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16年4月,接到选题后,我做了大量的文案,并拟好采访提纲、拍摄计划。但负责联络的同事说,夏老不愿接受采访,表示已经退休多年,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我没有放弃,找来夏老电话,多次和他沟通,并把系列片中之前已经完成的其他荆楚社科名家的片子寄给他看,告诉他,节目基调是平实客观的,侧重人文、历史的观照。
5月的最后一天,夏老终于同意接受采访,可只给半个小时的时间。怀着一份忐忑,我们摄制组如约来到夏老家(我们带了设备,但不敢带进夏老的家)。在客厅坐下后,我们和夏老开怀畅聊。因为事前阅读过大量关于夏老的资料,也搜集了许多著名学者及媒体对他的评价,甚至对他的著作进行了核心观点摘要。当夏老听到我们居然熟稔他著作中的精彩段落,说得出钱学森等人对他的评价时,非常激动,一下打开话匣子,兴趣盎然说起他的学术观点、文革中受到批判时的困惑、在劳动改造期间怎样逃进棉花地里看书等。一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夏老并没有要结束谈话的意思,他走进书房,拿出当年的珍贵信件、他的书法作品集、钢笔画画册送给我们。一看气氛这么好,我乘机提出采访拍摄的请求,夏老爽快地答应了,还风趣地问:你们的机器呢?没机器我们怎么拍?我们赶紧回答:“机器在车里,没征得您的同意我们不敢拿呀。”夏老爽快地笑起来,那笑声,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近4个小时的采访,拉近了我们与夏老的情感,进一步理清了夏老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方向,为下一阶段的拍摄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次采访,我的体会是,编导一定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在接触采访对象前要做足准备工作,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联络,没有深入研读采访对象的著作,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拍摄不可能顺利。
二、拍摄:挖掘细节,跟踪拍摄
细节是人物纪录片的亮点。真实的细节能够再现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每次采访拍摄中,我们都特别注重发现和挖掘细节。
1.情感的引爆点:夏老和夫人的爱情。再次联系夏老,已是一周后,得知夏老夫妇即将去北戴河疗养。我们决定赶在夏老夫妇出发前,完成家中场景的拍摄。这次主要拍摄夏老写字、画画、看书等镜头。让人惊喜的是,之前一直不愿意面对我们镜头的夏老夫人万老师,不仅接受了采访,还讲述了夏老和她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使我们得以拍摄出鲜活的画面。
上次的拍摄让我们了解了夏振坤的学术方向和学术成就,这一次的拍摄就让我们了解和记录到一个学者的情感。这样一来,这个人物就立体丰满、有血有肉有魂了。
2.细节的呈现:纪录片开场的确定。7月初,夏老这集的文稿出来后,编导团队觉得开篇就进入“中部崛起”内容有点生硬和突兀,显得大而空。思考之后,我提出来:能不能从夏老玩微信的细节开场,因为有关拍摄事宜,我一直是和夏老用微信沟通的。虽然现在老年人用微信不稀奇,可一位89岁的老人玩微信还是挺新潮的。编导团队非常赞同这个提议,认为这真正体现了夏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这两次深入采访,我体会到纪录片制作挖掘细节的重要。编导在采访过程中如果注意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情感互动,激发采访对象内心的声音,就能捕捉到最有价值、最能体现真情实感的重要细节。
三、结构:传奇经历,红线串珠
夏老的学术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28年到1952年,夏老经历了多灾多难的旧中国和新中国的诞生,在大学里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二是1953年到1983年,夏老研究生毕业到文革结束,他虽多次被下放农村,但仍提出了“三维农业”结构模式和12类具体的农业发展模式;三是1984年至1996年,夏老面临工作的选择,在湖北省科委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之间,他选择了相对清贫,但可以安心做学问的社科院,历任副院长、院长之职,这期间,他将发展经济学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
夏老学术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折射出我国当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也成为我们构建全片的重要线索和结构性框架。
第一阶段是夏老学术选择的现实根源。我们选取了几个重要节点(夏老的出生、中学、大学、入党、恋爱),概述了夏老第一个重要人生阶段。用夏老的话说就是,“我来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出身贫寒,童年丧父,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我自幼就萌生了救国兴邦的强烈企望。”
