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
一切离开观众感受的电影都不会是好导演,一切离开客户感受的运营都不会是好影城,一切离开消费者感受的App都不可能是好创新。
当代,人正在和知识融为一体,拜互联网所赐,人类对自身的高度信任正在与日俱增。
人越来越成为自己生活的中心,世界则越来越没有中心。人的体验和感受是人真正的世界观和最后的价值观。尊重它,就是人文主义。这个时代称之为人文主义时代,这个时代正在依托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展开,成为我们新的方法论。
就电影行业而言,知道人文时代的到来,了解人文时代的特点,对于从事电影创作和发行意义重大。你也许就会因此更加尊重观众需求,也许就会研究社会感受,也许就会懂得什么叫做观众体验。你需要提供更多的体验予以市场,需要通过大数据掌握市场脉络,自以为是是一定得不到市场回应的,遑论市场回报。
行业现在都流行给影片打分,这种做法所以流行不因别的,正是时代流行个人体验、人类感受至上的普遍状态。愿意知道人们感受的创作者才是有出息的。自以为是的人,今天起就不应该再拍电影。
人文主义兴起于今天这个时代,是愿意更加尊重,并首先是愿意听取人的感受所以然。包括同性恋,在这个世界的很多地方正在被接受,而且是被法律所接受,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人文主义在一些方面是要被限制的,如果这种体验会伤害别人,譬如恐怖暴力事件。我们反对这样的事件是因为它同时违反了人文主义宗旨,它给别人带去了痛苦感受。电影创作在不恶意损害投资人和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强调拍摄非市场影片时,是无可厚非的,电影家自身的感受在创作中获得很好的体验这是他自己的事情。
有的电影家喜欢在投资上和在镜头中实践自己的探索,那样的作品几乎可以看到市场结局。但是导演说,他的作品不是为了迎合当下市场,而是带着某一种使命来到这个时代的。我们尊重这种个人感受,毕竟这个时代将、应该也必然满足更多人的愿望,前提是不伤及别人。在这样的时下你只要接受一件事情就可以了——不同人的打分。
这个世界不会满足一切法西斯蒂的个人热望,哪怕他歇斯底里,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狂人,拥有着某种特权赋予的强势。人文主义时代的冲突会否因此更比过去时代激烈呢?在一些区域当中也许会。但是人文主义是历史趋势,人类要按照自身感受去行动,改变一些事情,创新一些事情,定义更多的事情,这是当代的潮流。
互联网不仅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而且进入到超算时代。建基于高辨识率上的大数据时代,是人能够接受海量实证数据的技术环境。时代正在为人类提供着这样的新场景——得以更多地去感受。普希金在长诗《叶甫根尼.奥涅金》中说过:“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如今,活得再匆忙,也不必担心来不及感受了,只需承认在大诗人的时代人们便已了悟,人的感受对于生活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这便是人文主义的先声。
今天,电影创作应该尊重观众感受,影城管理要照顾观众感受,电影宣传必须捕捉观众感受,行业软件的开发更要追随观众感受。总之将自己放在客户、用户立场上,不仅仅为了牟利,而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基本文化。我们并非不再尊重传统,而是更加尊重当代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的感受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环境。一切离开观众感受的电影都不会是好导演,一切离开客户感受的运营都不会是好影城,一切离开消费者感受的App都不可能是好创新。做一个当代的人文主义者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