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母亲去世七年了,父亲六十出头,退休在家,一个人住,寂寞孤苦,日渐衰老。
我把父亲接到了我家,空间不大的房子更显拥挤。思量再三,我和老公商量为父亲找个伴儿。
我们跟父亲商量。父亲有些抹不开:“哪来合适的?我不想找,找了也不中意。”话虽这么说,可“口是心非”明明写在他的脸上。
我卯足了劲要为父亲找到合适、尤其是适合我们的新老伴,托朋友同事四下打听。除了要求对方性格温柔,身体健康也很重要。已过世的婆婆厉害刁钻、精于算计,我母亲则一年到头大病小病不断,我是领教过了。
经过多方考察,我相中了张阿姨。她帮儿媳妇一起开超市,人很精神,能干,也慈祥。
老公的效率比我还高,一天下班,兴冲冲地对我说:“找到了、找到了,条件好得不得了,我们局长的妈,马上就能见面。”能攀上局长这根高枝,我当然高兴。
本来我们是要到酒店请客,包间都订好了。那天一早,局长却突然打电话来说,他妈改主意了,要到我家来。
这老太太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我和老公赶紧忙着买菜、打扫房间。
中午,局长夫妇提着礼品盒、带着妈来了。以前,都是老公这个下属给上级送礼,这下让他受宠若惊。
局长说他妈六十岁了,可看上去也就五十挂零,穿着时尚,头发染成了棕色。
父亲躲在厨房里忙乎,半天才叫出来。他撇了老太太一眼,居然有些脸红。局长他妈则大方得多,直接进厨房跟父亲聊了起来。当天下午,老太太就跟父亲逛了公园。看来,这事有门儿。
没几天,局长夫人就急吼吼地打来电话,要给两位老人办喜事。这也太快了点吧?
我们跟父亲商量,满以为他会很开心,没想到他眉头紧锁:“再处处吧。”
局长夫妇对婚事十分上心。局长夫人多次约我出去逛街,拉近感情。能有这样的亲戚,还有什么可挑的?反正父亲再婚后又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也不指望继母能为我们做什么。
没过多少日子,父亲回来语气轻松地说:“她把我甩了,嫌我不够档次。”
想想也对,和一个自我感觉良好、什么活都不会干的老太太在一起,也够折磨人的。
后来,我跟局长夫人在街上偶遇,她对我提及此事,深表遗憾。其实,他们十分中意父亲和我们一家。她还告诉我,他们急着要把婆婆嫁出去,也是因为皇太后似的老太太在家实在不省心。
“皇太后”没移驾我家,看来是塞翁失马啊。
二
我再次考虑前面相中的张阿姨,领着父亲和她见面。张阿姨话不多,但十分勤快,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父亲对张阿姨很满意,两人开始了黄昏恋。
自从张阿姨不时光顾我们家,家里餐桌上的花样就多了,角落也干净了。有这样一个女人在父亲身边,真是挺放心的。
两位老人交往了两个月,我和老公商量两家人见见面,把张阿姨的三个儿女及媳妇女婿请到了餐馆。
张阿姨的两个儿子在公司上班,大媳妇开超市,二媳妇做服装生意,女儿女婿都是打工仔。这样的家庭当然比不上局长家,但凡事不能光看外在条件。
没想到,饭桌上说起两位老人的结婚细节,张阿姨的两个媳妇吵了起来。二媳妇说,张阿姨给大媳妇超市干活又带孩子,大媳妇家应该多出份子钱。大媳妇不依了,把张阿姨生病住院他家付的账细数出来。张阿姨两个儿子不仅不劝,反而火上浇油,各执一词。
第一回见面,当着外人面抖露家丑,我都坐不住了。张阿姨两眼含泪:“行啦行啦,我这不是要嫁出去了吗?你们都省心了。”听得人甚是心酸。
宴席不欢而散。我有些后怕,这样的争吵以后会不会升级?不会吵到我头上吧?毕竟,张阿姨和父亲结婚后,我们就算是一家人了。
于是,我对张阿姨一家多了个心眼,多方打听才知道:她的女儿女婿四处打工,有上顿没下顿;两个儿子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去,曾因房产吵到法院;她家大孙子有小儿麻痹症,全靠张阿姨照顾。
这天,父亲告诉我,张阿姨的女婿借了他一万元,没打借条也没说还期。我一听便恼了,头顶冒火,以急需集资房款为由去找张阿姨女婿要钱。结果,钱没要回来,还差点气得背过气去。那女婿大言不惭地说:“叔叔以后就是我爸了,接济下女婿有什么不可以?”
