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大窗”还是“小窗”?——自然光拍摄美食的秘密

“大窗”还是“小窗”?——自然光拍摄美食的秘密

时间:2024-10-31 06:42:55

绝大多数的食物往往是静态的,它们总是安静地躺在桌面上,期待着由你来赋予它们更多的情绪。而作为摄影师—这个画面的创造者,我们除了必须要掌握各类器材的使用技巧以及经验来实现画面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借助光线、色彩、层次、构图等等一系列的方法来完善并且美化画面。而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光线的运用,再进一步说,是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来关注光线的亮度、色彩和对比度。

大家都在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而具体到美食摄影这个分支,光线在画面中存在的地位则更加显著和重要。我们拍摄美食,最根本的目的绝不仅限于只是还原料理原本的样子,更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得三维的食物在二维的照片中依然看起来有食欲。画面中的立体感、光泽感、色彩感等也都是由光线来实现的。不同的光线形式,往往可以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氛围以及主体的气质。比如右页两张对比图片。

其实下面这两张照片有一些共同点:主体物都得到了正确的曝光,都属于侧逆光(左图是右边侧逆光,右图是左边侧逆光),另外,两张照片中主体物的细节也都得到了充分的还原和展示。最大的区别在于主体物之外,光线的分布不同。而对于观众来说,这两张照片所展示的氛围以及气质也截然不同。

左图的光线非常充足,均匀的覆盖在主体物以及周边的每个道具上,我们通过玻璃杯上的高光以及下方阴影的方向可以看出,光源的位置是在画面的右后方,它不仅环绕着这张照片的主角—玻璃杯,同时还照亮了桌面以及背景,使得画面中的每个角落以及道具都能分辨出轮廓和结构。这个画面仿佛是在描述这样一个场景: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还没有完全赶走黑暗,一切看起来还没有像正午时分那样暖洋洋的,主人公在准备早餐,刚要把牛奶倒进煮好的咖啡,就在此时,画面被记录了下来。这种光线传递了一种清澈、干净、优雅的画面氛围。同时契合了这幅照片的主题:早餐的咖啡。

右图是一幅暗调作品。通过高光可以分辨出来,光线从画面的左上角斜着照射下来,并且经过了一部分的遮挡和约束。除了主体—盘子中的茶叶蛋曝光正确以外,大部分的区域都处于阴影中,这也使得画面的主体尤为突出和醒目。除了让主体更加吸引眼球这个作用以外,处在暗部的区域也留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这仿佛是乡下的一间小木屋,光线从墙壁的缝隙穿透进房间,外出游学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家,母亲亲手端上了一盘充满家乡味道的茶叶蛋。所以类似这种加以约束的光线,尤其适合表现诸如神秘、厚重、戏剧化的画面效果。

左图采用的布光方式叫做“大窗光”,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光线形式,当光线透过相对比较大面积的窗户进入室内,此时室内环境比较明亮,光线质地相对均匀,明暗反差较小。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家里普通的窗户,光线照射进来,在墙壁上无序的进行反射,这时候整个房间的亮度都相对比较均匀。所以大窗光适合拍摄亮调以及柔和均匀的照片。

那么“大窗光”是否必须要有一扇大窗户才Equipment&TECHNIQUE可以实现呢?当然不是。一扇大号的窗户固然会让我们在布置此类光线时比较方便,但即使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也有很多办法可以实现类似“大窗光”的画面效果。总的来说,这里的重点在于一个“大”字,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扩大光源的面积,让光线产生更多的散射。比如我们可以用白色透光的纱帘,柔光纸,把小面积的光源放大。在使用人造光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柔光箱,柔光板,来扩大闪光灯的光源面积。或者,把闪光灯的灯头朝向白色墙壁或者天花板,让光线先照射到墙壁上再反射到被摄主体,也就是俗称的“跳闪”。其实方法有很多,目的是把光线扩散得足够多,面积足够大,就可以模拟出一扇大窗户光线效果了。

