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以来,随着当地农业机械和电器工业的衰败,位于芝加哥东部的南本德市逐渐没落,年轻人纷纷离开家长去外地发展,这其中也包括彼得·巴蒂吉格。哈佛大学毕业后,巴蒂吉格留在纽约一家顶级咨询公司任高管。
后来,为了服务于家乡民众,巴蒂吉格放弃高管一职,逆势而为回到南本德,从事公共服务事务。29岁这年,为了家乡的繁荣富强,巴蒂吉格决定参加市长竞选。
巴蒂吉格喜欢喝咖啡,下班后会来到离家最近的曼巴咖啡店。通常情况下,他会点两杯咖啡,一杯是自己的,一杯是同桌顾客的。热气腾腾的咖啡端上桌后,他开始和同桌聊天:“您觉得南本德最应该改善哪些方面?”“将废弃的民居收集起来发展旅游业如何?”“市民目前最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增加投入?”一开始,陌生市民奇怪于巴蒂吉格为什么请自己喝咖啡,但见这位年轻人如此关心南本德发展,便畅所欲言,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比如修复有隐患的房屋,以此留住现有居民。依托名校印第安纳大学科技优势,打造科技城市品牌等。后来,为了献计献策,一些热心市民专程来咖啡店制造偶遇,希望巴蒂吉格请自己喝一杯咖啡。
对于巴蒂吉格请市民喝咖啡的举动,其他党派候选人不屑一顾,还多次讥讽道:“想靠几杯咖啡赢得选举,简直太幼稚!”但巴蒂吉格坚持己见,他的解释是:“在同普通市民一起喝咖啡的过程中了解民意,是最简洁、有效的途径。”
后来,巴蒂吉格将喝咖啡时收集来的资料整理成册,交给专业人士研究,最终形成南本德城市发展蓝图。当第100杯咖啡送出去后,原本资历较浅的巴蒂吉格一举赢得选举,成为美国10万级人口城市中最年轻的市长。(侯美玲)
故事的哲理:
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下,人们渐渐习惯于在虚拟空间中交流。却忽视了只有面对面地坐下来,眼睛与眼睛之间隔着一杯咖啡而非屏幕的沟通方式,才是最有温度、最坦诚、最高效的。
责任编辑: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