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爵奖评委到亚新奖评委会主席,施南生长期致力于发现和推出有潜力的青年电影人。她表示,如果自己喜欢的项目需要帮助,哪怕对方是新人,也一定会施以援手,因为“行业必须有持续的新鲜血液,否则无法发展”。谈及当下青年导演的作品,施南生欣喜表示,现在很多导演的处女作都非常成熟,很难看出“生涩”,“但它们和成熟导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能从中看出青年导演的勇气和独特想法。”
《综艺报》:在你看来,应该如何打造历久弥新的经典电影?
施南生:拍电影不能跟随当下潮流,因为等电影制作完,流行的内容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不论影片是什么题材类型,只要故事、人物打动观众,其他方面影响不会太大。这也是为什么50年前的经典影片在当下魅力依旧的原因。例如我和徐克创立电影工作室后的第一部作品《上海之夜》,虽然现在看起来技术很粗糙,但观众依然有观影需求,3年前,日本和法国公司还向我购买了该片版权。
《综艺报》:青年制片人在融资方面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你如何看待资本与青年影人之间的关系?
施南生:青年制片人面对融资难问题时,首先要做好电影项目的根本——剧本。因为会有青年影人认为自己剧本很棒,但外人却并不喜欢的情况。只有好剧本才能吸引到好导演、好演员。国外有很多这种例子,知名演员看到好剧本只收取极少报酬。
同时,我也要奉劝投资人,不是具备大咖班底就一定会是好电影,要培养自己发掘好剧本的能力及品位。投资青年影人的项目,如果获得回报,是比投资大项目更有成就感的事情。《综艺报》:你如何看待某些“鲜肉演员”演技与报酬不符的现象?你选择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施南生:我之前与很多青年演员合作过,例如吴亦凡、马思纯等。他们作为演员非常专业,虽然经验不多,但都很努力学习。“鲜肉们”受大众欢迎,片酬高也无可厚非,但他们的表现必须要符合演员的专业标准,如果能力达不到,就会形成不健康的业态。就我自己而言,选择演员时并不会考虑年龄等因素,适合影片才最重要。
施南生中国香港制片人、出品人、发行人。在动作片、武侠片、警匪片等多类型影片的生产、制作、发行上,均开创了风气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