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哗啦棒槌。樊埝村,靠沂河,家家户户做“耍货”。“耍货”虽然无大用,娃娃拿着笑呵呵。腾出妈妈好做活,大人孩子都欢乐。
翩翩起舞的手推燕车、惟妙惟肖的高低棒人、溜溜旋转的木陀螺、哗啦作响的木棒槌……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这些纯朴粗犷、被称为“耍货”的木旋乡土玩具几乎是不可或缺的玩伴,它们曾伴随着数代人成长,浸透着祖祖辈辈童年时代无穷的乐趣。这古老的“耍货”是怎么做出来的?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疑问,我来到了“木旋玩具之乡”山东郯城樊埝村,探访了郯城木旋玩具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樊继美。
“耍货”的由来
樊埝村坐落在美丽的沂河边,一进樊埝村,就听见机器锯木声音不时从左邻右舍传出。“继美儿家?你往那边走!”打听樊继美的家并不费劲,一提这个名字,淳朴的村民用特有的山东腔热情地给我们指着路。远远地,在一处堆满树枝杂木的小院门口,就见一个身材敦实的汉子麻利地拨弄着枝枝杈杈,他正我们要找的樊继美。年近七十的樊师傅,红光满面声音爽朗,听明我们的来意,也是非常高兴。瞅着街巷上各家大量堆积的树枝,我一脸疑问,樊师傅顺手拿起一根树枝说:“这可不是废物,在我们眼里,都是宝啊!”我还是有些不解:“这么多能用得了吗?”没想到樊继美却说:“树枝不怕多,就怕没有,树枝的多少决定一年的收入。”
跟随樊师傅进入院内,我同样是吃了一惊。院子虽说不小却几乎让人无处下脚,除了房子,半边院子都加盖了顶篷成为了工作车间,几台木旋机床及各种机器占据了不少空间,随处可见堆得满满当当的原材料、半成品,还有就是满地刨花皮和木屑,儿子、儿媳等家里人都埋头坐在机器前,忙碌着各自手里的活计。在樊师傅的带领下,我先粗略地在各处转了一圈,除了院子里的木旋车间,最大一间屋子算是组装和彩绘车间,墙柜里、桌子上到处都摆满各式木旋玩具,经樊师傅指点和讲解,我知道了他们加工生产的木旋玩具已形成10大类600多个花色品种,不仅有传统产品哗啦棒槌、虎头棒槌、高低棒棒人、燕车、大刀、宝剑等款式,还有创新产品京剧脸谱、胡桃人、小火车、火箭、智力拼盘等,真像是一个乡村里的童话世界,仿佛让人立刻回到了童年时代。
提起木旋玩具的历史,樊继美师傅眉开眼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樊氏始祖樊木从江苏赣榆逃荒行至沂水河畔,拜师学艺当了木匠。樊木夫妇共育有九子,为了哄孩子玩,便用下脚料制作了能发出声响的木旋玩具,没想到乡邻乡亲的孩子们也竟相讨要。心灵手巧的樊木根据手拉皮带使钻头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简易旋车,并逐渐摸索出一套制作木旋玩具的技艺。樊木把这门技艺传给孩子们,从此樊氏子孙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动手制作木旋玩具,到樊继美这一代,这门手艺传承已有600多年,樊木当年落户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樊埝村。3专注。
4怀旧玩具小火车。
5拨浪鼓。
6木旋。
“燕车”上的智慧
听着樊师傅眉飞色舞地讲解他的“耍货”,我早已对这古老的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手里拿着一件玩具叫“燕车”的玩具就很有意思,“燕车”由小燕子和小木车上下两部分组成。小燕身子木制、彩绘,燕翅用硬纸做成,小木车前端装有一个小扁鼓,后部有一个圆孔洞,孔洞里插入长短合适的木杆可以推动,巧妙地运用了力学传动原理。推动燕车后,小车轮的圆周直线运动转化为规律性的间歇传动,车轮便牵引燕子不停地煽动起双翅,车轴上三角木也拨动小鼓槌不住地敲起鼓来,这样巧思精妙,生动传神,且有声音伴随,饶有情趣。是啊,玩具一定要是能用来玩的,现在的好些新式儿童玩具多是电动的,复杂的传动构造别说孩子玩不懂,大人也玩不明白,这种看似充满技术含量的玩具其实最没技术含量,因为孩子能对它动手动脑的就是更换电池。而像“燕车”这样看似普通平凡的木旋玩具,却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内涵,孩子通过玩的过程得到快乐,又在快乐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心智启蒙。正是像樊师傅这样的乡村能工巧匠,他们用巧手把古老的智慧表达在玩具上,并通过玩具传达给孩子们。
