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原创励志挑战节目《挑战不可能》,继2015年首播后,节目第三季又于2017年11月在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段播出。《挑战不可能》能先后成功播出三季,并且做到季季精彩,靠的不是“重复自我”,而是通过“求新求变、突破自我”不断升级,从而给观众带来新的收视体验。《挑战不可能》节目先后获得多项荣誉,节目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16年获得第53届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颁发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大奖”,这些荣誉说明《挑战不可能》的原创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中国原创综艺开始走出国门。节目通过展现普通中国人身上的“无限可能”,讲述我国各行各业挑战“不可能”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勇于创新、勇于挑战”的新时代中国精神,打造了一档标杆性的综艺节目。
一、走出“猎奇”与“比拼”传统,体现人文关怀
近年,竞技类综艺节目异常火爆,观众目不暇接。先后涌现出《想挑战吗》《谁是英雄》《功夫之星》《极限挑战》等深受观众欢迎的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以运动、技能等为比拼内容,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娱乐休闲需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选手和嘉宾的“明星梦”,节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挑战不可能》尽管仍以普通人的超级技艺为展示内容,但不再以“比拼”的方式“造星”,而是通过节目向观众展现这些普通人在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可贵精神和感人故事。这些技能也往往是选手嘉宾从工作和生活的某个点入手,是他们为超越工作和生活的庸常而进行的挑战。比如,第一季节目中来自吉林松原公安局的女神探,她在长期的侦探生涯中练就了“足迹识人”的本事,在节目现场她通过脚印就能在30个人中准确找到目标人。消防战士李海峰被称为“电锯英雄”,他在现场展示了他的超级本领,即在“毫厘之间”用无齿锯把铁丝迅速切断,但灯泡却不受损。在第二季中,厦门的警犬训练专家李维福带着他的警犬“草根儿”对已经稀释2000万亿倍的样本血液进行嗅探,并能从15辆目标汽车中找出目标血液。第三季中,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登上节目舞台,他们为观众展示了“一百步正步走和一百步齐步走”的“精准毫厘”升旗任务。三季节目中的选手大都来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造了一个个“不可能”,他们展现给观众的不仅是普通人对极限的超越,更是一种在工作中追求极致、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挑战不可能》的价值导向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倡导普通人在精神上追求极限和极致,挑战平庸和平凡。因此,节目并没有把那些成功的挑战者塑造成英雄和偶像,而是使之成为大众的榜样。在这种价值导向下,节目并不是一味地选择能够“百分百”挑战完胜的人,节目中总会有一些选手达不到“完美”呈现。比如,因帮助队友而不慎致残的选手夏伯渝老先生,再次挑战珠峰时,却在接近胜利时选择了返回。按照规则,他是挑战失败者,但观众却在他身上看到了“挑战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结果”,这也正是《挑战不可能》的节目宗旨。不以刻板的成绩和数字来衡量选手,充分体现了节目的人文关怀。
二、以素人为主角,关注普通群体中的“明星”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其文化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普通大众,但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往往有精英意识,很多节目是让大众消费精英群体的故事、价值观念。以真人秀节目为例,大多节目邀请的嘉宾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为观众熟悉,也被观众崇拜。近年来,随着电视业内竞争的加剧和新媒体的兴起,电视节目的精英导向不再一统天下,观众从各类媒体上看到了众多草根文化中“有意思”“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这也改变了大众“围着精英转”的文化消费传统和习惯。在这种电视文化背景下,真人秀节目以明星为主要嘉宾的传统已不再能继续吸引观众的目光。由此,以纯素人为主角的大型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在明星真人秀四面夹击的环境下脱颖而出,成功播出三季,且每季都有新看点,观众群体不断扩大。这些可喜的成绩表明,素人真人秀同样能为观众带来休闲娱乐和文化熏陶,素人嘉宾是真人秀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一档聚焦于“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真人秀节目,《挑战不可能》让素人真人秀更加精彩。