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咖啡馆里看世界

咖啡馆里看世界

时间:2024-10-31 01:03:10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什么地方能比咖啡馆更具诱惑力?所有关于生活的诠释,似乎都能在咖啡馆里找到。从咖啡馆里看世界,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精彩。夕阳下的街道,坐在尚未点灯的厅堂,闻着混合了坚果和焦糖的咖啡香,有意无意地听着周围人的谈话、杯碟的碰撞、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隔着玻璃望街上的建筑、行人和橘红色的落日……城市生活的喧闹浮躁暂时平歇,置身异地的不安逐渐消退,某种秘而不宣的回忆与遐想开始延展。

透过一杯咖啡的眼睛看着世界如何开始改变,多么令人惊讶!

It'samazinghowtheworldbeginstochangethroughtheeyesofacupofcoffee!

——DonnaA.Favors台北这间叫作台北的大咖啡屋让人停步

●撰文黄哲

“每当我走过这间咖啡屋,忍不住放慢了脚步……”高山族歌手千百惠的这首老歌,曾唤起很多人对台北最初的向往。在华人文化圈,还没有哪个城市像台北这样独具天赋,既有最好的咖啡馆文化,又坐拥优秀的咖啡产区,常被“全球最佳咖啡城市”榜单列在首位,当地咖啡师还频频在全球大赛中赢得冠军。

陈昶志,中国台湾人,艺术家,咖啡达人。

CNT对话

台北咖啡文化有何特点?

可以在步行范围内轻易喝到全世界的好咖啡,台湾本土的咖啡也OK。如果价钱能再便宜一点就更好了,当然,说贵,主要是因为台北的咖啡客会把咖啡当水喝,从早喝到晚。

如何评价台湾本土出产的咖啡?

台湾咖啡的优点是比较均衡,没有太多短板;缺点是出产量少,而且除了云林古坑这样少数的高级货,豆子整体的特色相对少些。当然,这些年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参加咖啡聚会,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细微变化,这和在世界各地学习并在大赛中拿到冠军的本土达人井喷是分不开的。最喜欢台北的哪一家咖啡馆?

闻山咖啡。原本是明星老板娘陆弈静开的店,后来换了老板,但在台北相对偏僻的文山一开就是30年,水准一直都在。朱少麟的畅销小说《伤心咖啡店之歌》就是在那里写的,唤起了一代台北人对于咖啡文化和咖啡馆的热爱。如果喜欢喝手冲,“湛卢”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所有门店都开在台北市区繁华地段,会开到很晚。

对希望体验台湾特色咖啡的旅行者有何建议?

在文化上,台北不能代表台湾,咖啡其实也一样。有时间的话一定往南部走,寻找古早味和原生态的咖啡,产地方面,除了云林古坑,阿里山近年也颇受瞩目;台南还有很多隐秘的古早咖啡馆,人不多,消费比台北要低得多,感觉却很棒。

三峡咖啡世界中唯一的例外

在台湾,即便是乡间的老人家,也习惯喝上一杯上好的咖啡。“来,吃‘樱桃’。”我的台北(准确地说是新北)朋友阿志神秘地笑着。此刻,我们是在阿志的家乡——新北市(原台北县)三峡区的一片“果林”。三峡区,因地处台北盆地边缘山谷地带的淡水河三角洲而得名,距离台北市中心30公里。

我接过阿志递过来的小小的红色果实咬了一口,口感的确如樱桃,细嫩柔软,酸甜多汁,只是里面还有一层类似荔枝的薄薄一层内果皮和果肉,裹着黑黑小小的果核,果核刚入口时很苦,却有一种浓郁的香气,而且越嚼越香。这红色果实就是“咖啡樱桃”(CoffeeCherry),中间的果核当然就是咖啡豆了。

“三峡”有三宝——世界级油画家李梅树,被称为“东方艺术殿堂”的三峡祖师庙,以及咖啡。1884年,英国大茶商兼农业作物专家杜德——就是那位从安溪引种乌龙茶至台湾、继而让台湾茶叶名扬世界的茶商——敏锐地发现,和东南亚及印度相比,台湾的纬度、气候、水土都更适合种植咖啡,他在当时的台北府三峡乡种下了中国第一批咖啡树,比台湾建省的时间还要早一年。

纵观全球,咖啡文化发达的一线城市,不论是老牌的巴黎、罗马、布达佩斯、纽约,还是后起之秀东京、上海、首尔,没有一个位于咖啡产区,而台北,或者说整个台湾,可能是唯一的例外,距离台北市中心半小时车程就有一个顶级咖啡产区,而且近年来优秀的咖啡出产在宝岛所有的农业县市可谓遍地开花。

