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娱乐性审美感受是获得审美感受的众多途径之一。“突出时尚、猎奇和感官刺激因素的纪录片比诗意的表现出现得更早”①,例如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影片对探险、风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的展现,不仅带来了时尚、猎奇和感官刺激,同时也为影片至今依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提供了内容层面的审美依据。
纪录片的娱乐性审美感受,由生理感受、心理感受、社会文化感受三者构成相互作用带给观众完整立体的审美感受。
一、纪录片娱乐性的生理感受
纪录片生理层面的娱乐性审美感受由人最基本的生理感受所引发。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无论是纪录片内容形式的刺激性、时尚性还是猎奇性,都会产生感知,都是人体通过视觉、听觉感知到这些内容,并由此产生一种愉悦性情感。
娱乐性对感官体验的强调便是将生理本能强化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它自然可以激起人的愉悦感,但是这样的感受是动物也可以有的,这实际上是将美感与快感等同起来了。
视听语言是视觉与听觉共同作用于大脑的结果,“是一个双频媒介(videoandaudio)”②,研究观影感受自然要从视觉与听觉两个维度考察。与传统艺术形式不同,视觉画面是运动的,声音与画面运动相关联。纪录片本身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及信息性,需要观众自觉调动视觉、听觉来获取资讯传递到大脑形成审美理解。
以2013年美国导演理查德·罗雷的纪录片《肮脏的战争》为例。从拍摄内容来看,影片追随“调查类访问记者”的脚步前往美国秘密战争的腹地,阿富汗、也门、索马里等地展开调查,主要拍摄夜间突袭、绝密军事部门的酷刑、平民伤亡等。从单帧画面内容来看,纪录片《肮脏的战争》展示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伤员、孕妇、婴儿、事件亲历者、CIA探员等。影片还通过一些特写镜头来显示各种武器,专业人员一看便知这些武器的先进性能和杀伤力。在纪录片《肮脏的战争》的画面中,展示令人惊愕的爆炸场面,同时还很细致地配上了特写镜头,例如爆炸现场的尘土与石子,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体验。
在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剪辑频率上,单个画面之间停留的时间基本以秒为单位(甚至更短),强调高密度、高强度的快节奏的视觉感受。影片除了各种冲击力很强的动感画面,还配选了个性化、通俗化、时尚化特征的音乐。音乐与画面相互配合弥补了镜头剪辑之间的非逻辑性缺陷。纪录片《肮脏的战争》具有很强的时尚、猎奇和感官刺激等特点,生理层面的娱乐性感受非常强烈。
纪录片生理层面的娱乐性审美感受更偏向于视觉、听觉等基本感官的生理性反应过程。
二、纪录片娱乐性的心理感受
纪录片心理层面的娱乐性审美感受与生理感受交替发生。除了生理感受外,还必须考虑到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感受。对于以各种关系彼此相互连接的社会人,“美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意识活动”,③克罗齐将美归结于“直觉”,认为“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直觉”理论虽然倾向极端的唯心主义,但他提出了审美感受的层次及过程。心理活动的参与是产生审美“直觉”的前提和条件,此时所获得的观念和意识都处于“前认识”状态,他必定为形成某种感知觉提供了依据。“直觉不仅是独立于知性的存在,而且它还是知识的源泉”④,纪录片心理层面的娱乐性审美感受需要调动大脑的心理活动来感受。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对人的感觉器官形成刺激,人对影像声音通过“直觉”在大脑中进行再认识。
在影片《肮脏的战争》中展现了最先进的高科技美国无人武装飞机深夜偷袭、神秘的军事部门纵容酷刑等画面。这些画面和声音带给观众最直接的生理反应。但当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美国反恐部队—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杰作”时,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机密、最精英的军事力量,其行为是不为人知的,并没有任何记录,也永远不会被美国国会知道,因此他们的杀戮没有底线。此刻,对这部纪录片的感知觉已经从纯粹的生理感受上升到认识层面的心理感受了。从审美的“知”到名理的“知”,具有心理认识的过程。
央视纪录频道2012年的力作《舌尖上的中国》中,创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视听语言展现珍馐美味的制作过程,通过产生感官愉悦,使观众产生了创作者期待的“直觉”效果,同时刻画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果。这样的认识是通过表现性的艺术形式使观众从生理层面获取的“直觉”最终上升至心理层面而生成的。
由北京电视台制作的六集纪录片《人民大会堂》选取了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的细节,且这些细节多是由当年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讲述的。例如,1971年,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他。宴会后,服务员像平常一样将餐桌上的姓名签扔进了垃圾袋,继而又在人民大会堂负责同志的严令下将它们全部找回来,作销毁处理。通过这一细节的描述,观众了解到当年中方对基辛格访华所采取的近乎苛刻的保密措施。视听语言对细节描述所带来的“直觉”效果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
三、纪录片娱乐性的社会文化感受
纪录片的娱乐性审美感受过程同样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的影响。审美过程必定传达出社会文化的痕迹。即使某些审美形式是来自于生理体验的需要,也必然掺杂着社会文化的痕迹,审美对象一旦被媒介转化,便产生了人与社会相互对象化的过程。
从生理感受到心理感受,从极富表现力的感觉器官的强烈感受中体会到的处于前认识状态中的“直觉”感,再到心理感受的过程中,纪录片作为一种视听语言,画面与声音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作为符号意指性的载体,图像被认为是一种“信息”。作为纪录片的某一帧图像,在完成信息传递任务的同时还具有意义的指向性,是社会共同认可的对某种图像的解读方式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某种意义的关联。因此某一图像除了作为信息载体的作用,图像本身也具有符号的意义。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反映北京奥运会七年筹备的北京奥运会官方影片《永恒之火》。片中从天安门到天坛、从一个运动员到另一个运动员,从高楼耸立的城市到川流不息的城市交通,从人文景观的展示,到运动项目的展示,再到关于城市的繁荣与生机,和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老百姓的展示,从软环境到硬件条件,都足以表明北京这个城市具有申办奥运会的能力。
纪录片《永恒之火》从景观类可以别区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城市景观三类。从提供讯息的角度,纪录片《永恒之火》的主要内容展现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的总体环境,尤其是软实力的推介。片中人文景观出现频次最高的依次为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坛、万里长城、红色大门、紫禁城、运动员、参与奥运的各类志愿者、体育场馆、万人空巷的市民健身运动、城市景观白日下的城市立交桥、夜间城市立交桥。提高人文景观的出现频率是为了充分展现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软实力。
纪录片《永恒之火》所展现的人文景观其影像本身的意义,便远远超越了提供讯息的意义范畴。从整体来看,重复性的出现类似于语言符号的强调功能,正如语言叙述过程中必须要有重点,以便观众能看到影片制作者希望被看到的东西。这些人文景观是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的“所指”。人文景观实际指向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城市文化四个维度,从而蕴涵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纪录片《永恒之火》带给我们表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影像信息的同时,却从符号学的角度将影片的意识形态涵义附加在影片的表象之上。
纪录片娱乐性审美感受是获得审美感受的的众多途径之一,将生理感受、心理感受、文化感受三个层面分开讨论,并不意味着三者之间处于非此即彼的状态。在审美实践中,三个层面的感受是相互作用的。
注释:
①聂欣如:《纪录片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②王志敏:《电影形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③凌珑:《略论美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版,第63页。
④[斯洛文尼亚]列维·克利夫特著,陈定家译:克罗齐和直觉美学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第13页。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责编:丁磊)
纪录片《肮脏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