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彝族人独有的屋内火塘,所有的生活和彝族故事围绕这个火塘展开。
2.87岁的大寨英模海来古石,1964年在北京与毛主席握过手,是大凉山发展历史的见证。3.彝族人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大日子里,必然会架起柴锅,炖上坨坨肉招待四方来客。
1964年,瓦尼姑村生产队长海来石古到北京出席人民代表大会,并带回了“全国学大寨”的最高指示。他带着社员、民兵和新分配来的知青,烧荒开山,用了5年时间,在原来的黄茅埂荒山野林里,开出了500多亩新田。时任凉山军分区政委王明英视察时路过这里,看到了40多户瓦尼姑村民的成就,题写了“远学大寨,近学瓦尼沟”的题词,并在1970年的全军民兵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瓦尼沟民兵的经验。这个举动让这个大凉山里的小地方上了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红旗》杂志,成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标兵”。当时还是孩子的彝族民俗学家马尔子曾经随着父亲一起到这里插队,亲眼见证了当时这个村子里发生的一切。
车子开进村口的时候,马尔子已经可以说出当时村子中各个建筑物所在方位。他在村子中心走了一遍,感慨着瓦尼姑村经过了50年的时间,除了名字变了,什么也没变,村口的广场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远处曾经的千亩良田已经完成了飞播造林,十年之后,这些曾经的梯田将再次被丛林覆盖。
我们在村里碰到了依然健在的老生产队长海来石古,他已经87岁了,蹲在村边广场的一个砖堆上,讲述着关于“彝胞”的各种趣事——彝族男人身上的披风(查尔瓦),是用黑山羊毛织成,一直披到小腿肚上,这被视作彝族人的宝贝。彝族男人可以拿刀换酒,却不会有人用这件披风换酒;彝族人抽的烟是用生烟直接卷的,外人管这叫“雷管”,不仅外形像,抽起来的效果也像,那种味道,特别冲,闻一下都受不了;彝族人爱喝酒,尤其是烈性酒,有钱的时候他们就喝,没钱也喝,几个人随便在什么地方,就地蹲成一圈,把查尔瓦往身上一裹,拿出一瓶酒,一人喝一口;彝族人睡觉也是蹲着的,汉人的崽儿走哪坐哪,彝族崽儿走哪蹲哪……
最后海来石古带着我们去了他家,无论如何要所有人在他家吃一顿饭。标准彝族家居住环境独特,屋子正中央的地上烧着一个火堆,即无厨房也无灶台,全家人的生活都围着火堆展开。凡是外乡来了客人,全村人各家都会出些食物,共同款待外客,我们刚坐定,海来石古就和他儿子到村里四处去拿肉取酒了。
彝族人有一道菜,叫“坨坨肉”,将生鲜的猪肉切成块状,扔到锅里白水煮,沾着盐巴直接吃。因为北部靠近自贡,所以大凉山从不缺盐。南丝绸之路的北段灵关古道,当年就专门将巴蜀的岩盐运往南亚。
坨坨肉就像北京的豆汁、贵州的鱼腥草一样,吃不惯的人会说它一股骚味儿,喜欢的人会喜欢的不得了,甚至想起这道菜就会不停地流口水,成都就有专卖坨坨肉的饭馆。
借回肉和酒的海来古石在火堆上放了个锅,倒上水,就直接把几大块生猪肉扔到锅里。锅开了之后,他用刀子把肉叉出来,随便切了几下就分给围着火塘的每一个人吃,配上村子里自酿的包谷酒,一股山野味道浓郁的彝家菜就算成席了。
彝人骨子里勇敢、好客、热情。马尔子曾经在这里随父亲插队的时候去别的寨子里玩,假如路上遇到“娃子”,必会低头主动给客人让路。路边果树,即便瓜熟蒂落也无人拿取。假如你见远处,有调皮的小孩用工具敲打树上的果实,只叫一声,那娃子定会怀抱果实追赶过来,把果分享给你,然后心满意足地停下来,目送你离去。那时,也有做农业调查的学生在山里迷了路,只要看到有寨子,均可谋得一顿饱餐,事后彝人还会亲自把迷路的人送回驻地。
西昌城边上谷克德、老虎沟高山湿地
从西昌市以东沿307省道30余公里的地方分布着两片湿地,它们分别是谷克德和老虎沟湿地,是以杜鹃花为主的高原植物生态系统,都是金沙江支流西罗河的源头,平均海拔3000多米,山顶形成360度观景视野,能够看到螺髻山、龙头山、小相岭、贡嘎山等标志性山峰。在距离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城市旁边,能有如此原始状态的湿地生态系统可谓尤为珍贵。
红旗岭上风车阵(风电场)
位于会理县东北部,海拔约3200—3500米,距县城70余公里,全线为柏油公路,东与宁南县梁子等诸乡连接。沿着两条山脊延伸的风电走廊,多样性的地貌景观和生态系统,特别是沿着山脊悬崖大落差面向宁南境内的峡谷地缝奇观增添了进入其中体验的冲动,风电建设将宽阔的公路沿着山脊延伸到了红旗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