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从《青年霍元甲》热播看中国电视剧的行业精神

从《青年霍元甲》热播看中国电视剧的行业精神

时间:2024-10-30 11:31:00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产业发展迅猛,资本的逐利本性使行业进入“战国时代”:原创电视剧数量繁荣的同时,“大IP”、“高片酬”、“小鲜肉”、“成品时间过短”、“有高原,没高峰”等乱象丛生,令不少创作者“痛心疾首”。近日,由浙江东阳星座魔山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青年霍元甲》热播,为乱象丛生的行业提供了“破题”新方法。

“以真功夫为核心、霍元甲奋斗历程为载体,呼唤爱国情怀”的优秀功夫题材电视剧《青年霍元甲》,以全新视角诠释了青年霍元甲的“逆袭”之旅,以质朴平实的技巧另辟蹊径,用“真功夫”扛起一部剧,创造了2017年开年大剧收视第一、全网收视破三的佳绩。

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以及自身的多重理性文化价值,为该剧的出现并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提供了充分依据。剧中,迷踪拳功夫文化的传承者霍父,信奉不主动出手、不欺负弱者的武者道义,坚守和秉承的儒家传统伦理文化价值观鲜明而突出。这对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责问与纠正。

《青年霍元甲》凝结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强烈期望大国崛起的呼吁和隽永的人文情结,紧扣观众心理和文化诉求,引发了大众对功夫文化的重新审视。该剧“羸弱的霍元甲,站起来!”的定位,与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内涵不谋而合。当今中国在国际地位虽雄起,可是列强仍虎视眈眈,边缘政治局势箭拔弩张。青年霍元甲代表着新一代青春热血精神的召唤,也是民族的魂魄。该剧既表现了时代精神,又兼顾了文化传承的使命,以自觉追求艺术性和思想深度为特点和旨归。

《青年霍元甲》匡正了“功夫”的核心概念,明确“功夫”是指武术、武功本身,而不是表演与特技制作。在实践中,“新功夫剧”与以往武侠剧本质上的不同,就在于以真实功夫的展现取代前者的“表演”。此外,都晓导演借鉴了香港动作片风格中的建构性剪辑这一重要技巧。根据波德维尔的解释,建构性剪辑指的是“将一个动作分解成许多碎片,每一碎片都以独立的镜头呈现,然后观影者从这些细节中,将片段建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动作片中,建构性剪辑这一看似与表现真实的打斗相违背的信条被创作者广泛采纳,并以此建立自己的风格,胡金铨便是最典型的代表。时至上世纪70年代末,即使以展示打斗过程全貌为看点的功夫喜剧,在处理动作场面时,仍在用建构性剪辑这一技巧制造特定的艺术效果。

都晓导演曾经创造收视奇迹的《少林寺传奇》系列首开先河,突出真功夫为“一剧之本”,回避了宏大的叙事法则,合理地减少了悬疑戏与感情戏。此次《青年霍元甲》将特征鲜明的“新功夫剧”理念再次推向巅峰。有别于当下过分依赖电视化所营造的高科技手段,演员即使不会功夫也能够在屏幕上呼风唤雨,“新功夫剧”立足于现实,用真功夫挂帅,重点描写功夫人的力量与意志,以及惩恶扬善的道德风貌,撇开了对宿命的敬畏及对某些神秘自然力的盲目崇拜,以此祛除了武侠题材作品中的奇幻色彩。

在西方国家对动作片的数字特技制作投入日益走高的背景下,都晓导演开创的中国特色“功夫剧”,带着一种民族文化的体温,呈现出质朴而雄劲的中华力量;热血的爱国情怀和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浑然天成,呈现出雄浑凝重、壮丽绚烂的史诗风格,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青年霍元甲》的热播符合当今大众文化的潮流、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迎合了厘清方向、守稳底线、把握中心的电视剧行业新思路,填补了当前文化市场对中国武功文化宣扬的缺失,彰显了务实的功夫剧创作初心。

(责编:莎莎)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