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时间:2024-10-31 04:21:10

文/乐黛云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原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文明》杂志学术顾问。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句话很精辟。

精辟在哪里?我来说说我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首先,我要说的是:文明交流互鉴,这正是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务之急!这一思想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就是“和而不同”。没有这种“和而不同”就没有全球文明的今天。

我从小喜欢袁枚的一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意思是说人和人会有不同的遭遇,有人如青苔的小黄花开在缺少阳光不为人知的阴暗处,也有人如富贵的牡丹,从来就有充足的阳光和肥料,享受着万众的欣羡;但苔花也和牡丹一样,有着自己生命灿烂的一瞬。它们同样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这一瞬间,苔花和牡丹同样高贵,同样完美。

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感人至深,至今仍在我心里:一颗小豌豆不像强壮的同伴,飞不进高楼大厦,只落在一个小户人家门前的石头缝里,也开出了一朵美丽的粉色小花;这户人家有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她天天看着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粉色小花因为给生病女孩带来了快乐,感到非常骄傲。在这一瞬间,他们彼此都完成了生命的意义,因而使自己的生命达成了圆满!

一位英国诗人从另一个角度说,苔藓石旁的一支紫罗兰,半藏着没被人看见。美丽得如同天上的星点,一颗唯一的星,清辉闪闪。她生无人知,死无人见,不知何时离去了人间。但她仍然完成了自己灿烂生命的瞬间。

鲁迅也说:我记得有一种开过的极细小的粉红花,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的,仍然瑟缩着。

以上诸例说明作为文明基础的人性本是相通的,有同样的期待,同样的情怀。

其次,我要说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人们何以今天如此难于相互理解以至冲突不断呢?如何才能改变这种隔绝和冲突的状态?只有文明交流互鉴才是解决之道。

记得1998年,我在波士顿参加了第20届世界哲学家大会,我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题发言,并以《左传》所举炒菜必有多种调料合成为例。讨论时,著名汉学家史华兹提出质疑。他说,那么,谁来掌勺?谁来当这个厨师?会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全球化决不是一个中性的、大家都可以同等参与的大餐桌。在这个既成的餐桌上,早就按某种“主权者”的意愿,从内容到形式,以至游戏规则细节都已安排就绪;要参加,就得按秩序对号入座。这个“主权者”早已超越民族国界,在全球发号施令。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全球化。

怎么办?推翻这餐桌,终止这筵席吗?不和他们玩,新建一个独立的自己的餐桌吗?不吃不喝,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吗?或者听候安排,融入人家的游戏,俯首听命吗?恐怕都不行。

我们应以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创造的最好的东西加以提炼和诠释,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进入这桌筵席,我们希望得到的是接纳和赞赏,是让人们真正感到我们提供的东西对他们有用,能解决现存问题。那么,在筵席的建构中就会出现我们的声音,有我们的参与。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正是这样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庞德等重要思想家进入世界文化主流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事实上,新型互动认知的思维方式已经在这方面开辟了新的空间。人们认识到要全面,必须离开封闭的自我,从外在的不同角度来考察自己,周全自己的认知,个人和国家都不能例外。这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价值。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FrançoisJullien)在他的一篇论文《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说:我们选择出发,也就是选择离开,以创造远景思维的空间。人们穿越中国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只有从“远景思维的空间”,从“他者的外在的观点”,才能构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

《文明》杂志创刊15年来,正是沿着“文化自立看文明,文化自觉知中国,文化自信走世界”这一道路,不断为中外读者开辟着新的视野,聚集着新的认知群体,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努力,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