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树峰2012年,肖吉地先生凭借《大海》系列作品获.."/>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吉地梦境

吉地梦境

时间:2024-10-31 09:19:41


    撰文/李树峰

2012年,肖吉地先生凭借《大海》系列作品获得了中国摄影金像奖。当时在全国摄影界他还不为人所知。获奖后,很多人打听他是谁,但看了他的作品后,大家都不再怀疑,认可了他的创作。

他的《大海》作品为什么能够获奖呢?因为他拍出了格调。在目前中国摄影界,最缺少的不是数量,也不是机械记录,而是有格调和追求的作品。因为有格调的作品稀缺,所以他的作品能一举获奖。

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分析格调,“格”来自于线条构成,如十字架给人以稳定的崇高感,横向线条是时间的绵延,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纵向线条是空间的张开,向上伸展,向下扎根,象征着天地,中间有“人”把天地连接起来。有了这个十字架的力的结构,一件作品就定格了。“格”仿佛一首曲子的调式,1=G,还是降E,取决于作曲家的立意、占位,是思想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来自于影调和色调,是暖的,还是冷的;是明快的,还是阴沉的,等等,就像乐曲的节拍一样,决定着一首曲子的情感色彩。“格”是作品的思想骨架,“调”是作品的情感血肉。有格调的作品,是有血有肉的作品。只不过音乐用声音来表现,摄影用影像来表现。

肖吉地先生深刻地理解了“格调”的内涵。他抓住了大海边极常见的景象,用几个实物线条定格,用纯粹再纯粹的调子来充满空间,在拍摄中框除杂质,在制作中层层提纯,创作出了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够让人的心静下来,放下俗务,沉浸其中,仿佛禅境。

这组《故乡》作品,是肖吉地先生的近作。他把目光投向了原野—极普通、极常见、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原野。但在这些作品里,我分明感受到了作者的心声:目光由近及远,定格在地平线的时间绵延上;用暗灰的调子把现实过滤,客观的、带着质感的现场发人深思、令人惆怅。

这个专题的作品拍摄于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大约用了他近两年半的时间。2014年荣获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办的中国摄影金路奖,其中12幅照片在北京国际摄影周展出。肖吉地先生在回顾这组专题时说:“我拍这组片子,当时出于两点考虑:一是表现乡愁,思乡之情,我拍的是儿时的记忆,梦中的故乡,所以画面很朦胧,多是在雾天拍摄的。也可以说,拍的是我头脑里的东西……二是把镜头对准了司空见惯的农村场景,试图创新一种拍摄思路。”

从艺术效果看,这组作品实现了作者的意图。怀乡的思绪弥漫开来,充满影像的空间;虽然景别有变化、差异明显,但内在的心境是一致的。这组专题艺术气息浓厚,这种气息不是单一向度的甜美,也不是只有无法排解的乡愁,它还给人以其他向度的感受和解读。

面对这样纯粹而格调统一的作品,我想到了关乎现实的很多个方面,比如拼资源的工业对传统农业的冲击,污染过的水和空气对环境的溶蚀;走不出乡村的人在乡村里的挣扎,走进了城市的人在城市里的辛苦;原野中弥漫着19世纪西方工业的气味,杂草和石块与钢筋水泥一起散落大地;精耕过的土地上有印着磷和胺字样的塑料口袋,茫茫苍苍中的太阳失去了光辉……

是耶,非耶?我不知道。

比较而言,我更加喜欢他故乡原野的这组作品。如果说他大海专题是走向了冥想和内心,那么,这组原野的专题则指向了现实的乡愁和批判性的思索,甚至带有感伤,我看到了一个用影像表达的思想者在做着从生活现实中提炼纯粹影像的努力。

责任编辑/李红霞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