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24-10-30 11:34:31

地域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体系中具备丰富文化品格的一种样式,蕴涵着深厚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底蕴,对记录一个地域的文化发展、历史变迁,宣传地域形象,增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媒介融合形势下,我国纪录片对外传播应当如何发展,对于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一、“走出去”的黑龙江地域纪录片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疆,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从江河、山林到民俗传统、历史沿革、生态农业资源,黑龙江地域纪录片在传播内容上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征和审美特色。然而,由于受拍摄作品数量、质量以及宣传渠道的限制,目前,能够真正“走出去”的黑龙江地域纪录片并不多。

1992年,中央电视台对外中心专题部制作的表现黑龙江鄂伦春族人生存状况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成为第一部“走出去”的黑龙江纪录片。该片记录的是鄂伦春族人敬畏自然的传统生活方式: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62岁的孟金福和妻子丁桂琴常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深林中,坚持着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狩猎、祭拜山神、制作桦皮船、参加葬礼等等,对天地万物、自然生灵怀有最虔诚的敬畏。完整、连续、真实的叙事细节与丰富、具有意境的画面语言使得《最后的山神》这部作品时至今日仍然是国产纪录片中的经典,让国外的评委和观众看到了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传播价值和意义。

2004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与我国合作制作了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介绍了中国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历史。其中第四集《风雪塞外》用半集的体量介绍了赫哲族人捕鱼、东北虎保护以及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妇女驯养驯鹿等极具黑龙江地域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富有魅力的文化使黑龙江成为东北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也使得该片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2010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历时一年时间在黑龙江地区拍摄制作完成的纪录片《龙江行》,以大气魄、大手笔展示了黑龙江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以及开发建设成就,是一部全面记录黑龙江地区风土人文的影像志。该片在11个地市数百个旅游景区取景,在凤凰卫视欧洲台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海外首播仪式上,中国驻英公使秦刚称赞《龙江行》“敲开了欧洲的大门”。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掀起了纪录片行业的热潮,首轮发行就打破了我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高单季记录。《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探讨中国人与美食关系的纪录片,片中对黑龙江小麦、水稻、大豆的种植情况,黑龙江特色美食如酸菜、贴饼子的制作过程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美食背后有关人的生存故事和民俗、文化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黑龙江的地域文化。

总体而言,黑龙江地域纪录片虽然不乏优秀作品,但由于缺乏国际传播理念,仍停留在“墙内开花墙内香”的阶段,这也是中国绝大部分地域纪录片的通病。

二、经验:特色资源、奇观呈现

黑龙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天然的生态系统,带有东北亚寒地特征,这里的森林、山岭、江河、湖泊成为黑龙江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记录主体,而其丰富多样的生态特征也是黑龙江地域纪录片区别于其他地区纪录片的传播内容。因此,纪录片中传递出的黑龙江文化也是山林文化与江河文化的结合体,经常能够见到展现人和动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如《最后的山神》将镜头聚焦于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老人的山林狩猎生活;《龙之江》沿黑龙江走向,多层面展示了黑龙江流域的水文化、冰雪文化、建设文化;《圣洁的原野》中,人们利用兴凯湖周边的水土资源进行现代化农业耕作的事例;《美丽中国》中对于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保护湿地鸟类的描述等。

黑龙江丰富的原生态资源是其地域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亮点,奇观化的呈现也是传播中容易被接受的原因之一。《美丽中国》中提到的赫哲人在冰封的冰面上利用经验捕鱼,两三吨的渔网要深入到冰层之下,“鱼把头”隔着冰面仅凭经验就能判断出下网的位置,靠马匹拉动绳索,让几千公斤的鱼相继出水,这段奇观化的影像也同样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以及台湾摄制的纪录片《神秘的东亚生态探索系列之黑龙江》中,成为纪录片各自的点睛之笔。《最后的山神》中,鄂伦春族人的生活方式—在冰天雪地的山林中搭帐篷、猎杀野猪、祭祀山神、制作桦皮船等,都是距离现代都市生活非常远的奇观化民俗,类似的内容也出现在《十八站》、《秘境中的兴安岭》中,成为黑龙江地域纪录片吸引国内外视线的重要看点。