“所有制作旋木玩具所用的原料、工具,全都是自产、自制。”原来,每一件木旋玩具的制作过程都要经过备料、风干、下料、车型、披灰、砂光、彩绘(上色)、打眼和组装9道工序。为了深度了解这项古老的手工艺,我仔细地观看了樊师傅制作木旋玩具的过程,先是要准备原料“刮树皮”,然后在旋床上先把木头旋成各种毛坯,做不同的木旋玩具有不同的毛坯。如做棒棒人就分两部分——身子和头,做燕车部件就比较多了,车把是一部分,车轮是一部分,车板又是一部分。毛坯做好后,就开始上颜色了,首先是打底也叫“上粉子”,即在木头表面涂一层滑石粉跟水胶混合的粉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上色的时候能比较均匀,待晾干后再在上面上颜色。传统的木旋玩具常用的颜色为桃红、草绿、艳黄等艳丽的颜色,根据不同类型玩具绘以各种花卉、动物等适合纹样,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包含着人们希望儿童长命百岁、平安成长、吉祥如意等美好的寓意。上好颜色后,再放到太阳下晾干,繁琐的制作过程,精艺的描绘手法,一个缤彩、智能的小燕车呈现在我们眼前,整个制作过程就算完成了。1樊继美,郯城木旋玩具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旋木。
3打磨。
4形象逼真。
“高低棒人”有讲究“别看这些玩具简单,每一件的样子、色彩、制作方法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樊继美指点着一件件工具,盘点着自己的一件件产品不无自豪地唠着他的“耍货”经。传统玩具,其实就是单纯为了儿童玩耍,因此造型图案等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童趣。樊埝村老艺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不断对人物、动物的自然形体加以取舍、提炼、夸张、充实、变形等,最终将形体的各个局部概括为圆形、半圆形、弧形、半弧形、球形、锥形等,然后加以组合,节奏感的加强和微妙动态的捕捉成就了一件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旋木玩具。
说起童趣,别看这小小的木旋玩具,其中可是大有讲究。樊继美说:“传统的木旋玩具,按孩子们各个年龄段不同喜好分为:3至18个月婴儿玩具、2至6岁幼儿玩具、6至15岁儿童玩具。”对于婴儿来说,色彩斑斓摇晃发出声音的哗啦棒很容易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家长就可以和婴儿进行最简单的游戏互动;至于2至6岁的幼儿,站人花车、虎头棒、高低棒棒人、燕车等,造型和绘制的图案有所提高,符合了这个年龄段儿童思考判断的能力需求;大花刀、红缨枪、龙泉宝剑等玩具,针对6至15岁的儿童设计,老艺人们的理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斗玩耍是一种现象,模仿某一个传说中的英雄角色或者幻想自己成为一名勇士,此类玩具就迎合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求。“玩具的设计最终目的还是让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过去那个年代,已经穷得吃不上饭了,精神再穷就真是一穷二白,人也就活不下去了。”
樊师傅讲述中,传统木旋玩具不仅设计有趣,而且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玩具所表现的主题多与民间传说有关。韩愈的《师说》有句话是“孔子师郯子”,郯子指的是春秋时郯国国君,郯国所在地即今天樊埝村所在的山东郯城县,郯子仁爱亲民,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高低棒人原型是郯国国君与王后,高者为男,矮者为女,男高女低体现了男女自然生理特征并加以艺术化的放大,同时包含了地域文化信息。哗啦棒槌的造型多样,棒槌的肚里填入沙子或是粮食,儿童拿着一摇晃就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戏剧《窦娥冤》妇孺皆知,而故事原型就是《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在郯城县城东外环路旁,至今完好保存着西汉年间东海孝妇冢,哗啦棒槌就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传说当年故事中的于公就是一路摇着葫芦做的棒槌进京告状,终使孝女冤案昭雪。再看绘制在玩具身上的图案,“福字花”寄寓生活美满,牡丹花配上两片传统蝙蝠图形的绿叶,暗喻富贵幸福……每一款玩具都可谓匠心独具,处处体现着乡土艺人对美好前景的向往。5精细。