仔细体会一下上下两张照片在氛围等方面的不同

“大窗光”布光方式图示另一种布光方式,就是与之相对应的“小窗光”,比如上页展示的右图。如果我们可以利用面积相对较小的窗户,或者通过人为控制使比较窄的光线进入室内,那么就可以得到一种明暗反差较大,富于变化的光线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使用“小窗光”时室内环境较暗,光线质地不均匀,阴影较明显,它更适合拍摄浓郁的色调或者较暗的色调。

“小窗光”布光方式图示同样,假如我们没有一扇小窗户,那怎么实现“小窗光”呢?其实“小窗光”的重点在于适当对光线进行遮挡,如果你手边就有现成的尺寸合适的小窗户,它实际上是把大部分的自然光阻隔在外,只让一小部分光线照射进房间。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对大面积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遮挡,来达到类似“小窗光”的视觉效果。比如我们可以在窗户上加装一层不透光的遮光帘来阻挡光线,也可以用一些不反光的黑色卡纸,或者不透光的其他任何材质来进行遮挡,可以是随手拿起的一本书,一块布,甚至你自己的手掌,都可以用来遮挡光线。当使用人造光时可供选择的束光附件就更多了,比如束光筒、蜂巢、格栅等等,这些不同尺寸、不同规格型号的附件能阻挡不同面积的光线,根据被摄主体选择合适尺寸即可。

其实美食摄影中还有第三类比较特殊的光线,我们称为“口袋光”,它是在“小窗光”的基础上,对现场光线范围进行进一步缩小,让光线聚集在某一处更小的范围上,给人一种富有方向性的、一束光的视觉感受。“口袋光”整体光线相对比较弱并且视觉效果很聚集,光线不均匀,可以创造出更具戏剧化的效果。不过“口袋光”使用频率相对更低,这里暂时先不展开谈了。

“大窗光”拍摄的照片

“口袋光”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上面提到“大窗光”和“小窗光”,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光源面积的不同。“大窗光”意味着更大的透光量,更多的折射光,而“小窗光”反之。所以,这里大家需要了解一个摄影理论:光源的有效面积是摄影用光中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物体所产生的阴影类型,同时也可能会影响物体表面对于光线反射的类型。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理论。首先我们提到阴影类型这个概念。一般来说,我们使用“软”和“硬”来描述阴影部分边缘的清晰程度。相对较大的光源面积,例如我们的“大窗光”,或者人造光摄影中的大型柔光箱、大尺寸柔光纸等,会使光线产生散射,随后从不同的角度照射被摄体,从而中和掉一部分被摄体的阴影,最终在阴影面产生大面积光源所特有的“软”性阴影特征。而“小窗光”与之相反,由于它的光源面积相对比较小,更具有方向性和集中性,使得光线能以几乎相同的角度射向被摄体,同时减少了杂乱无章的折射光,所以能产生轮廓分明的“硬”质阴影。另外,“小窗光”相对来说也更容易建立起画面中的明暗层次。

这个理论并不仅限于影棚或者室内拍摄。如果我们是在户外进行拍摄,一天当中的不同时段(太阳的高度以及距离不同)以及天气状况也决定了光源的面积。阴天或者多云情况下的光线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云层是一种天然的、非常优质的漫射体,它能够非常有效的扩大阳光的面积,并且我们不需要为此多花一分钱就能实现。

就我实际的拍摄经验而言,摄影师更多的工作是对小型光源进行放大,只有少数情况是设法缩小大型光源。例如我们会通过窗边悬挂的白色纱帘来扩散自然光,会使用柔光板、柔光箱、柔光伞等附件来增加人造光源的有效面积,抑或利用白色的天花板或者墙壁来反射光线,照亮大型的被摄体。

那么,究竟是“大窗光”好用,还是“小窗光”更靠谱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大窗光”往往意味着更柔和的画面氛围以及更细腻的阴影过度;“小窗光”则善于表现明暗层次、让画面更有纵深感以及想象空间。我们需要根据被摄主体的特点来进行抉择。所以,选择面积大小合适的光源,是美食摄影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接下来,我会用一个真实的拍摄场景,来实际演示一下“大窗光”与“小窗光”的拍摄方法,以及各自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为了这次拍摄,我做了如下准备:靠近窗口的拍摄区域;静物台一张;桌面背景板;白色窗帘、银色遮光帘;白色泡沫板、黑色卡纸;餐具、刀叉、餐布、餐垫、木质面包板、铁艺筐子、蜂蜜、白色瓷碟等道具;单反相机一台、三脚架一只;我们的主角—欧式面包。

