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2017年度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下)

2017年度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下)

时间:2024-10-31 07:01:59

TextbyLiShufengNamoAiYangLijun

第四部分研究与学术

相较往年,2017年摄影艺术研究在同一维度呈现出更深入更全面更多元的发展态势。在当代摄影艺术、历史影像、名家名作、摄影基础理论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为之后的摄影研究走上更学术更深入的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路径和方向。详述如下。

一、怀旧语境下,老照片持续繁荣,对老照片的重新解读和研究取得了新的高度

近些年,随着电子时代和消费主义的甚嚣尘上,随着手机和多媒体对原有摄影艺术的不断冲击,在摄影界出现了一股新的风潮,许多摄影家为使自己的作品免于被速朽的命运,寻求摄影的“慢”的传统,回溯到摄影术诞生之初,在银盐、蛋白、湿版、铂金等传统手工印相术中,寻求摄影作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2014年出版的《经典手工影像》(钟建明等著,孔耐译,浙江摄影出版社)介绍了史上多种古典手工印相技术,呈现当今世界具前沿地位的34位古典手工影像艺术家代表作品,可谓应势而生,一出版便获得了正对传统手工影像感兴趣的摄影界的关注,并获得了2018年1月公布的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一方面是摄影师对传统手工艺的迷恋,另一方面则是摄影研究者、收藏家、策展人、出版商,甚而是普罗大众对老照片的热爱和追捧。自然,老照片热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末便始见风潮。1996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老照片》丛刊,并迅速成为通俗图书市场中的畅销热门,随之出现了大量的类似出版物。近些年,收藏老照片、出版老照片、展示老照片、消费老照片,在当代艺术范畴对老照片进行再创作、解构、再解读,已是随处可见。但在2018年1月13日—14日,中国摄影杂志社与影上书房(嘉兴)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出的2017年度出版及制作的五大类摄影图书中,《老照片》系列(第111-115辑,合5本)与《光社纪事:中国摄影史述实》《身体·性别·摄影》(瑞象视点·当代摄影文丛第一辑)一起被评为“年度摄影史论图书”,可以说是专业评委对“老照片”的认可。

2017年出版了大量有关老照片的论著、图文书、画册。如《慈禧回銮:1901年的一次特殊旅行》(杨红林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西洋镜下的三山五园》(刘阳、翁艺著,中国摄影出版社)、《旧影撷珍:费利斯·比托与最早的北京影像》(谢子龙影像艺术中心编,中国摄影出版社)、《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影像(1838-1938)》(冯天瑜、陈勇编著,人民出版社)、《黑白镜头里的世界史1850-1979》(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盖蒂图片社联合出品,金城出版社)、《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瑞典]喜仁龙著,沈弘、聂书江编译,广东人民出版社)、《北京老照片的故事》(刘鹏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西洋镜》(第四辑到第九辑,台海出版社)、《溯流光—陶冷月民国姑苏写真集》(苏州市档案局编,古吴轩出版社)、《意气风发时(1954-1958)》(解放日报编,上海三联书店)等,诸多各类老照片的影集、图文集,在在实践着以影像写史的多种可能性。顾铮主编的《他们如何接纳摄影:刘海粟美术馆与摄影》(西泠印社出版社)收录了刘海粟的《摄影技谈》、刘海粟的家庭相册,以及顾铮对民国摄影、摄影人的几篇研究文章,如《民国上海的摄影现代性追寻》《他们如何接纳摄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摄影》等。

巫鸿收录在其专著《聚焦:摄影在中国》(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里的《“老照片热”与当代艺术:精英与流行文化的协商》一文可谓此番“老照片热”的重要学术文章,他从“老照片热”和《老照片》丛刊、照片/文本、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老照片三个方面研究了老照片顺应当代需要被复制和再现的两段历史情境,为思考艺术与视觉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的例子,并总结了当代艺术中的“老照片”图像与大众文化中的“老照片”出版物之间的五种区别,认为它们是同一历史背景下相互联系的文化实践。

