛,或者跑出每一场比赛的最佳状态,而是即使是在打造赛车的层面也能表现出自己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足够认真的做好每个部分以及自己有能力做出值得技师小队潜心学习的东西。希望告诉自己的技师小队,不管是对待自己的赛车亦或是客户拜托打造的赛车,都要用心去对待每个环节。的确,在打造这辆车的过程中,杨先生用实际行动和成品证实了这一点,持续的保持着自己作为车队灵魂人物的绝对地位。
而这辆车,也完备了一辆角逐专业赛事需要的一切,确实是武装到了牙齿。我仔细的审视了车上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包括车身涂装和拉花,也是杨先生谨慎琢磨着一点一点修饰起来的。
这辆GK5运用有大量运升赛车自己代理的品牌部件,比如台湾StandardTypeENR减震器,STD变速箱加强齿等等。杨先生把自己代理的这些部品大量运用在赛车上,通过一场场竞争激烈的比赛去验证它们的稳定性和实际性能,之后再肯定的推荐给自己的客户,也是一种用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