我们先来尝试“大窗光”的拍摄。首先选择好靠近窗户的拍摄区域,这时大概是下午两点左右,阳光还是比较强烈的,我把白色纱帘拉上以扩大光源面积,目的是柔化光线。摆放好静物台以及之前挑选好的桌面背景板,架好三脚架和相机,来搭建一个基础场景。

“小窗光”拍摄的照片

“大窗光”拍摄场景第二步,我会先在画面中确定一个大概的位置用来摆放主角。当然你也可以有其他的构图方法,顺序是非常灵活的。我们把这次拍摄的主角放在桌面上适当的位置,记得四周保留好足够的空间方便构图以及添加其他道具进入画面。

第三步,继续添加面包进入画面,并且用木柄小刀以及盛着蜂蜜的小瓷碟来填充画面中部的空白。这些配角道具可以被主角遮挡一些,没有必要完全展示清楚,这也是为了画面中的主次关系。

第四步,画面还是不够丰满,我预想表达的是一种“丰盛”的感觉,所以我们继续加入道具。从质感的角度说,后方的浅灰色餐布很好的与面包形成了对比,同时颜色又不显得突兀,所以我把它摆在了左上角填充画面。右上角的面包放在了一个黑色铁艺筐子里面,同样也是为了与前面的面包形成一些区别,不至于整个画面看起来都很相似。这个时候的画面已经比较接近最终的成品了,后面我们只需要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就可以了。最后,对画面中一些小道具的位置做了微调,又加了几只干麦穗儿进入画面作为点缀。我们来看一下最终的效果,这张照片的拍摄参数是:1/25s,f/4.5,ISO100。使用了佳能5DSR相机以及佳能100mmf/2.8镜头。后期方面,调整了一点色温和对比度,曝光几乎没动,用曲线修正了一下面包的颜色。

随后我们尝试着改变一下光源大小,把“大窗光”变为“小窗光”。当我把银色的遮光帘拉上,光线会被完全阻隔到室外。这时我们把遮光帘留出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隙,让少部分光线照射进来。现在我们已经把光源面积变小,相对于刚才的“大窗光”来说,现在我们使用的就是“小窗光”。当然,你也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来实现类似的效果,比如黑色遮光板、黑色卡纸等,这些不透光的附件都可以替代遮光帘的作用,来实现“小窗光”。

相比于上一张“大窗光”的照片来说,这张被约束了的光线表达出了一种静谧感。阴影变得浓厚,照片的主体—两片儿切开的面包,也变得更立体。同时画面上部也逐渐消失到黑暗中,变得更有延伸和空间感。附上拍摄参数:0.3s,f/4.5,ISO100。同样是使用了佳能5DSR相机以及佳能100mmf/2.8镜头。光圈和ISO都没有改变,唯独快门速度减慢了不少,这是因为当遮住了大部分的光线,房间内的整体曝光降低了很多,这也是我们必须用到三脚架来拍摄静物的原因之一。

“小窗光”拍摄场景通过实际的拍摄不难看出,同样的主体物,同样的机位,几乎不变的构图,仅仅改变了光源的面积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和氛围。所以当我们需要拍摄美食的时候,先不用着急按下快门,可以先根据被摄主体的形态、颜色、种类来确定一个大致的拍摄方向。比如有些食物适合明调,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让充足的光线环绕着主体,使整个画面的明暗反差相对较小,光线也相对较柔和,那么采用“大窗光”或者大面积的光源就会比较合适。与之相反,有些食物更适合通过布光来突出主体结构或者轮廓,也比较适合暗调风格,那么“小窗光”就更方便于遮挡光线,塑造整个画面的明暗层次对比。所以不论“大窗光”还是“小窗光”,都有独有的氛围和气质,没有“谁更好”,只有选择合适的布光方式,才能拍出具有美感的美食照片。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布光方式,拍出来的照片大有不同。(上图为“大窗光”,下图为“小窗光”)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