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报》:作为亚新奖评委,你对影片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赵德胤:除了电影的故事性之外,我更关注故事和导演本人之间的微妙化学反应。中国那么大,我们在这次的新人作品中听到许多不同的方言。其中有些讲述的是边境地区的故事,未使用主流语言,有着强烈的独特性。这种题材和导演间的密切性非常高,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
《综艺报》:相比颜值和流量,演员的演技越来越被行业看中,但高片酬也倍受争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赵德胤:在我看来,表演是艺术,有“艺”也有“术”。对演员来说,长相好看、有表演天赋,是“艺”,但“术”的部分也很重要,演技就是“术”。电影和演员的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如果一位演员幸运地被行业和市场接纳,那他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在这个行业存活得更好,走得更久。
《综艺报》:如何评价现在“华语”电影市场下,新人导演的生存环境?
赵德胤:现在“华语”电影市场发展迅猛,但如果新人导演第一部电影选择拍摄的作品不是主流叙事,或者可能是不具有市场回收能力的文艺电影,生存还是比较困难的。现在主流的电影不缺资金投入,但一些文艺片亟需支持。我希望电影在成为一件商品的同时,也能被大家当作文化产品来看待。
这几年新人导演的生存环境整体而言有所改善,有些新导演甚至可能在执导第一部电影时就能得到重金支持。因为现在市场热钱多,一些非专业的投资者可能无法分辨一部电影实际需要怎样的规模,但这也带来负面结果,比如,热钱涌入让市场比较混乱。当然,作为导演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本职工作,多去研究如何拍好电影。
《综艺报》:如何看待这几年国际电影市场的发展,让你感触比较深的变化是什么?
赵德胤:文艺片或者本土商业片走出国门还是相对困难。在早期时候,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执导的文艺电影,在国际电影节入选的概率比较高,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电影总量相对较少。比如戛纳在20多年前,可能每年只有几百部电影报名,现在则会有上万部电影报名,整体数量增加。相比商业电影,文艺电影更难存活,也较难找到市场。
《综艺报》:你认为“华语”电影“出海”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赵德胤:现在“华语”电影的大部分力气花在商业电影上,但还未做到世界级的商业电影水平,所以一些在中国国内票房高的电影无法进入各大电影节。这是“华语片”“出海”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电影产量达到顶峰,也难以有效扩大文化影响。电影一方面要有全球共通的主题,一方面要运用有区别化的呈现手法保持本土的独特性,这是很困难的事。
这也是全球性问题,除了好莱坞电影以外,其他国家的电影很难卖到全球,不过在亚洲范围内,韩国电影和印度电影这些年取得了一些突破。
《综艺报》:你如何评价中国电影市场近几年的发展?
赵德胤:我觉得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好,但是也希望内容产品能更加多元。很多电影人都在预测中国电影市场5—10年内会不会超越好莱坞,我倒觉得能否超越并非那么重要。可能市场上的表现很快就会超越,但最终还是要看内容本身有没有提升。
赵德胤缅甸华裔导演。代表作有《归来的人》《冰毒》《再见瓦城》等,曾荣获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奖、瑞典爱与和平影展最佳导演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