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新中国地图社为全国的小学生编制了一本《新华小学地图》(中华书局1953年版),一次发行15万册。其中有两幅关于北京的图画,一幅是《北京附近鸟瞰》,另一幅是《未来的北京城》。在鸟瞰图中,除城内主要街道建筑和凸字形的北京城轮廓外,还标有城外元大都古城墙遗迹(今天的成年人恐怕也不见得知道元大都古城墙的位置)、东西两郊的“新市区”以及通向各方的交通路线。在《未来的北京城》一图中,画的是城墙公园的设想(这应该是梁思成的设想),城墙上面有游人,城墙两侧绿树成荫,护城河中有小船,北京城几乎尽在绿荫的覆盖之下。地图册的编辑者显然要用这两幅实物图,来引导全国小学生对于北京城的想象。编辑的这种做法,既在孩子心中植下了对祖国首都的格外关怀,同时也示范了一种对首都的理解方式,即在过去——今天——未来的进程中来理解北京。过去、今天、未来,就是北京城的光荣与梦想。
北京城的光荣,是一个很老的话题。自七百多年以前,北京成为全国的都城,他便开始享受崇敬了。“天地之所合,四时之所交,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和”,“建极以驭八埏,若辰枢之运乎中央,而二十八舍、十二分野,俱为之环拱也”。王朝时代的文人对北京城的称颂,超越了人文世界的范畴,而动用了他们全部的天文知识。他们认为京师之尊,应如宇宙般永恒。
宇宙是永恒的,而现实的人类世界却曾经沧桑巨变。作为人文(而不是天文)的北京城,几次在疮痍之中振兴崛起,古城的真正光荣在于此。在人文意义上,北京城蕴涵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不同时代的品味与追求,其文化景观的层次之丰富,举世无双。所以人称:游览北京,等于阅读半部中国历史。
北京城在中华世界的重要地位,得益于其富有挑战性的人文地理位置。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环绕北京。古人云:北京城“负重山,面平陆”,具“奥衍之利”。自然的“重山”与“平陆”,在人文活动的标尺衡量下,呈现出守蓄(奥)与发展(衍)的双重机会。高原与平原,养育了不同的文化集团,北京又是不同的民族文化集团彼此挑战、应战的前沿。战马与耕牛在这里频频相遇,无论是北上的使节,还是南下的可汗,无不怀抱挑战、应战的决心。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一帆风顺于文明有百弊而无一利,反之,挑战与迎战却能推动文明的发展。北京城在历史中承受的挑战、应战最为剧烈,其结果,则融合为内涵最为丰富的文明的代表城市。
现在,时代已然更新,人文世界的挑战地带与挑战内容不断变换。作为都城,北京的职责仍然是率领国人在更大空间内接受新时代的各种挑战。在每一个历史关头,国人的目光总是率先投向都城。都城的光荣,首先是其职责的履行。
“都城之中,京兆之民十得一二……四方之民十得六七”(朱彝尊),都城总是全国人民的。都城的文化素质、生活方式、建设景观,均取人才、物材于全国各地。在这一意义上,老北京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光荣。但无论是谁,在成为新北京人以后,肩上都添加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之重,却不仅仅是为了北京,而是面向全国的服务精神。海纳百川,这也是都城在人文世界中的重大功能与职责。
当年使用《新华小学地图》的儿童们早已年过半百,他们或许已经忘记了图集中的北京画图,也忘记了未曾实现的修建城墙公园的设想。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历程中,他们一步步看到了北京城代表全中国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和积累起来的经验成就。北京的光荣不是一堆漂亮的辞藻或几支颂歌,北京的梦想也不可能是一幅简单的彩色图画。还是汤因比那句话,一帆风顺于文明有百弊而无一利。北京城光荣与梦想的保障并不是京师的特权,也不该是最高权力的辉映,而只能是在时代最艰巨的挑战中,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拨正船头,迈出开拓性的第一步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