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谈《大秧歌》对家国情怀的演绎

谈《大秧歌》对家国情怀的演绎

时间:2024-10-30 01:08:59

口张静

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等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大秧歌》于2015年10月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首播,播出期间,观众反响强烈,好评不断。该剧以山东海阳本地民俗“大秧歌”为切入点,以海猫的传奇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了胶东半岛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以及抗日战争中各路人物在处理家国关系上的种种表现,把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意识形象地演绎出来。

一、以大秧歌为隐喻,传达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意识

在电视剧《大秧歌》中,主人公海猫尚在娘胎时,就注定了其不被家族承认、要被家族从肉体上消灭的“天定命运”。在传统中国,家族是一个对内灌输其家族意识和家风传统、对个人实施保护和惩罚的势力。该剧中,吴、赵两家由于历史恩怨,祖宗规定不许通婚,私通生下孩子的,更要大人孩子一起沉海。

传统乡土社会中家族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你活我也活”的竞争关系。电视剧《大秧歌》中,吴、赵两姓家族世代以耕种打渔为生,由于鱼资源稀缺,两个家族为了竞争,一度水火不容,但经过周旋和协商,两家形成共识,即每年的正月十三通过斗秧歌比赛来取得当年的出海打渔权。剧中赵大橹是赵姓家族里的英雄,代表赵家同吴家斗秧歌。秧歌场面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两家人大唱秧歌歌,欢跳秧歌舞,斗得十分激烈,极具看点。秧歌在本剧中其实只是一个隐喻和文化符号,通过像秧歌这样的乡土文化载体,观众看到的是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和家族情怀。正是基于对家族的责任感,历代以来当民族面临危亡时,中国人都会踊跃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二、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演绎危亡时刻的家国情怀

儒家经典《孟子》中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种家国观主导下的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是古往今来许多文艺作品的主要内容,在这些作品中,一个家庭或家族的衰落往往暗示着整个民族命运的弱化。同样,国家的兴衰荣辱也直接影响着家庭和家族的兴亡,没有一个家族可以在国家的发展主流之外特立独行。这些文艺作品多以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为叙事背景,充分利用关键历史时期家国之间明显的荣辱正比例关系,把国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出来。

电视剧《大秧歌》不是纯粹的抗战剧,抗战只是故事的历史背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纠缠于家族世代恩怨的几大势力走出狭隘的内部纷争,认识到了真正的敌人。在该剧中,平日里争斗得你死我活、老死不相往来的几大势力—家族势力(吴家、赵家)、民间势力(家族、海盗),在面对日本侵略者侵犯虎头湾的关键时刻,抛弃恩怨纠葛,联合起来共同歼灭了日军势力。这种以民族利益为本的优秀文化传统,经历了战争的考验,与国家层面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基调相一致,从大历史角度看待这一阶段发生在虎头湾的事件,把抗战期间国人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激发了当代观众文化基因中的家国意识。

三、以虎头湾为舞台,以小见大抒发全民族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理念深入人心。“家是国的根本,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内化成信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了有识之士的共识和行动原则。家族是家的扩大化,与个人关系最紧密的是家族,家族成为连接个人与国家的桥梁,在家族氛围中,个人学会自律与他律,学会为维护家族荣誉而调整自我行为。而家族的繁衍之地如同一个国家的领土,是形成家族气质和家风的物理基础。美学家叶朗先生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必然融入人的生活的世界,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从而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貌。”因此,文艺作品都很注重地域的选取,创作者多会选择自己熟悉的、能把当地居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精髓形象深刻表现出来的地域社会。

电视剧《大秧歌》以胶东半岛海阳境内的虎头湾为故事演绎场所,这块土地有其区别于他乡的明显特色,大秧歌这一民俗文化便是其区域特色的典型代表。小小的虎头湾,正是当时中国乡土社会的缩影,在这里上演的家族恩怨和国族纷争,他处也在发生。中华民族的“忠孝节义”在这片土地上表现得更为震撼,尤其是在家族荣辱、民族危亡的关键历史节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否得到继承和发扬,亟需通过国民的应对行为验证。该剧导演曾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他选择虎头湾的初衷,他说:“我第一次把笔墨放在一个镇子上,戏中的虎头湾虽然小,但是展现的故事和精神代表整个胶东。胶东虽大,但是没有国家大。之所以在胶东有这样的故事,那是因为国家正在危难之际,因为有整个大的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放在那里,所以才会有大秧歌的故事在胶东虎头湾发生。”电视剧借助虎头湾的特色—大秧歌,让剧中人物在一个充满文化象征意味的舞台上展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恨情仇,让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故事去感动满怀乡愁的现代人。

四、以小人物海猫为主角,让家国情怀接地气

近年来的一些历史题材电视剧,尤其是抗战剧,习惯于用宏大的、自上而下的思路来讲述“中国故事”,其主人公要么是居于运动或革命上层的英雄,要么是由底层冒出来的高大全领袖,致使故事陷入中日对抗的单一叙事模式,让观众看不到主人公在革命或运动之外的多层面形象。电视剧《大秧歌》以一个被家族“追杀”的年轻人海猫为主人公,通过其寻亲、与家族周旋、抗争到加入抗日战争的时代洪流中,成长为一名英勇杀敌的抗日战士来表达家国情怀。剧中刚开始,观众会发现海猫只是一个寻亲迫切的年轻人,他有他的爱恨情仇和弱点。随着历史的演进,海猫卷入了抗日的时代洪流中。电视剧通过对海猫在抗日战争中茁壮成长的描写,对林家耀、苏菲娜、赵大橹等人物牺牲场面的呈现,对县长、吴乾坤等人物的渲染,把普通中国人的家族意识升华为家国意识的心路历程用血和泪表现出来,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价值观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电视剧抛弃了以真实历史大人物和虚构大人物做主人公的老旧套路,从一个小镇子里的众生入手,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使电视剧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同类型电视剧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实践经验。

总之,电视剧《大秧歌》通过平民英雄表现家国情怀,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时代气质。剧本低调朴素却又厚重无比,其史诗般的品质和深远的精神内涵使该剧从众多传奇剧中脱颖而出,成为难得的电视剧精品。

(作者单位: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责编:马莉莎)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