三、不足:类型单一,缺乏国际化表达

尽管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类型还有很多,历史文化类、自然科技类、文献类等不一而足,其中的艺术精品也不在少数,如反映黑龙江近现代历史的文献类纪录片《大庆魂》、《大庆风雨路》、《日本化学战》、《日本细菌战》,描绘黑龙江现代农业生态资源的《圣洁的原野》等。但这些纪录片都没有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因此也影响了国外观众对黑龙江地域文化和精神的理解,给他们形成一种片面的印象。

黑龙江省除了传统的山水资源外,现代生态农业资源若能得到挖掘和国际化表达,将成为提升黑龙江地域形象的传播点,《圣洁的原野》就是此类纪录片的翘楚。该片摄制组历时3年,行程数万公里,全景式展现了黑龙江的自然生态和农业生态图景,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黑龙江和北大荒。同时,该片又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这种现代农业理念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正是目前黑龙江地域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所缺少的。

此外,反映黑龙江历史文化、移民文化、多民族融合的纪录片数量偏少,目前“走出去”的纪录片只有一部《龙江行》,该片对黑龙江版图的形成和变迁,以及赫哲族、肃慎族、女真民族、流人、移民、渤海国、金朝等人文文化所做的历史性回顾,展现了黑龙江地区从远古时期到今天,自然地理和人类生存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除了类型单一、创作数量不足之外,缺少国际化表达也成为黑龙江地域纪录片发展的瓶颈。一部分国产地域纪录片过于偏重知识性和对一个地区的形象描绘,宣教意味浓厚,却忽视了纪录片的艺术性和人文性,这成为地域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缺陷。

全球化的市场需求督促中国纪录片制作者们在进行创作时,要在表达方式上去迎合国际大众的审美,就是用“世界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重故事性,重真、善、美的传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降低纪录片中东方文化的一些晦涩感,从传统的中国符号中寻找与国际文化的共通点,使民族的真正成为世界的。

四、以“他者”视角寻找地域文化新看点

新的全球化形势之下,应制作出什么样的地域纪录片,这在许多学者和创作者眼中是一个重要命题。“他者”视角就是使用另一方视角来厘清思路,找到国际化表达的新思维。

首先,是“他者”之眼—人文精神的探讨。学者段善策在《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镜头与剪辑特点探微》一文中认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从人文视角解读地理,将历史、考古、建筑、天文、动植物、现代生活、民族民俗与地域相勾连,令观众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时间的力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①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注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讨,用西方的标准对照我国的地域纪录片其实可以找到值得借鉴的创作思路。而实际上,综观近些年我国纪录片传播的优秀范例,从《美丽中国》到《舌尖上的中国》都无不在深入探讨中国文化深处人与自然的属性。

其次,是借“他者”之手—高超的影像记录方式。西方人文纪录片在美学追求方面越来越精益求精,高超的拍摄技术、丰富的镜头语言、精巧的剪辑技法、优美的音乐处理、富有意味的解说词都是保证纪录片优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他者”之手,采用合拍的方式,有时候能让地域纪录片呈现出别样的美感。《美丽中国》就是中方和英国广播公司制作团队合作的成功案例,这次合作巧妙地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重新编码和制作,既深刻探讨了中国文化,又融入了细腻、唯美的纪实表现手法,有利于消除文化隔膜,解决文化传播中高低语境的问题。

另外,在大众传媒发展迅速、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打破媒体之间的壁垒,实现跨媒体的传播,也是地域纪录片能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关键点。加强新媒体的宣传、开发制作纪录片的衍生品,拓宽纪录片的网络播放渠道,开发微型纪录片、纪录电影等多种产品,也是地域纪录片实现自身发展的途径。

基金项目:2015年黑龙江省哲学社科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黑龙江题材纪录片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XWC03

注释:

①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作者于洁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仲呈祥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责编:倪啸)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