这样雄厚的产地基础,支撑起同样雄厚的咖啡文化,台北咖啡馆的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整体水准也很高;在各种关于咖啡的世界大赛中,从种植、烘焙到冲调、花式,各个环节都有台湾选手获得冠军;更难得的是,大众咖啡消费的水准也相当高,我十几年前第一次去台北,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个街角都有便利店,每家便利店都有新鲜的现磨咖啡,人民币七八元一杯,味道不逊于今天北京、上海的不少大牌连锁店。

台北的咖啡,即使完全不加糖,喝起来也总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清甜,此次到了三峡区,我才真正了解其中的缘故。咖啡树十分娇气,既需要遮阴挡雨,也需要足够的阳光,三峡区的咖啡种植,是在一排排低矮的咖啡树之间,种上一排排高大的槟榔树,咖啡树的树根最密,可以帮助树根稀疏的槟榔树巩固水土,而槟榔树就充当了咖啡树的“卫士”,同时槟榔的香气也传染给了咖啡。台湾的水果甜度都很高,咖啡树与果树共生,“回甘”就成了台湾本土咖啡口感上最大的特色。

关于咖啡种植的教科书上都写着一条“铁律”:产地海拔在500—2000米区间。台湾又是唯一的一个例外——三峡区的海拔只有一百多米,近年独领风骚的咖啡产区阿里山麓,海拔也不过400米。这又催生了台湾咖啡的烘焙特色——其他咖啡产区因为海拔高,咖啡果实紧密,更适合中度到深度烘焙,唯独台湾咖啡因为产地海拔低,果实松软细致,口味自然、温和,所以更适合浅烘焙,“如果用中度烘焙,那完全可以当红茶喝了。”台湾的红茶也以回甘著称,两者可谓异曲同工。

为了进一步增加咖啡的韵味,台湾中南部的农民们脑洞大开,在肥料里加入牛奶和养乐多,烘香菇机、榨甘蔗机轮番上阵,一些少数民族甚至连从不外传的米酒发酵技术都用上了,咖啡的香气也随之花样频出,凤梨、芒果、芝麻、坚果、米酒,皆有可能。

Tips飘着咖啡香的台湾电影

■《台北异想》(2009年)

蔡明亮光顾了很久的咖啡店要转让,他恋恋不舍地在店里待了一夜后,对老板娘陆弈静说:“我先走了,我不能看你关门。”

著名导演蔡明亮难得的本色演出。在影片和现实中,他都是那种“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的人。蔡明亮与本片导演李康生和主演陆弈静是一个“铁三角”组合,除了在大银幕上合作,他们还合伙运营一个名为“蔡李陆咖啡”的品牌,在台湾通过实体店和网购都可以品尝到。

■《第三十六个故事》(2010年)

桂纶镁和林辰晞饰演的姐妹花开的朵儿咖啡馆,可谓是台北三千余家咖啡馆的缩影。现实世界中,咖啡馆客人的故事,就像早年白先勇的《台北人》那样丰富和多面,又何止36个。咖啡和咖啡馆为什么是台北这座城市及台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大稻埕咖啡色的大稻埕

几大权威消费网站的数据显示,台北咖啡馆的绝对数量要小于东京和上海,但是,台北的常住人口只是这两座城市的零头,按人均计算,台北每八百多人就拥有一家咖啡馆,这样的密度,只有巴黎堪比,但是别忘了,台北也是全球最好的茶叶产区之一,当地人口中还有近一半是只忠于茶而拒绝咖啡的铁杆“茶党”。

1.城隍庙袅袅的不仅是香火,还有环绕四周的香浓咖啡味道。

2.大稻埕是台北最早的洋气地段,见证和孕育了多个宝岛第一,包括最早的咖啡馆文化。

3.1949年以后的台湾文化史,几乎全部和上海迁去的明星咖啡馆有关。

4.早在日据时期,台北就有了成熟的咖啡文化,波丽路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主角。

5.波丽路的咖啡,和这家店曾经的主要顾客群体一样文艺至极。6.在咖啡馆喝的不仅是咖啡,更是环境和心情——台北就是这句开店“圣经”的代言人。

艋舺是台北的发祥地,在那里的老街,找一家靠谱的茶馆比发现一家咖啡馆要容易得多。同样是初代福建移民吃苦耐劳打拼出来的、曾经富甲一方的大码头,大稻埕则有另一种味道,我无数次行走在这一带的老街上,无论迪化街、延平北路,还是保安街、南京西路,都能闻到从附近窗子飘出来的浓郁香气,有茶香,也有咖啡香,但后者明显要更强劲些。

