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王建民摄影实践的启示

王建民摄影实践的启示

时间:2024-10-31 07:32:07

王建民从事摄影40余年,拍摄了近70万张照片。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重新阅读一个个画面,除了身临其境的感染、惊心动魄的震撼,更体会到作者与众不同的追求及作品鲜明独立的品格。在人民军队的摄影史册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摄影活动中,王建民是不可不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守土有责的担当者。解放军摄影诞生于烽火硝烟中,一代代摄影工作者既是摄影人,更是战士。“守土有责”不只是握枪操炮的官兵的誓言,同样是军中摄影者的心声。中国的战争摄影,是人民军队中的摄影者冲破硝烟创造出来的奇迹。战争摄影铸就了军队摄影者的不屈脊梁和顽强斗志,同时孕育了军队摄影的优秀品格和光荣传统。而这一切,自然成为一代代摄影者“守土有责”的“命根子”和打天下的“看家本领”。

军人生来为打仗,但并不是所有军人都会赶上战争,即使赶上也不一定都会置身战场。当人民军队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军队摄影者也在八面来风中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看不透解放军摄影的一些人惊呼,军队摄影被冲垮了,军队摄影者扛不起摄影这杆“枪”了,甚至哀其不幸地送上了一顶“绿色的悲哀”的帽子。而就在此时,一场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考验着中国军队的后来者,也考验着军队摄影者。王建民赶上了这场战争,而且带着特殊的武器—相机,走上了战场,找到了自己的“哨位”。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王建民上战场的前前后后,但当人们在中国美术馆看到《当代最可爱的人—王建民军事摄影展》时,一下子震惊了!透过血与火,王建民全方位地扫描了当代军人在非常时期特殊岗位上的风貌。一往无前,冲锋陷阵,顽强坚守,有我无敌。王建民在老山前线25天,拍摄照片2300多张,内容涉及战场的方方面面。他的作品没有落入前人的窠臼,也没有为报道而摆设的痕迹。典型瞬间的把握,人物细腻神态的捕捉,都显示了学以致用,勇超前人的胆识与技巧。在“决定性时刻”,王建民用直面战火的作品,完成了战场上的答卷。

这次摄影坚守的意义,不仅在于王建民与其他军中摄影者一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影像史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珍贵镜头,用影像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战争,认识当代军人,同时让整个中国摄影界得以重新审视军队摄影。

难得的是,王建民从摄影出发,打破常规地把系统论引进摄影实践。他在战地拍摄的2300余幅照片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既全方位地观照战争与军人,又成为宏大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环环相扣,前后关联,彼此印证,产生1+1>2的系统效应。

当在血与火中铸就的“守土有责”的传统又在血与火的战场得到发扬的时候,王建民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炬手”,而且从中获得新的力量,创造出新的业绩。他肩负重任,忘我战斗,赋予在特殊环境中拍摄的照片以无可比拟的价值和不容忽视的意义。2008年2月18日,武警水电部队在湖南郴州抢修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冰冻雨雪灾害,致使西电东送500千伏超高压线崩溃。王建民摄

2002年4月16日,我国第一支维和女兵医疗队在沈阳机场启程,队员刘峰在机场与一双女儿拥别。王建民摄现场有我的见证者。解放军的摄影,除了战争就是和平。王建民用镜头追逐和平时期中国军队的步伐同样没有停歇。因为他对自己有很清楚的“角色定位”:做最好的见证者—“现场有我”!作为新华通讯社的军事记者,几十年中,王建民总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突发事件现场,出现在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关键时刻。

摄影具有各种职能和功效,中国摄影界曾一度出现各种“摸石头”的探索。为了各种目的,有人不断寻找社会阴暗面并简单地“曝光”;有人不停地穿街走巷,捕捉各种“片断”;还有人玩光弄影追求所谓“艺术”,千方百计使用后期,想出“大片儿”拿大奖……

作为军人的王建民聚焦的是军队与官兵;作为新华社记者的王建民抢夺的是时间与现场。记得有人说过,王建民是个“拼命三郎”。我倒以为,他的“拼”,是目标清楚、聚焦准确的自我要求,是与军队传统一脉相承的“摄影精神”。

2003年中国遭遇“非典”,为了及时准确地记录这场特殊的战斗,王建民主动请缨,冲上第一线,并坚持每天进病房,与医护人员、患者零距离接触。正是这种“零距离”的现场感和“亲历性”,使他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非同寻常。通过他拍自一线的180张照片,我们不仅看到了军民同心抗击非典的真情实景,而且真切感受到了照片背后的“温度”“力度”和毋庸置疑的“史料价值”。