第二阶段是夏老构建农业经济理论的关键时期。我们重点选取了夏老的下放生活和农场实践,因为这两个重要经历为他重构和创新农业发展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他提出的“三维农业”结构模式和12类具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提出的“农工商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等观点,直到今天对于中国农村的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夏老豁达乐观,对长达8年的下放生活,他轻描淡写,甚至津津乐道于他在田间地头看书以及和农民朋友纯朴的交往。我们在纪录片中概述了夏老及其家人所经历的磨难,重点选取了夏老面对镜头描述这段经历时的感慨和对农民对农村的深厚情感,揭示下放生活和农场实践使得他对农村的落后和贫穷有了更新的认识。
1967年,夏老一家结束下放生涯后,来到华中农学院教学农场工作近16年。在负责农场工作期间,他将自己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付诸行动,把华中农学院的教学农场做到全国同行业第一,赢利20多万。重要事件和重点细节的选取,在书写夏老的传奇人生和结构纪录片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阶段是夏老在湖北省社科院专心从事学术工作的黄金岁月。1986年,夏老推动张培刚先生1945年用英文写的《农业与工业化》出了中文版,从此开始转向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在这一阶段,我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细节表现其学术成就和个性魅力。夏老在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引起社会关注,80年代初,农业部部长何康亲自登门拜访,并向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举荐他,开启了夏老学术生涯的又一扇门。1986年,作为湖北省财经领导小组成员,他在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首倡“中部崛起”主张,如今“中部崛起”已经从地方经济发展策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推动出版张培刚先生的著作过程中,他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使命担当,相继出版了《发展经济学概论》《时代潮流中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多位视角》等发展经济学著作。1999年,湖北日报曾整篇报道过湖北研究发展经济学的三位重量级学者—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培刚、武汉大学的谭崇台和湖北省社科院的夏振坤,认为张培刚是发展经济学的创立者,谭崇台是播种者,夏振坤则是创新人,称他们为“湖北三剑客”。说起这段历史,夏老显得很兴奋,但也非常谦虚,他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而自己只是个“杂家”。这些重要的细节都成为结构纪录片、塑造夏老形象的重要闪光点。
夏老学术人生的这三个最重要阶段,勾连起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凸显了该片人物命运与时代潮流相结合的逻辑结构,其中“红线串珠”的结构模式使得全片结构紧凑、亮点突出、人物立体。
四、影像:声画结合,彰显情怀
我们试图通过声画系统呈现一个卸下“名家”光环、平和质朴却令人肃然起敬的夏老。为还原夏老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我们在开篇选择了他和夫人一边看微信,一边讨论怎么洗葡萄的细节,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一下子拉近了一个名人与观众的距离。为表现其被下放农村仍坚持学习的劲头,我们专门去旧货市场买来了如当年的草帽、农具,在正午的阳光下,以光影的造型、酷热的氛围再现其困境中奋发学习的精神。在表现其学术成就时,为了将看起来艰深难解的专业术语便于理解,夏老把“三维农业模式”画出来,边画边讲。经过和摄像反复沟通,我们拍了三次,一次是画,一次是说,一次是边画边说,这样一来大、中、特景全有了。既刻画了人物,也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吸引力。
北戴河拍摄的海边一组夕阳西下的镜头,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画面不仅唯美,还反映出夏老夫妇风雨60多年的夫妻情。为了这组镜头,我们在火车上就开始设计方案,到了后,我们天天去海边选点。最终选择好拍摄的时间、地点。画面中,夕阳余晖映照着两位牵手前行的老人,情境十分感人。“沙湖一见慕生平,风雨无猜并髻行,历尽劫波方惜爱,黄昏相伴更多情。”这是夏老纪念钻石婚时送给老伴的一首诗,此情此景,配上这首诗,全片的情绪达到高潮。
拍摄夏老这集纪录片的过程就是“与一种崇高不期而遇”的机缘,在这个过程中,夏振坤先生的故事和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不仅收获了专业上的成果,更提升了心灵境界,思想得到了洗礼。
(作者龚群单位:湖北大学宣传部;王昱然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责编:王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