在节目的创意阶段,《挑战不可能》编创团队就主动把视角对准普通大众,以期从普通人群中挖掘让人惊讶的技能、寻找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节目的核心理念就是展现普通人超越极限、挑战不可能的超级技艺及其背后的故事。正如央视一套副总监许文广所说:“节目里的每一位挑战者都是现实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但他们却能够勇敢地突破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成就,让平凡生命极致绽放。”前后三季,有多位素人挑战者在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热议,比如“足迹识人”的侦探董艳珍、用声音辨别事物的盲人陈燕、双腿截肢的登山家夏伯渝老先生,等等。
这些平凡人身上蕴藏的非凡力量和宝贵精神,让《挑战不可能》从第一季起就摆脱了传统挑战类节目的“炫技”套路,专注于展现平凡人超越平凡的毅力和勇气,而这些平凡人才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的真正代表。
三、《挑战不可能》的升级之路: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大多数真人秀节目播出一季或两季就消声匿迹的综艺环境下,《挑战不可能》在三年的时间里成功播出三季,并且每一季都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这说明节目走的是一条不断升级和优化的“季播”道路。节目的升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选手的不断“优化”。节目第一季共有五十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难度对选手的要求很高;第二季则调整了第一季相对苛刻的标准,注重挖掘普通人的非凡技能,这些选手和项目更有标志性,更接近“中国制造”和“大国工匠”等国家宣传的要求,因此展示的大都是各行各业中的卓越技能,让观众更有认同感;节目第三季延续了第二季“行业选手”的标准,但创新了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方式,把焦点聚集年轻一代,意在挖掘和打造“青年偶像”,从而给年轻观众带来更多启发和教育,让中老年观众对年轻一代刮目相看。
其次,不断突出节目的“中国特色”。与第一季强调人类“超越自身,挖掘潜能”的主题相比,第二季更加注重选手的人物塑造和价值内核的挖掘,着力挖掘选手身上的中国特色,同时在一些涉外项目中加入中国元素,竭力讲好中国故事。节目第三季还融入了能代表我国新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的相关项目,并提出“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的节目制作理念。此外,第三季增加了很多表现“中国骄傲”的新元素,比如展现我国高端科技、工匠精神和伟大成就的挑战项目,比如在挑战背景中加入珠港澳大桥、传统古建筑、复兴号等极具特色的标志性中国元素,给观众带来浓郁的“中国味道”。
第三,打破时空局限,把《挑战不可能》办成一档国际性节目。一方面,为保证节目有更好的呈现效果,使挑战项目不因空间受限,节目走出“室内演播”的传统,采取室内与户外结合的多元呈现方式,为超越“不可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演舞台。另一方面,“打开国门”办节目,不断升级节目的国际化,既在选手的选择和节目的制作上表现出国际视野,在电视语言的表达上也更加国际化。比如第二季放眼全球,向全世界征集顶尖选手,由此招来了蒙古国的“千里眼”夫妻挑战我国选手,而来自美国的篮球小神童与来自伊朗的体操小神童们更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才艺挑战内容。这种开放的视野和国际化表达,有利于节目的全球传播。
最后,在新时代背景下,节目不断探索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和模式。追踪节目前后三季所走的路径,观众不难发现,节目第一季注重讲述挑战者个人超越平凡的故事,到了第二季、第三季,节目一方面继续讲好这些挑战者背后超越自我的个人故事,另一方面更注重挖掘挑战者们所代表的中国形象,意在通过这些挑战者向全世界讲述正在中国发生的无数感人故事。节目没有表现出浓郁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更多的是把个人的挑战故事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让中外观众从挑战者身上看到了一个国家走向未来的梦想和希望。第二季、第三季中大多数挑战者的超级技艺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是他们在工作中追求极致的结果,挑战者身上所展现的工作责任感和满腔热情,正是中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有力保证。
基金项目:2016年度重庆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重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PY34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责编: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