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水的化学分子式,一种人类可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到的物质,人类的生命之源。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存在都依托在水资源之上,但很少有一座城市像北京这样,不仅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围绕着水,而且城市的建筑、功能作用、经济文化等等都围绕着水。水塑造着北京城的诞生与发展。当今天人们仰视北京那些辉煌的建筑时,当人们感叹北京灿烂的文明时,是否想过这座城市的一切都起源于身边那条默默流淌千年的河呢?
1颐和园界湖桥,实际上还是控水闸,可以限制水的流量。
皇家园林防洪治水
古都北京有着中国最多的皇家园林,每一个朝代,每一位皇帝似乎都希望通过修建皇家园林让后人记住他的丰功伟绩。于是,数百年前的北京像今天一样,一直都是个“大工地”。北京庞大的皇家园林群需要依靠数百年的国家财政才能修建完成,那么这种举国之力的工程是否只是皇帝们的后花园呢?通过解读北京之水会发现,那些皇家园林仅是表面现象而已,它们最大的价值是北京城赖以发展的水利设施。
北京众多园林的建造历史也是一部抵御洪水的历史。故宫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宫殿,也是皇帝的家,那又如何?洪水来临时将皇宫与茅草屋一同变成一片沼泽。在北京的历史中,洪水是常态,北京被淹也是常态。从金代至1949年,永定河共决口漫溢140次,且呈现出越来越频繁之势。尤其是在清王朝统治的268年中,决口多达68次,几乎每4年就会发生一次洪灾。光绪十六年(1890年)更发生了一次百年一遇的大水,伴随着暴雨,肆虐的洪水顺着永定河冲向北京。为了抵御洪水,北京城的各城门不得不暂时关闭。但当洪水平息后,人们想要开城门时却发现积水过深,城门居然打不开了。可想而知,这场洪水让原本就郁闷的光绪皇帝感想颇多。因此,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北京的防洪工程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北京封建历史中最大的防洪工程之一,就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的昆明湖除了可供观赏,还可以让水在这里储存起来,起到缓冲洪水的作用。而一座接一座的古桥,实际上还是控水闸,利用高低落差的不同,有序地限制着水的流量,让水慢慢地流淌。
皇家园林的修建也是为了北京城的扩建发展。打开北京地图,会发现众多皇家园林都修建在北京的海淀区。海淀区位于西山山脉与永定河冲积扇的连接处,属西山山脉地下潜水的溢出地。丰富的地下潜流在西山的东坡、山脚下的平原汩汩涌出,形成泉眼密布,沟渠纵横的一片水乡泽国。当时海淀区的水资源太过丰富,以至于坑塘遍地、蚊虫飞舞、树木无序、水草丛生,人类无法生存,只是一片蛮荒的无人区。
每一个地区的开发扩建第一基础是控制水资源,第二基础则是利用水资源,海淀区就是在这两个基础上诞生的。到了元代,随着水利学家郭守敬对北京水源的开发利用,海淀地区逐渐变得适于人们定居,并逐渐形成村庄。之后的几代皇帝相继在此修建皇家园林,使得海淀区成为了北京城扩建的重要区域。换个角度再看海淀区的皇家园林,抛开那些华丽的宫殿、秀丽的景色,会发现这些园林更本质的一面。
3京杭大运河标志碑。4颐和园苏州街,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通惠河贯通漕运
作为庞大帝国的首都,北京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当忽必烈的铁骑踏入北京城后,比龙椅更重要的一件事摆在他面前——吃什么?