选自《彩色的中国:跨越30年的摄影历史》,翁乃强摄

选自《传奇摄影大师格雷戈尔·海斯勒:50幅人像杰作背后的奥义》,雷戈尔·海斯勒摄二、多种方法论下的摄影/摄影史研究

在学术研究上,向来提倡创新性,能对当前摄影的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念,带来新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成果应该进入大家的研究视野。如前面提到的“人类纪”的观念,可参看展览同名摄影书籍《嘘,人类纪!》([英]路易斯·克莱门茨、南无哀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则是推陈出新,一个经典学术问题,或一种经典的艺术现象,学术界已经有了相当的公认,但是在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学术框架之下,这个经典学术问题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比单纯带来一种新的理念,可能更有难度。陈申的《光社纪事:中国摄影史述实》(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便是这样一本摄影史研究的著作。光社是成立在北京的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1923年—1937年在北京活动,成员大约有40多名。光社的这些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他们是怎么创作的,美学观念是什么样的,展览形式如何,这些东西学术界一直都说不清楚。陈申经过10年多的考证,走访了很多老先生,然后从博物馆,从30年代的报刊、从台湾的一些资料里,慢慢地把光社40多个会员的基本情况给弄清楚,把其主要的创作成果,甚至是原作都买回来,非常完整地复原了民国时期摄影的基本状况,而且具有相当的真实性。中国民国时期的摄影是什么样的?陈申通过这本书,以实证的方式、以历史还原的方式,非常明晰地阐述了民国摄影时期的社会机制、文化机制、历史机制以及生态状态。把一个经典的学术问题放在新的学术框架之下作出新的阐释,有了新的发现,这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一书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跨越时代的若干案例作为砖石来建构一个历史叙事,以经过选择的案例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分析,从而补充通论式摄影史对历史发展所做的连续性全面覆盖。其个案讨论的六位当代摄影家,汪芜生、张大力、莫毅、刘铮、荣荣和缪晓春,为当代摄影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文本。《陈迹:金石声与中国现代摄影》(金华编,同济大学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荟集了中西方权威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中国重要早期艺术摄影家金石声的文章。书中选取了金石声从192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的内容广泛的摄影作品。文章的作者们将这些年作品置于其产生的背景之下,提出金石声在中国摄影史上多层面的意义。

女性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理论,存在着许多流派。从生理、心理层面,政治经济层面和语言文化层面,亦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批评流派。性别和身体的话题在文学、艺术,乃至历史、社会和政治领域中获得了较多的讨论,然而,国内摄影和影像领域对此话题的严肃讨论几近于无。施翰涛主编的《身体·性别·摄影》(瑞象视点·当代摄影文丛第一辑,上海文化出版社)收录了塚原史《作为反符号的照片》、阿比盖尔·所罗门-戈多《伯爵夫人的腿》、扬·阿弗季柯丝《辛迪·舍曼:纵火焚屋》、郭力昕《阅读两份女体摄影创作》、罗伯塔·麦格拉斯《女性主义、摄影和心理分析的视野》等文章,从影像的角度探讨性别与身体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本土摄影研究的视野和内容。同理,日本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女子摄影”时代》展现日本著名女摄影家的斗争史,亦可归于此类。选自《火车上的中国人》,王福春摄

选自《我的爱情生活》,荒木经惟摄

1986年,摄影家张照堂在完成“百年台湾摄影史料”的整理工作之后,为专栏写作而展开三年台湾前辈摄影家的寻访之旅。于是,便有了《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写实风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一书,几乎涵盖台湾写实摄影从萌芽到茁壮的60个年头,这是以写实摄影为创作主体的台湾前辈摄影家,第一次有谱系地列入台湾写实摄影的范畴,受到注视和讨论,对台湾摄影文化影响深远。傅尔得《肌理之下:一个人探寻台湾摄影》(浙江摄影出版社)对众多台湾重量级摄影家进行了深度访谈和述评,也对台湾发展链条上的各环节进行了一线的观察和梳理,呈现了当代台湾影像的丰富面貌。阮义忠乡愁三种(《人与土地》《正方形的乡愁》《失落的优雅》3册套装,九州出版社)的出版为2017年台湾影像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影像文本。