为帮助海内外同胞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王建民策划并具体实施了《中国周边大扫描》系列报道。1993—1997年,王建民带领团队对我国四万公里边海防线展开扫描式体验报道,冬天去北方,夏天往南方,最艰苦的季节上高原。《中国周边大扫描》以100多个专题,1000余幅彩色照片、30余万文字的篇幅对我国边海防的现状作了全景式报道,系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边疆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局面,全方位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与和平外交政策的丰硕成果,展示了边海防军人戍边卫国、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2011年王建民又参与策划并具体实施了《走近中国军队》系列报道,向海外介绍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胜利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被称为史上最大军事外宣行动。

王建民的作品能够被认可,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立足于熟悉的部队和深爱的官兵。他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难得的见证者,甚至是积极的参与者。从唐山大地震的匆忙进入到汶川的抗震救灾,从6次大阅兵的特别报道到“神舟”发射的全程跟踪,他用镜头留下了几十年来的独特发现,更定格了无数集体记忆。

不忘初心的服务者。摄影说到底还有个为什么人的问题,工作岗位、任务职责,固然决定一个人的摄影方向,但更重要的是走上摄影道路拿起相机的初心。

王建民出身在河北一个农民家庭,参军后参加培训班才第一次接触摄影。而从这一刻起,这个北方汉子就抱定要做个有用的人,要让摄影为人民军队服务,为广大官兵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他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初心。

从老山回来后,特别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展览后,许多单位邀请王建民去作报告。在与当代大学生的接触中,王建民深为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和激情如火而高兴,但也感到青年学生对前线将士的认知程度还很肤浅。在前方作战的将士们,他们内心最渴望的不是赶快回家,而是能够得到后方广大人民的支持,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尊重。所以,王建民每作一场报告,都倾心尽力多传达一些前线信息。当时他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希望同龄人在前线流血牺牲的无私精神能够唤起更多人的社会责任感,唤起全民族的国防意识,使所有中国人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腾飞做出各自的奉献。1994年6月17日,云南省军区扫雷队官兵牵手列队,踏步通过扫除地雷的坡地,以此充满自信的方式向麻栗坡县杨万乡政府和村民交付验收。杨万乡与越南接壤28公里,十年冷战中双方埋下了数万颗地雷,战后成了恢复发展的严重障碍。王建民摄

1996年7月,65集团军大功三连野营快餐。王建民摄2008年汶川地震中映秀镇的建筑几乎全部毁坏,王建民在救灾现场巧遇当年在小汤山医院一起抗击非典的一名护士,她焦急地告诉王建民,她们的帐篷医院里有四名重伤员,都是被埋压几天救出来的,可等了十几个小时直升机还没来,伤员伤势正在恶化。王建民立即用铱星电话向有关方面报告了情况,四名重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在映电宾馆的废墟上,一位中年妇女引起了王建民的注意,经了解得知,她叫龙金玉,从贵州凯里千里迢迢来寻找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儿子蒋雨航。这位坚信儿子还活着的母亲,凭着儿子一张留念照片背景上“映电宾馆”四个字,冒死找到了这个陌生的山镇。王建民被这位心急如焚的母亲感动,他相信母子连心,与救援队领导沟通此事后,决定让她进入现场,龙金玉趴在埋压着儿子的废墟上,高声呼叫着儿子的乳名:“二哥,妈妈来了,坚持住!”3个小时后蒋雨航被从6层楼下成功挖出。这就是一名军队摄影者的可贵情怀!正因为有如此情怀,他的摄影实践连同他的作品才会深入人心,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王建民担任新华社时政记者采访全国“两会”和党代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回去宣传需要一些照片,王建民总是热心支持。他拍摄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战区发表重要讲话的照片,时至今日仍遍布全军营区影壁。

近50年来,王建民摄影不断,痴心不改,不是为了名利,只为了心中那份坚守。退休后,他的家乡河北任丘办起了“兵者,国之大事—王建民军事摄影典藏馆”,精选出70幅作品分6个部分长期陈列,对外开放,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课堂。

责任编辑/段琳琳1993年2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在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一名军官在坡成东机场附近给孩子们分发食品。王建民摄

2006年3月9日,王建民在人民大会堂采访十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冯凯旋摄个人简介

王建民,新华社高级记者、原军事摄影采编室主任、中国军图总编辑。

1954年1月9日生于河北任丘,1972年应征入伍,1973年6月开始从事军事新闻摄影工作,1978年10月调任新华社军事记者。

王建民长期负责中央首长军事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摄影报道,为几代领导人提供优质的摄影保障,从邓小平主席观看华北军演,到习近平主席首次视察广州战区,完成最高首长军事活动记录几百场。连续采访过5届全国党代表大会、20次全国“两会”,数十次军委扩大会,上百场重大军演、联合军演以及维和维稳、港澳回归等重大事件,两次采访对越边境还击作战,六次记录国庆大阅兵、胜利日大阅兵、华北大阅兵、海上大阅兵等全过程,定格中国载人航天12位航天员着陆出舱的第一瞬间。

王建民曾获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金眼奖”、中国航天摄影“飞天奖”、解放军摄影艺术奖、中摄协“德艺双馨摄影家”等荣誉,三次荣立二等功。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