6木旋。
7修整。
8旋孔。
9画花。
10上色。
11组装。
12半成品。
13做好了。
“胡桃人”带来的转机
“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在樊师傅的记忆中,从他懂事起,村里人就一直在做木旋玩具,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和“耍货”结缘的人生,樊埝村的人家虽略有些薄田,但靠种地连肚子也吃不饱,每天下地回来,家家都点着煤油灯做玩具,大刀一件零售一毛,虎头锤一件零售七分……价格如此便宜,卖得多了赚点小钱,一年下来全家人起码不饿肚子,凭着手艺吃上饭,这让多少外村人羡慕。樊继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长大的,从六七岁时便开始跟着爷爷樊家桂、父亲樊再声学做木旋玩具,从事这一行,至今已60年。
1970年,樊继美参军入伍,在部队当文书,而且还在报纸上发表过稿子,部队大熔炉7年的磨练,奠定了日后他回家当厂长为村民谋福利的基础。1977年,樊继美从部队退伍回到村里后,又重操玩具制造的旧业,在自己家里生产木制的玩具,从此,樊继美捡起这个从小伴自己长大的手艺,延续起了自己一生都要从事的手艺活儿。
当时樊埝村制作木旋玩具都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小打小闹,艺人们生产积极性不高,产量不大。樊继美年轻气盛,就想把村里的玩具产业做大,他深知,木旋玩具制作技艺必须适应市场进行革新,扩展生产品种才能迎来木旋玩具的春天。1985年,由樊继美牵头,樊埝村成立了“木旋制品研究开发中心”,专门研发木旋制品。紧接着,懂技术的樊继美被请到刚成立的乡工艺礼品厂担任厂长。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樊继美的带领下,工艺礼品厂开展了一次以引进新技术为主的生产工具的变革,木旋玩具制作的主要工具是“旋床”。最初的旋床是祖辈根据木匠用的手拉钻的原理制作的脚蹬旋床,他尝试安装电机,将旋床全部改造为工业用铁制机械车床,由此,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樊继美发现原来使用的颜料质量太差,而且拿在手里把玩时,颜色会粘在手上,经过试验,选择了用油漆来上色,这样颜色既亮丽,又不会掉色,保存的时间也长,木旋玩具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
机会总是青睐有心人。1987年美国一家叫一美的工艺品公司由外贸局牵线,送来一件“胡桃武士”的样品,说在国外很受欢迎,而且能避邪。樊继美连夜攻关,做出了第一个“中西合璧”的木旋“胡桃人”,客商非常满意,大批的定单随之而来。樊继美除了带领工艺厂满负荷开工外,还把村里所有做玩具的人家都组织起来,各家各户开始流水作业,第二年村里就用挣来的钱翻修了学校,还有好多人家盖起了新房。郯城木旋玩具的名气越传越远,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有一位美国客商一次性下了300万元人民币的订单,此后,经常有国内外的客户拿着样本到厂里让他们加工,产品俏销日本、德国、美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木旋玩具生产进入鼎盛时期。1木旋玩具。
“日本娃娃”的启示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电动玩具不断进入市场,郯城木旋玩具受到了冲击,市场严重萎缩,工艺礼品厂渐渐走入困境,樊继美无奈离开了厂子。回家后,不甘心放弃的樊继美又开始在家里筹备生产木旋玩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木旋玩具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的工艺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必须改进技术,创新品种,让木旋重回玩具市场。”