庞大的官僚体系、保卫政权的军队、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各式各样的人群都集中在北京。不同于今天的商业社会,封建时期的农业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式经济为主体。北京聚集了庞大的人群,而北京周边的农田必然无法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由于封建时期交通不便,交通成本极其巨大,如何才能解决北京人的吃饭问题呢?此外,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所需要的一切都是这座城市自身难以完全解决的,更何况北京居住着众多帝王将相奢华至极的人群。
老北京有一句谚语:“北京城是从河上漂来的。”意思是说,建筑北京的各种材料主要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抵北京。无论是元大都,还是明清北京城的修建,所需的大量木材和砖石,大多是通过大运河来运输。即使在今天,漕运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运输模式。
京杭大运河只到北京通州,距离北京城区还有一些距离,即使这样短的距离依靠陆地运输依然是个大问题。元世祖忽必烈将这个问题交给了水利学家郭守敬。郭守敬经反复研究考证,相中大都西北60里的神山(今昌平凤凰山)下的白浮泉。他提出先引泉水到西山脚下,再循西山山麓流转向东南,汇集沿途多条小河、山泉,将水引到瓮山泊(今昆明湖),再从和义门(今西直门)的北水关入城,汇入积水潭,经万宁桥(今后门桥)沿皇城东墙流出,最后到通州与大运河相通。说来简单,但当时的积水潭到今天通州的通惠河全长160里,落差非常小。没有落差,水源不动船也没法动。于是,郭守敬采取了“提闸过船”的办法,修建了20道闸门,一旦水积到高处,把船拉起来,就到下一道闸的河段,一道道闸走过去,解决了落差的问题。这段新的河流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它将南北大运河漕运全线贯通,粮船可直达积水潭北岸。于是,积水潭成为北方漕运的终点码头。
通惠河工程完工后,漕运给积水潭带来了商业繁荣,沿岸百货聚集,形成了北京的物流中心和娱乐中心。沿岸建有米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铁器市、柴炭市等,更密布着客栈会馆、酒楼茶肆。这也符合《周礼·考工记》提出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都原则。
护城河军事防卫
无论是楚汉争霸的韩信,还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赵子龙,都只是中国数千年战争历史中的武将之一。封建历史有多久,战争就有多长。在漫长的战争史中,不同朝代的天才武将运筹帷幄,让这些血腥的战争变得充满智慧,并在数千年间被老百姓传颂。但是,冷兵器时期的战争或许也没有那么高深,可以很简单,比如说挖条护城河。在古代又没有空军,挖一条护城河,无需出城,站在城墙上射箭就行了,一切计谋都没用。
北京是多朝古都,在封建社会,如果都城沦陷,那么一个朝代也就结束了。打开古代的北京地图,会发现作为元、明、清都城的北京城,无一例外地镶有一个蓝色的边框,这个蓝色边框就是护城河。
北京的护城河较一般城市更为复杂,不仅城外有,而且城里也有,这同它作为多朝古都的特殊地位有关。北京现存的护城河基本上是明清时代遗留的。当时的北京,城市建设上以城中套城为格局。除了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里还有皇城和宫城(紫禁城)之分。有城必有池,因此也就形成了外城护城河、内城护城河、皇城护城河、宫城(紫禁城)护城河等多条护城河水系。
北京的护城河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连接着北京各个水系,是北京水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护城河水源流向分为两支:一支从水关铁闸入城,流入积水潭、什刹海、北海公园的太液池以及皇宫大内的金水河等,成为城内河湖水道的总入口;另一支则沿城向东,经安定门,绕城过东直门、朝阳门至东便门外,再向东流入与大运河相连接的通惠河。表面上看,护城河毫无疑问是一种军事行为,是皇帝为了保卫政权的一种防御设施,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但是,世间总是有那么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北京护城河就是其中之一。明朝时,北京护城河已初具规模,沿皇城护城河建有许多桥、阁,同时河流也为两岸带来了茂盛的植被带。以护城河为核心,形成了风光旖旎的景观带。明代诗人陈悰赋诗描述护城河:“河流细绕禁城边,疏凿清流不记年。好是南风吹薄暮,藕花飘香白鸥眠。”最重要的是,这是京城百姓可以游玩的景观。封建王朝等级制度森严,皇帝与民同乐那是说书人的故事。明清时期,城内皇家园林不许老百姓进入,于是城外的护城河河道自然就成为了老北京人游乐的好去处。每年夏季的农历七月十五为祭祀先人的中元节,护城河是老百姓放河灯、赏河灯的地方。每到冬季,护城河都开辟冰上运输线,设冰床供老百姓游玩。
1故宫内护城河,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护城河分支。
2什刹海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