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图像、艺术、互联网等跨学科、跨文化方面对摄影进行探讨。如顾铮《没有美满结局的童话—战争、宣传与图像》(中国摄影出版社)探讨了宣传画、摄影、电影和平面设计这些各有不同发展路径和艺术特征的视觉手段如何在战争以及相关意识形态的统制下生产与传播,如何发挥宣传或动员的作用;《世界3:开放的图像学》(黄专主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通过梳理现代图像学的理论脉络和它的开放性影响,展示图像学在当代艺术史学中的可能性前景,并借此提倡一种建立在理性批评基础上的开放学风;还有巫鸿、郭伟其主编《遗址与图像》(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黎风《图像文化时代的影像诗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索久林《摄影艺术通感》(中国摄影出版社)、孙宇龙《互联网+:摄影的下一个机遇》(中国摄影出版社)等。

引进和译介国外重要摄影理论书始终是这些年摄影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先进的研究方法,多元的理论探讨对本土摄影研究队伍水平的提高、良好学术生态的建立、视野和眼界的拓宽颇有助益。如[英]吉莉恩·罗斯《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原书第3版)》(肖伟胜译,重庆大学出版社)、[美]乔纳森·克拉里《观察者的技术》(蔡佩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巴西]威廉·弗卢塞尔《摄影哲学的思考》(毛卫东、丁君君译,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新西兰]乔弗里·巴钦《更多疯狂的念头:历史、摄影、书写》(毛卫东译,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美]威廉·米切尔《重组的眼睛: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刘张铂泷译,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德]汉斯·贝尔廷《脸的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等都是值得关注的摄影理论书籍。《中国当代摄影图录》丛书封面

选自《中国摄影大师》,金石声(左)与桥梁专家李国豪的自拍像,1938年,威尼斯前几年沸沸扬扬、喧嚣闹腾的新锐摄影无疑是摄影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几乎成为一个新的摄影流派,无论是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色影无忌网站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无不拿出十足的诚意和十二分的精神来评选每年的“新锐”摄影家,《中国摄影家》杂志为此开辟多年的“新锐影像”专栏,《中国摄影》《摄影世界》《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这些专业摄影媒体都拿出一定的长期版面来报道新锐摄影家,展现新锐摄影作品。这几年,新锐摄影可谓风光无限,风头无两。然则,热闹过后,无论是摄影媒体、摄影机构,还是评论家、学者都开始慢慢沉静下来,开始回顾或重新整理“新锐”。《中国摄影家》杂志从2018年开始把多年的“新锐影像”栏目改为“青年十问”,不再单提“新锐”,新锐摄影也更多的被划归于当代摄影艺术的范畴。当代摄影艺术迄今已近40年,关于当代摄影艺术的各种评论、作品集也散见于各处,到2017年,在以往的基础上,对当代摄影艺术的研究进入更深入、更全面的层面。