正当木旋玩具快要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时候,2002年6月的一天,一个做外贸生意人的到来打破了村庄的平静,他要做500个木制日本娃娃,每个加工费给6元钱,这对于过去一个玩具最多能赚个块儿八毛的村民来说,绝对是块肥肉。可村里却没人敢接活,因为日本娃娃谁也没做过,樊继美却瞅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迎难而上,接下了这个单子。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星期,凭着做玩具三十多年的经验,愣是把日本娃娃做得像模像样。这笔订单的顺利完成,一下把樊师傅的思路打开了:“这些东西,既然国外有市场,是不是在国内也可以做?”樊继美一口气做了3000个日本娃娃拿到市场去卖,结果却令人失望,买的人寥寥无几。原来日本娃娃是日本女儿节的吉祥物品,一般是固定的灰色,但灰色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3000个日本娃娃成了樊继美的心病,卖不出去,放在家里又不能当饭吃,怎么想都觉得窝火。他开始逛集市、进商场,还去旅游景区,观察人们的消费习惯,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咱中国人喜欢喜庆的色彩,我在颜色上进行了改造,又给每个娃娃加了中国结。”改造后的造型时尚味儿浓,在旅游景点卖得非常好,他根据这个原型又创新了几十种品种,款款都非常热销。
“传统的东西,不加以创新,市场上老卖一种,老百姓也不喜欢。”尝到甜头的樊继美把眼光盯在了传统产品与时尚元素结合的创新开发上。在樊埝村,木制陀螺是每家每户必做的一个传统产品,每年的生产量达到一两百万只。一次樊继美在逛市场时意外发现,有一种塑料陀螺,转动时流光闪闪,单价卖到十几元,而他们的陀螺每个就是一元左右,这个距离相差太大了。陀螺虽小,市场却大,如果像塑料陀螺一样能装电池安灯泡,将有几十倍的利润,樊师傅试做了几只,果然效果很好,按这个思路,他又开发出了“会唱歌的小姑娘”、“哪吒火轮”等新产品,市场同样火爆。2创意产品。
3喜悦。
4传承。
“守艺人”的春天
在樊继美的努力下,2009年木镟玩具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一年,山东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在展览会上,偶遇了一位籍贯山东鱼台县的老兵,当老人看到樊师傅带去的木旋玩具后,激动得悲喜交加:“这就是我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太亲切了!”此后几天,老人天天来看樊继美的展品,不时地叨念碾子、石磨等儿时记忆中的一些物件,这让樊继美感慨万千。怀旧产品在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樊埝村村人于是参照沂蒙山区的生活方式设计了微缩的农具模型,这一创意做出的玩具又在市场上火了一把。在樊继美的带领下,600多户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创新产品。现在的樊埝村,靠着创新产品,使这个即将消失的产业又红火了起来,他们的木旋玩具在市场的前景也格外看好,迎来了新的春天。
为了传承这门古老的手艺,樊继美在村里创办了“郯城木旋玩具传习所”,带领樊埝村的艺人们积极传承和发展木旋玩具技艺,不断开发新品种,使这一古老的技艺历久弥新。他们生产的木旋玩具精巧别致,图案新颖,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消费者的好评。樊继美也因技湛艺精,在2010年济南举行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荣膺“传承人展示奖”。他创作旋制的《西游记系列》《民间人物系列》等玩具作品不但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赛中获奖,还被中国美术馆、台湾中华艺术馆、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收藏。山东建筑大学还特聘樊继美为客座教授,并授予聘书,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了大学校园。
从始祖樊木发明简易旋车到今天第15代“非遗”传承人樊继美,每一代“守艺人”的身上都凝聚着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正是凭着这种“工匠精神”,让木旋玩具的路子越走越宽,他们不仅坚守住了郯城木旋玩具的传统文化根基,而且又赋予了木旋玩具新的文化内涵,使得木旋艺术得到了更好的传承,木旋玩具得以遍布中国大街小巷,得以走向国际市场。
TIPS
交通:自驾京沪高速(G2)郯城出口下,沿马涝线5公里可达。郯城县至樊埝村距离约15公里,打车30元左右可到达临沂县港上镇樊埝村,找“郯城木旋玩具传习所”。
住宿:郯城县、郯城高速公路口可解决住宿。
美食:马头烤牌、郯城煎饼、临沂油、茶苦瓜皮蛋汤、雪蛤银杏等。
周边:郯城中华银杏生态旅游区、郯国故城、郯城县孝妇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