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时间:2024-10-28 10:37:25

编者说:企业家很难有所保留。他的财富属于社会、荣耀归于集体、健康寄于家人、观念交于员工。你能拿走很多,唯独不包括书籍带给他的私人体验。正是有了这些书籍,企业家才能脱离那些易逝的与易碎的,收获某种意义上的永恒。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行的

【美】埃里克·施密特乔纳森·罗森伯格著中信出版社

《重新定义公司》的封装很有意思——Google的LOGO被遮住一半,只剩下一个完整单词“GO”——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理解:比如开放性、保持进化、破坏性创新……诸如此类。无论你怎么猜都能得到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因为这就是谷歌基因。

书中详细介绍了谷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这些包含决策、管理、研发、招聘的故事,如果放在别处会稍显不知所云,但发生在谷歌就行云流水般自然。

不信你听都发生了什么,2003年,董事会打算制定正面对抗微软的战略计划,这时公司两位30岁的创始人却呼吁内部的工程师各自为战。一场混战就这么开始了,至少从字面上看不到任何秩序。不过这场混战以谷歌胜利而告终。

还有一次,拉里·佩奇(谷歌创始人之一)对广告质量不满,他把打印出的搜索结果贴在公司白板上后就走了。结果几名非广告领域的工程师用业余时间改善了这个问题。

和苹果竞争关系逐渐升温的最近几年,本书作者(前CEO、现董事长)一点儿都不介意坦露自己对乔布斯的崇拜之情。除此之外,埃里克·施密特还做过一系列有意思的举动,带着全体工程师看首映、在韩国和鸟叔大跳骑马舞……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对一家市值排名高达全球第二、拥有诸多一流产品的高科技公司而言。灰犀牛

【美】米歇尔·渥克/著中信出版社

正如米歇尔·渥克在书中所写“一旦你知道灰犀牛危机指的是什么,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无处不在”。灰犀牛,这种远离人类社会的庞大生物,其实隐喻了那些被人们习惯性忽视的致命隐患。因为距离遥远,所以高枕无忧;因为距离太近,从而失去判断自己处于危墙之下的视野——当灰犀牛距你咫尺之间,你可能只是认为一堵墙挡在面前。但下一秒,你将粉身碎骨。

相较于黑天鹅的不可预知,灰犀牛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可预见性。它利用了人性弱点——没人愿意为还没发生的事情负责——所以那些黑天鹅背后,几乎都藏着一只灰犀牛。无数琐碎的危险因子长年积聚,直至爆发。今年7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一局局长王志军总结了中国当下面临的灰犀牛危险,其中房地产泡沫赫然在列。

按照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的说法,中国房价的泡沫化已经没有争议,但却因屡次调控失效造成了一种“房价不会下跌”的错觉。在民间,甚至已经有人笃定“政府托底房价”的政治正确性。事实上,世界范围可供参考的房地产危机里,都符合两个特征:漫长到令人致幻的牛市周期,以及泡沫破裂时的摧拉枯朽——绝大多数人将为此买单。

微观至企业层面,类似的案例也比比皆是。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时,诺基亚还占据着全球手机市场4成的份额。6年后,苹果的市场份额上升至17%,后者却几乎消失了。在那个最著名的故事里,诺基亚工程师断言他们手中测试的iPhone1不会有未来。

另一个故事和乐视有关,这家以PPT闻名的互联网公司在一年之内开了200多场发布会。比那些ppt上内容更夸张的是,一轮轮融资接踵而至,直到灰犀牛难以阻挡。孙宏斌接盘乐视的投资浮亏高达80%,他泪眼婆娑。“我从一月份就告诉贾跃亭什么叫断臂求生,你看人家老王!”

不过某种程度上,灰犀牛兼具了困境和机遇的特性。如何正视自身不足、精准评估危机级别、化压力为动力,这将是作者在书中反复推敲的。从0到1

【美】彼得·蒂尔/著中信出版社

《从0到1》的可贵之处在于杜绝了对创业陈词滥调的说辞。它用一种全新的思辨方式和观察角度告诉读者:大多数人相信X,但事实却是X的对立面。只有与此刻不同的未来才能被称作未来,如果不同发生在100年后,那未来就在那里。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考量我们身边的创意,以及创意背后的逻辑。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多数时候确实显得确荒唐可笑。

从1到N,是否比从0到1更值得称赞?答案是否定的。从1到N,更接近于复制,它代表水平进步,却与创新无缘。作者在书中以全球化来形容从1到N,随后列举了有可能招致的坏结果:污染和能源危机,如果全世界都用同一种旧方法去创造财富,那就会成为灾难。

证据是美国航空公司每年要创造数千亿美元的价值,但每次飞行航空公司只能从每位乘客身上赚到37美分。原因是航空公司竞争过于激烈。

好的创业方式应该类似于从0到1——以一套全新标准,建立一家垄断性企业,利润远远超过那些红海中的公司。典型案例是谷歌,2012年只创造了500亿美元的价值,却从中获利21%,利润率是航空业的100多倍。因为它在当时的搜索市场占有近7成的份额。

也就是说,象征着垂直进步的从0到1,本质上是创造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在现有世界开辟新航线。这是很多创业者或者企业家面临的思维误区,他们总以为创新是要去破坏现有局面,做一名反抗者。事实上那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并且这种行为不会让他们看起来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专利技术带来垄断——它必须在某些方面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随之而来的是边际成本的骤减,而这将使你迅速建立起护城河。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美】安迪·格鲁夫/著中信出版社

戈登·摩尔的《摩尔定律》如同自然法则般地统治了信息技术长达50年之久,不过这一规律正在失效。对比之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寿命很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安迪·格鲁夫展示了一种不必依附任何行业的精神特质,以及制造这种特质的族群——偏执狂。

书名中“ParanoidSurvive”一词的另一种翻译结果是——受迫害妄想症患者——这和安迪·格鲁夫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出生犹太家庭,二战期间,父亲被送往前线劳工营,母亲不得不带着安迪四处逃亡。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失败,匈牙利在战后遭到了清算。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斯大林的高压统治之下。1956年,安迪逃亡海外,随后辗转至美国。32岁的时候,安迪与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一同参与创建了英特尔。结果之后的每一天里,他都为英特尔随时可能倒闭而保持饥渴。所以这本书还可以有另一个译名——《惶者生存》。

“你越成功,就有越多的人想抢走你的一部分生意,再抢走一部分,直到你一无所有。”这句话充分展示了安迪·格鲁夫的受迫害妄想症特质。对求生的极度渴望,锻造了英特尔史上最伟大的经营天才。他对员工潜能的压榨、技术的狂热追求、毫不留情的管理风格,先后三次帮助英特尔走出死亡漩涡。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解释了硅谷工程师文化的精髓,也缔造了硅谷。它除了提醒人们消除对妄想狂的偏见之外,还让诸多商业领袖纷纷加入到这支队伍并备受尊崇。伟大的乔布斯正是其中一员。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