艋舺和大稻埕,都是老台北市井码头文化的代表,茶和咖啡,则是一代代台北人舌尖上最骄傲的两股味道,其中还交织着一段相爱相杀的历史:英国茶商杜德本来看中了台湾咖啡的前景,想在当时第一繁华的艋舺码头开办咖啡生意,结果被强大的“茶党”赶了出去,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当时尚属荒凉的大稻埕。后来,大稻埕迅速取代了艋舺“台北门户”的地位,近百年间一直是台北首屈一指的富庶区域,与其说这是因为他们茶和咖啡两手抓而赚到了更多的钱,不如说是因为这里拥有一种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开阔、积极的心态。大稻埕风气开化、中西并蓄、咖啡与茶香齐飘,从这里走出来的人,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和艋舺形成了鲜明对比,提起后者,总会让人想起古老的龙山寺、最后的红灯区,以及围绕着它们争勇斗狠的帮派少年。

台湾最早的世界级画家郭雪湖就来自大稻埕,偶像剧《紫色大稻埕》就是以这位昔日米粮行的少东家为原型的,如今他家的祖业——迪化街一段329号依然名为“稻舍”,一楼卖各种台湾有机精品米,二楼则是精品咖啡馆,不时有文学社来此活动。

台湾流行音乐之父李临秋也来自大稻埕,西宁北路二巷有他的故居,他家的祖业——迪化街一段199号,如今是一家“丰味果品”,号称“大中华最文艺的水果店”,专营各种台湾精品水果及本土咖啡。

从迪化街拐上民生西路,可以看到台湾人开出的第一家咖啡西餐店“波丽路”(店名源自老板崇拜的音乐家拉威尔1928年所做的名曲),从名字到环境都自带文艺气场,老板是音乐的超级发烧友,开业之初就装上了台湾最棒的进口播放设备。这里曾是老台北人相亲的首选地,如今仍可品尝到那份古早味。“波丽路”的第三代主人是两兄弟,兄弟分家后,两家“波丽路”比邻而居,菜单都几乎一模一样,和气生财。

大稻埕曾经诞生过许多“台湾第一”,迪化街踵事增华的巴洛克风拱廊,延平北路上低调奢华的新古典主义建筑,讲述着曾经的百年历史,现实中,“菠萝大王”叶金涂的豪宅,成为台北最大的星巴克旗舰店,著名的美人鱼标志,与新艺术建筑风格的菠萝形装饰在空中相伴;台湾第一位西医谢唐山昔日坐镇的顺天外科医院,如今名为“保安捌肆”(源于其门牌号:保安街84号),一楼是著名的“烘焙者咖啡馆”最炙手可热的分店,二三楼分别是二手书店和艺文空间;台湾最早的咖啡厅——维特咖啡馆,如今是台湾本土咖啡巨头“森高砂”的实体店。森高砂的产地咖啡涵盖台湾12大乡镇,咖啡供应量占全台湾的四成,台湾本土咖啡那些复杂而奇异的味道,在这里都能尝到。

大稻埕人从小喝咖啡,乡土情结却异常浓厚,最能体现这一混血气质的,要数迪化街一隅的霞海城隍庙。我先参观了旁边那座台湾最古老的基督教长老会教堂,之后又去了城隍庙,发现刚才在教堂祈祷的人,不少也顺路到城隍面前拴个红线、拜一拜号称全台湾最灵的月老。几分钟后,我和其中的几位再度相遇在城隍庙旁边的“洛咖啡”。这家咖啡馆有一种神秘的气氛,“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加上老沙发和用中药匣子做成的酒柜,让我不由想起蒋介石给胡适写的那句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晚6点,音乐一下子躁了起来,咖啡馆准时切换成酒吧,我要的饮品来了,“印度茶拿铁,请好好享受。来自印度的茶小姐和台湾的咖啡先生的幸福结合,可是我们的招牌哦!”

城南我很美,我有音乐和咖啡

与北边大稻埕的古早味迥异,城南是台北的文教区,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坐落于此,整个地区都洋溢着一股青春气息。

罗斯福路上,位于台湾大学斜对面的咖啡馆“女巫店”,是几乎所有第一次到台北的华人游客必去打卡的地方,一到周末就人满为患。

“女巫店”的门脸很小,装修还是20年前的风格,简单随意,跟街角那些普通的奶茶店没什么区别,甚至有种“过气”的感觉。进了店门,开始感到一丝异样,无论店规还是菜单都透着古怪气息,令人隐约感觉到这里深不可测的魔力。

