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藏爱 一个诞生在藏地的传奇爱情故事

藏爱 一个诞生在藏地的传奇爱情故事

时间:2024-10-29 07:10:49

《藏爱》电影拉萨首映礼这天,电影院的放映大厅内座无虚席。明明坐满了人,却一下子全都安静下来,人们把热切的目光投到同一个地方:在放映厅前方,导演张怒涛带着电影主创团队现身在电影院,首次对外界娓娓讲述这部电影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藏爱,讲述的是三个女人千里寻夫的波澜起伏。平淡的细节之中,却隐藏着巨大的张力。“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去阿里的路途遥远而艰苦,三个女人却不顾一切要到丈夫身边去,历经重重波折。我通过采访得知这些故事,特别感动,觉得这很适合拍成电影,于是就有了这个剧本和今天的影片呈现。”张怒涛导演告诉记者。

在藏地题材成为热门IP的今天,人们喜欢追逐西藏的绚丽风光与独特神秘的人文,但《藏爱》这部电影,却一反大众焦点,把目光放在探索路途之中。“这不仅仅是展现去阿里的路途之真实,也是探索这三个女人内心之路的变化。看似她们为了心爱的男人而上路,但最终,她们都在路上收获了自我的成长与充盈。”导演张怒涛说。

小镇男生的华丽转型

《藏爱》电影导演张怒涛出生在一个不知名的江西小镇,他毫不例外地有着平凡的童年。跟小伙伴们一起掏鸟蛋,到溪流之中抓鱼,到网吧打游戏到昏天暗地。直到他发现有录像厅这种玩意儿,他的世界从此被推开来了一扇新的大门。

录像厅内播放的影片其实很单调乏味,武侠与色情,港台片互换,但又不乏探索人内心世界的动人片段。他常常窝在录像厅内,几个小时之内,被牢牢钉在原地似的,挪不动脚步。那时候,他未必料到有朝一日,人们会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由他导演的电影,也并未料到,有一天,他会从此走上电影之路,只是在年少懵懂之际,他强烈感受到了影片的魅力,这种吸引之光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影片之内哭泣或歌唱,而他在影片之外,为之落泪或微笑,感伤,情绪随之起伏,逐渐的,看电影,成了这个小镇少年最美好的向往。

此时,环绕在他身边的同龄人,依旧是懵懂无知又一腔热血的少年。他就像一个坠入初恋的少年,心心念念只有心中的美人,一颦一笑,都牵动心怀,对其他事情,再无更多的兴趣。而这,恰恰让他踏上了不一样的路途。多年以后,他回想起来,庆幸自己早早就对电影暗许芳心,即使历经许多曲折后才走上电影之路,但这份初心,让他避免了走诸多弯路或误入歧途,从此,他与身边的少年,就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他安心念书,考到高分就奖励自己看一场电影,如此以往,他的成绩一路上扬,最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他的父母喜极而泣,毕竟,考上清华的小镇青年永远都是小镇的荣耀。但清华毕业之后,他最终依然选择了电影。这个他自年少时的美梦,依然在召唤他,让他无法割舍。

初次揭开藏地电影密码

西藏,绚丽又独特,却又难以触碰。“我不想只是简单拍风光或人文,我想抓住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发生在藏地的爱情。”张怒涛说,他为此四处寻找好故事,他放弃虚构的爱情故事,而只想要一个真实的故事,曾经发生过的,让人震撼的,如同纪实通讯一样的故事。

终于,他找到了三个女人寻夫的真实经历。他欣喜若狂地找到这三个主人公,那是在交通不便的20世纪80年代,三个女人离奇一般的遭遇以及坚韧不拔的寻夫决心让他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决定,要把这个故事放到大屏幕上去。把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用真实的背景重现,毫无疑问困难重重。《藏爱》,讲述的不仅仅是爱情,更是女子的坚韧与执着。这种执着,与他对电影的执着十分相似,每个故事背后讲述的,其实都是自己。不畏艰难,一步步靠近心中所爱。

他的电影剧本通过审批之后,他深入阿里腹地,奔走取景,极其劳累。有一回,他爬到一个山丘之巅,又累又困,直接睡着了。当他醒过来之际,发现一只秃鹫安静地蹲在对面,看着他。对视几秒之后,秃鹫呼地展翅飞走了。于是,他把这个镜头放进了《藏爱》这部电影之中。对他而言,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拷问。“人在疲倦之极或濒临死亡的时候,秃鹫是一个感叹号,逼着人审视自我。我觉得安排这个镜头,是有一种隐喻在此的。”张怒涛回忆说。

为了重现真实的80年代的阿里场景,他拍片时尽量往原始腹地走。“难免会有一些惊险的时候。比如我到了结冰的湖面,要拍大车从冰面驶过的场景,就必须让演员开车从湖上过,冰面发出碎裂的声响是完全真实的,我们也把心悬在嗓子眼,但这种场景一定要拍。”因为在海拔最高的阿里,他对演员素质要求非常高。“选拔演员的时候,必须要适应高原气候,在高原拍过戏没身体问题的演员,先要符合这一点,才能谈其他。”张怒涛说。他想得很周全,毕竟,在平均海拔近五千米的高原,身体素质若无法过关,其他都是空谈。但即使如此,女主角依然坦言:“拍戏的时候,反复地跑那场戏,我直接跑得脸色都变了,快晕厥过去,导演赶紧让我休息。”在高原拍戏,不仅仅是对演员,对导演也是严峻的考验。

“但从早拍到晚,铁人也会累趴下,有一段时间我一边发高烧,一边坚持拍,拍完了才顾得上照顾自己。”张怒涛告诉记者。

正是这些坚持,让《藏爱》这部电影,最终得以顺利呈现到大荧幕上。音乐是电影背后的另一个灵魂

这部电影特别出彩的一个亮点,在于音乐。西藏人爱音乐是出了名的,要真实地反映西藏人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方式,一定少不了音乐的元素。因此,张怒涛花了极大的心思收集80年代的藏地音乐。

“我去找西藏的民间歌手与艺人,听他们的音乐,又跑到自治区档案馆找当时的收藏音乐,我觉得音乐特别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特色,但藏地音乐又是与众不同的,我需要那种当地藏族同胞一听就会被打动的音乐,就知道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音乐语言。”张怒涛说。

为此,他不仅找了音乐大师为这部电影创作了系列配乐,而且到自治区档案馆,在成千上万的音乐库之中,大量聆听与挑选,花了漫长的时间与心思,只为呈现最好的音乐。

“试映的时候,我看到不少藏族同胞听到熟悉的歌谣响起时,哭了。我觉得那是对我在音乐上花费的努力最高的肯定。”张怒涛说,他对电影品质的追求,就体现在这种小细节上的计较以及追求完美。

无数个难眠的日夜,他把自己代入电影的角色之中,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触发人心,需要什么语言朴实又动人,他反复想过上千遍。

“西藏一直有很棒的音乐,包括民间流传的歌谣,说唱艺人的哼唱,经典怀旧歌曲,还有印度风格的歌曲,尤其是许多歌曲之中的歌词,歌颂自由的爱情与自然的美丽,简直是音乐的宝藏之地。”张怒涛对西藏的音乐研究越深入,越欣喜。

电影与音乐本身就是密不可分,互相映衬的。“假如一个藏族同胞看完了这部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他脑海里还回旋着电影之中歌谣的旋律,或者忍不住嘴里哼起了一段其中熟悉的歌谣,那这个音乐我就做对了。”张怒涛说。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