我怎么摊上了这样的亲戚?张阿姨人再好,可她的儿女不好,我们也不能要。想想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我建议父亲跟张阿姨断了。那时,父亲跟张阿姨也正在为她那得小儿麻痹的孙子怄气。张阿姨想嫁过来后,把大孙子也带来照顾。父亲坚决不同意。
几度争吵,父亲和张阿姨散了。我几乎动武,才把她女婿借的一万块钱要了回来。
三
后来,父亲又相了几次亲,没一个成的。他心灰意冷,说这事不提了。闲时,打牌练太极,没老伴的日子过得倒也安逸。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穿着打扮年轻了,人也开朗了,整天在外面。原来,父亲恋爱了。
可是,这位恋爱对象许姐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比父亲小二十岁,离异带着一个十岁男孩,在一家超市打工。
我当时就提反对意见:“爸,你要找也找个差不多的,这个比我都大不了几岁,能跟你过好日子吗?”
父亲搬出杨振宁、梁锦松等老夫少妻的名人实例来证明,他和许姐会天长地久。可父亲没钱没地位,凭什么俘虏年轻女人的心?才四十岁的许姐,到底看上父亲什么了?如果许姐精于算计,父亲哪天被灌了迷魂汤,没准房子钱没了,人也跑了。
我希望父亲能好好考虑下,可父亲陷入情网,压根听不进劝,还说:“只许你们年轻人自由恋爱,就不许我们老年人也来点真情?”
许姐怎么可能有真情呢?那么多适龄的单身男人,为什么偏偏选中父亲这个老男人?
我找到许姐,直截了当地说她和父亲不适合。许姐嘿嘿一笑:“其实,我也感觉我们不合适,只是我现在这个情况,还要养孩子,很难。”许姐倒也坦诚,说她就是想找个长期饭票。
我苦口婆心地劝父亲重新选择。可父亲牛脾气上来,怎么说也不听,还搬出了我家,回到自己的房子。然后,把许姐和她儿子接来,直接同居了。
硬着来不行,我使起了阴招。我认识几个四五十岁的单身离异男士,就托朋友把他们介绍给许姐。由于不是我亲自出面,许姐也不知道真正的媒人是我。
朋友突兀地出现在超市,要给许姐当媒婆。许姐虽然吃惊,却没拒绝。她发现世间的长期饭票原来不止父亲一个,只要缘分到了,她也能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同龄人。
很快,许姐离开了父亲。父亲一下子消沉了。我很担心,要把他接回家来。父亲执意不肯,说一个人住清静。
父亲依然单着,不知道是我搅散了他的“第二春”。其实,我真心希望他能老来有伴,可天下的事总不尽人意。
看着孤独的父亲,我再次想到了张阿姨。思前想后,人好才是关键。撇开家庭状况,张阿姨无疑是最合适的。
我去找张阿姨的两个儿子,大儿子通情达理,表示:家里人的工作他来做,如果母亲嫁过去,他们不会打扰她的生活,老人晚年幸福就行。
经过上一次的波折,张阿姨的子女老实多了。张阿姨和父亲彼此都还有意思,父亲甚至答应张阿姨带着小儿麻痹的孙子一起住。
在为他们准备婚礼时,我与张阿姨家签订了长达两页的协议,诸如房产与张阿姨无关、双方子女不得向老人伸手要钱、不承担彼此债务等。那时,两个老人在一旁面色黯然,一言不发,好像等待出售的货物。
最终,父亲和张阿姨喜结连理,婚后过得还不错。我小心翼翼地保管着那份婚前协议,对张阿姨一家时时防备着。当然,也真心希望两位老人晚年生活一切顺利。
结婚和恋爱是两码事,要考虑对方的社会、家庭关系,尤其是老人再婚,要复杂得多。可怜天下父母心,也可怜那份儿女心,我只能用更多的孝心来补偿父亲。当然,子女再孝顺,也无法替代老来伴给予他的关怀。
责任编辑:陈晓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