由当代重要观念摄影艺术家刘铮主编的《中国当代摄影图录》(浙江摄影出版社)丛书旨在呈现众多的个体摄影创作案例,描绘出一幅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全景画卷。分两批出版,共20册,每册呈现一位摄影家。这其中既有成名已久的摄影家,也有近年来引起摄影界关注的新锐摄影家。每位摄影家为单独一册,以呈现他们的代表作品为主,辅以图说、访谈、评论、作者自述等文字解读。是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系统梳理、全景呈现,是了解中国摄影的一份重要文献。《中国当代摄影40年—三影堂10周年特展》为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主办的“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三影堂10周年特展”同名图录,包括“民间摄影社团和展览的浮起(1976-1979)”“摄影新潮(1980-1989)”“实验摄影(1990-2006)”及“实验性摄影机构的发展(2007—至今)”四部分,全景式地展示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重要中国当代摄影家的作品及史料,以梳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发展的脉络。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港口与影像: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编,上海文化出版社)、《无尽的勘探和命名:浙江新摄影》(浙江摄影出版社)、《自然生长:百名“85后”中国摄影师个案剖析(第一卷)》(崔波、黎光波主编,中国摄影出版社)等,展现了部分青年摄影师的作品。选自《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艾略特··厄威特摄

《西洋镜下的三山五园》插图,雷尼诺恩拍摄的养雀笼四、重要摄影家的作品集、文集

作为艺术的摄影,作为摄影对象的摄影,重要摄影家的作品集,含有自述、评论、访谈、对话、年表等的摄影画册、文集无疑是摄影研究的重要对象,2017年,重要的画册有:

[英]瓦尔·威廉姆斯《珍藏马丁·帕尔》(唐小佳译,中国摄影出版社)、[法]米歇尔·赛邦,玛丽··库赞《四十年新闻摄影:西格玛时代》(方舒译,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日]筱山纪信、中平卓马《决斗写真论》(黄亚纪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山内宏泰《听荒木经惟说:摄影的练习》《听森山大道说:摄影的练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日]荒木阳子、荒木经惟《我的爱情生活》、[美]格雷戈尔·海斯勒《传奇摄影大师格雷戈尔·海斯勒:50幅人像杰作背后的奥义》(黄一凯、张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美]伊娃·鲁宾斯坦《照片: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美]艾略特··厄威特《艾略特·厄威特的纽约》(王雨辰译,湖南美术出版社)、[法]阎雷《迷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荒野之歌: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精选》([英]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编著,钱卫译,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火星》([法]弗朗西斯·罗卡尔、[美]阿尔弗雷德··麦克伊文、[法]沙维叶··巴莱尔,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林路编著《与摄影大师de对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

国内摄影家出版的几本重要画册均展现了一个时间的跨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那流光溢彩的过往岁月,呈现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真实反映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变化。翁乃强《彩色的中国:跨越30年的影像历史》(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展现了1964年—1995年百姓的日常生活、工作的样貌,用生活细节来呈现历史变迁。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用黑白纪实摄影反映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在列车上的旅途生活,展示了流动的社会缩影。陈锦《市井中国:20世纪末街巷里的流年影像》(五洲传播出版社)记述了在大时代环境中个人的童年往事以及故乡的风俗家事,还原了普通的百姓生活。其他如《中国摄影大师》(中国摄影出版社)、《解读方大曾》(冯雪松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亦然。

这些优秀的摄影书籍构成了2017年的众声合唱,加之《中国摄影家》史·论·评、影史钩沉、读书、收藏版专题栏目(如《雅趣与革命—浙江摄影之风云初记》《为何坝上?》《艺术理论与摄影的碰撞》《走向象牙塔—关于贝歇夫妇摄影的思考》《约翰·伯杰:新社会艺术史的启蒙者》《接纳摄影:被图解的态度》)等,以及《中国摄影》专题栏目(如《卢施福,民国摄影人的另一路径》《香江看一看》《托马斯·鲁夫:当代影像的考古学家与探险者》《摄影学院派》等)持续关注摄影艺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散见于各类期刊、报纸的论文、评论文章,见证着2017年摄影艺术研究的发展与繁荣,2018年,我们期待研究更深入探讨更多元的学术力作!选自《荒野之歌: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精选》第五部分趋势与对策

