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停牌之后的乐视网在三天之内发布了两条公告,称乐视网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确定自己新一轮的融资已经开始到账。而曾经主打“硬件免费”的乐视电视的更大目标,则是未来3年实现大规模盈利。难道这又是乐视为投资人们画的一张“大饼”?
危机之后,子公司再获融资
2016年12月20日,乐视致新总裁梁军公开表示,他们正在陆续引入投资,钱已经到账了,后面还会有,但正式对外发布还需要看公告。梁军同时透露,乐视致新投前估值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此次融资对乐视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乐视总裁贾跃亭也表示,这轮融资完成之后,乐视的困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据了解,乐视致新是乐视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乐视持股58.55%,这个子公司说起来我们也不陌生,它正好负责的是乐视的电视业务—包括主打“硬件免费”的乐视超级电视。
在乐视遭遇危机的时候,乐视的硬件业务其实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此次乐视致新为何在这一逆境下还获得了融资呢?梁军表示,要把问题分成两半来看,乐视致新是属于上市公司体系的,对于电视业务来讲,这部分受到的冲击是最小的。此外,乐视受到的资金压力主要来自于互联网汽车的大量投入和手机供应链的资金短缺,与电视业务关系不大。
三年内大幅盈利,如何能做到?
而在前不久举办的这场名为OpenEco的发布会上,乐视电视以一个极其低调的方式宣布了自己的盈利计划—在3年内实现盈利。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乐视电视宣布了三大战略:持续获取可运营用户,生态开放释放商业价值,以及扎根全球市场。
在发布会现场,乐视电视花了二十分钟时间展示了一个数据分析与广告投放系统,比如用户在晚上8点观看一场球赛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推送一条小龙虾啤酒套餐的优惠信息在电视屏幕上。乐视大屏互联网产品技术专家王敏介绍,在测试中,这条信息的打开率是15.3%,而用户打开游戏应用时推送的游戏手柄优惠消息的打开率则高达38.8%。
但这个盈利计划中,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乐视电视会给电视用户全方位地定制广告。简单来说,只要你打开乐视电视,就可能会在任何地方看到广告。
先不谈这样的大规模广告植入会不会惹恼用户,光是如何获取这样大的广告合作量就是一个难题。尽管乐视电视官方宣称,这些系统将会在接下来开放格合作伙伴,并和品牌商一起探索新的广告形式,但对于合作伙伴来说,这样的方式是否能起到好的效果还很难说,许多品牌商对此将会持观望态度,毕竟目前乐视电视的用户体量并不算太高。
电视业务还能继续讲故事,手机呢?
电视可能是乐视讲的故事中,少数还能继续讲下去的。而乐视曾经花了大精力的手机业务就似乎没有那么乐观了。
在贾跃亭去年11月份发布的内部信中,这么谈到手机和资金链的问题,“开始让我警觉的是好评如潮的乐Pro3供货出现问题。乐视手机推出一年多做到其它厂商用几年才达到的销量,前端发力狂奔,我们的后台服务却无法提供充分支撑,近几个月以来,供应链压力骤增,再加上一贯伴随LeEco(乐视生态)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而在刚刚讲到的发布会中,乐视其实还推出了两款手机—乐视S3标准版和生态版,但发布会上仅用两页PPT粗略的介绍了这两款千元级“旗舰机”。这样的方式,似乎也从某些方面代表着乐视对自身手机业务的束手无策。
困境中的融资能拯救乐视吗?
这其实不是乐视在此次困境中所筹集到的第一笔资金,在2016年11月份,乐视生态危机爆发之后几天,贾跃亭就表示,已经从长江商学院校友那里融到6亿美元,而首期3亿美元将在当月到账。不过那笔融资所涉及的公司很快都发公告称钱来自企业家个人,与公司无关,和乐视撇清了关系。
最后这些融资都没能提高乐视的资金运转能力,在某些方面还加剧了乐视危机的爆发。面对着乐视不断出现的负面新闻,参与定增的公募浮动亏损超过20%,此外中邮创业基金与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都下调了乐视网的估值。
在中国互联网界,可能没有第二家科技公司会如乐视一般如此频繁地使用“颠覆”的概念,但这也就意味着乐视必须要承受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攻击和外界的舆论压力,这次的危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在战略路线确定的前提下,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组织支撑是决定企业命运的三大内部核心问题。所幸的是,对于现在的乐视来说,三大核心问题中权重最高的技术研发还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了贾跃亭触底反弹的时间与机会。
用乐视投资人曾强的话来说:“贾跃亭在和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