“女巫店”是咖啡馆,是二手书店和女权主义之家,也是捧红一众明星的livehouse和独立音乐唱片行。1996年,刚从台大社会系毕业的台北西华饭店饼房学徒彭郁晶接到朋友的电话:“我们楼下的花店搬走了,你不是想开咖啡馆吗?”“女巫店”就这么诞生了。因为咖啡生意太清淡,店里便腾出空间做演出,补贴开销。当年台北的小型现场演出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摇滚,演出环境简单粗暴,容易引起女性反感,彭郁晶有感于此,制定了一系列演出条件:所有演出都要不插电,作品必须原创,女歌手优先。陈珊妮、陈绮贞、雷光夏、张悬,也包括吴青峰和苏打绿这样的男性音乐人、音乐团体,纷纷成为“女巫店”的气质担当,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了台湾原创音乐的中流砥柱。台湾流行乐坛21世纪的小清新风,可以说是在一家咖啡馆定下的基调。

我多次到台北,“女巫店”吃的喝的都尝得差不多了,就是一直没机会看到现场演出,没办法,实在太抢手了。前两年听说了华山艺文特区里的Offline,也是“音乐+咖啡”的靠谱选择,比如,在别处就很难同时见到那么齐全的以Beatles和StarWars为主题的收藏。我在Offline点了咖啡,还想要一份台北咖啡馆“标配”的松饼,却被告知没有,问Wi-Fi密码,“抱歉我们这里也没有网路”。这位有个性的老板,就是“五月天”乐队的贝斯手玛莎,他喜欢在自己的咖啡馆里写东西,觉得上网和吃东西都会干扰到和自己有同样爱好的客人。结账时,发现店家悄悄打了个折,只因我曾礼貌地表示自己喜欢并且看过多次“五月天”的演唱会。

2017年再到台北,发现“五月天”的另外一位成员石头也开起了音乐咖啡馆,坐落在通化街170巷,叫作“音铺”(Input)。贝斯手玛莎的店名字中有“off”,作为吉他手的石头就偏在自己的英文店名中加上“in”,果然是相爱相杀。“音铺”贩售独立音乐人的唱片,提供小型现场演出,菜单也是歌单,菜名统统是“A面主打歌”“B面第三首”之类。这家咖啡馆最值钱的设备不是咖啡机,而是一把把好琴,内行人看着就激动,一群住在附近的台湾顶级吉他手,比如闪灵、幻日等乐团的成员,午后会过来边喝咖啡边飙琴技,对金属乐迷来说,这咖啡钱真是花得太值了。

1.在咖啡馆看全城最好的现场演出,也是台北在全球咖啡江湖独树一帜的绝招。

2.音乐咖啡馆,连菜单都宛若音符一般灵动跳跃。

3.台湾流行音乐的小清新风格,居然是在一家叫“女巫店”的咖啡馆奠定的。Tips来一杯台北腔调的咖啡

明星咖啡馆

位于武昌街的一处骑楼上,单就咖啡而论,如今它的排名在台北都进不了“500强”,但它却是台湾一枚珍贵的历史胶囊,读白先勇的《明星咖啡馆》、罗门的《明星咖啡屋浮沉记》、施叔青的《拾掇那些日子》、林怀民的《蝉》、季季的《拥抱我们的草原》……都可以见到当年这座“台北版花神咖啡馆”的风采。

虽然咖啡一般,但从上海霞飞路迁来后至今一直保留的俄式核桃软糖,以及每逢复活节和圣诞节推出的隐藏菜品“耶诞蛋糕”,还是当年蒋经国的俄裔夫人蒋方良最爱的家乡味道;你就坐的餐桌,可能就是黄春明当年一边写《儿子的大玩偶》一边给儿子换尿布的那一张。

摘星楼

台北最难订到座位的咖啡厅之一,也是全球首创的位于烟囱顶端的旋转餐厅,坐落于北投垃圾焚化厂内,距离地面120米。参观过如同森林公园一般的垃圾焚化厂,再到120米的高空喝一杯咖啡,可以说是相当特别的体验了。餐厅里的所有座位都邻窗,地板以慢速旋转,不同时间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晴天可以远眺阳明山、大屯山系,淡水河、基隆河就在脚下交会,夕阳西下时,淡水河口的观音山落日美景一览无遗。夜景尤其美,晚间还有歌手现场演出。

邹筑园

迄今为止,中国在世界咖啡豆大赛(SCAA)上获得过的最高名次是第11名,这款咖啡豆出自台湾阿里山产区。嘉义县乐野村是台湾邹人的聚居地,脍炙人口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就是从这里传唱出去的,世界顶级的好咖啡,出自这里一个名为“邹筑园”的咖啡种植园。邹筑园的老板专注于咖啡种植,这里只在白天开放观光,除了咖啡也只提供简餐。可以先尝尝酸甜可口的咖啡樱桃,再品一杯经由日晒处理的咖啡豆制做的手冲庄园咖啡,只需花费大约30元人民币。当地民风淳朴,若是住在乐野村的任何一家民宿,民宿主人除了到车站接送,也会乐于带你到邹筑园免费参观,毕竟它是附近十里八乡的骄傲。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