一、社会纪实摄影的问题导向和价值需要坚持

社会纪实摄影是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调查为基本方式、以影像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最终行动的摄影。从事社会纪实摄影的人近年来有所减少,2016和2017两年让人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很多人由此认为社会纪实摄影的任务已经终结,作为一种影像存在方式,失去价值。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可以归结到视频的便捷化和大众日常生活摄影的兴起。其实,如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形式上的创新意义消失不等于内容意义的消失。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在曾国藩曾经言说的“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面对东西南北的巨大差异和社会变革中的精神激荡,地理需要互联,思想需要沟通,人心需要相亲,而社会纪实摄影直面现实的特征与揭示问题的能力,还是不可替代的影像力量。这个道理就如同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其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虽然已经过时,但其塑造的典型人物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力。我们现在不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不能否定社会纪实摄影的作用。

就目前现实而言,“一带一路”上的历史追寻与现实观照,国内精准扶贫工作里的世态民心,广袤大地上活跃着的群众创造,都是应该着力拍摄的重点。当然,纪实摄影需要对选定题材的专注,需要时间的跨度,需要与拍摄对象相濡以沫的平等和交融,离开了如此这般的态度和执着,苍白无力是难以避免的。纪实摄影还要努力冲出既有的模式,从更加丰富的角度和机位,发现和凝冻更多不可重复的震撼瞬间,需要更好地理解影像之间的关系。

二、当代影像艺术模式化和价值引导

近年来的新锐摄影、当代影像艺术,已经出现了模式化、公式化现象。概括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大天地与小人物式的“景观”、玩偶人物植入特定环境、俗艳色彩中粗鄙造型与自然环境的反讽、恍惚动感里对影调的强调、超大广角下逼近拍摄的近景与远山的对照、隐私环境里自恋与自拍等等。2016、2017两年展示出来的作品雷同者多、模仿者众,能“出格”者寡,能立得住、传得开的作品更少。另一方面,很多这类作品作者声称是观念艺术,但其“观念”何在?很多都是对国外作品的模仿,从内容上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脱节,从形式上也没有创新,最后沦为小圈子中相互观赏的东西,不能对大众发生作用。中国摄影在当下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中国摄影如何体现自己的哲学认知、心理结构、人性光辉?这是需要时时刻刻研究的大问题。选自《迷蝶》,阎雷摄三、在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做文艺批评

由于自媒体接收和转发非常快捷方便,一时间就可以形成圈子摞圈子、圈子接圈子的强大传播效应。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下,除了管理部门、服务商进行“云计算”,谁也不知道一个信息传布给了多少人,也没有哪个自然人能控制住传播速度和范围。在这样的生态境况下,摄影评论工作者如何慎独,如何发声,无疑是需要加以深入研究的。在全国电子信息网络上,每天要产生多少万张照片,这些照片,连同其言论,都给人以汪洋般的感觉。大数据时代使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面对云计算,样本失效了;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复杂性,不再追求精确性;越来越轻视因果关系,而把目光盯在数据相关性和延伸效果上。在这样的转变面前,评论工作者常常表现出失语后的无力状态。是没有平台吗?不是,即使你在一个平台上发声,也会迅速被淹没在喧哗众声里;是没有立场吗?常常不是,单一的立场代替不了众多的立场。仿佛站了无数人的大广场,人人拿一个大喇叭在叫喊。其实,美就潜藏在百姓和读者的渴望中,闪耀在能够驱散黑暗的文明光辉里。在众声喧哗的生态环境下,如何让向上向善的力量获得提升,让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声音失去听众,亟待有关机构给予重视,并下大力气组织力量策划、编辑内容,搭建平台,发出声音。

四、在国家实施传统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摄影的作用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下半年,党的十九大已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传统文化应该是广大摄影工作者最应该关注和重点拍摄的内容题材,我们的工作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决不可以放弃职责。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紧跟国家和社会前进的步伐,用摄影艺术手段,踏着时代节拍,多角度、多方位地记录现实细节,为人民留下宝贵肖像,为历史留下珍贵影像文献,为民族凝聚和积淀形象化的集体记忆。

责任编辑/阳丽君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