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兰迪国际智库平台为推动中印尼合作务实献策

兰迪国际智库平台为推动中印尼合作务实献策

时间:2024-10-28 03:51:33

2016“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经过三天的研讨形成了六点共识,并在五个重点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白鸽在总结会上表示:“蓝迪智库平台所有的企业必须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蓝迪向印尼推荐的企业,一定是以对人类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到对印尼的投资建设中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白鸽印度尼西亚: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随着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划和启动,国际社会更清晰地认识到“一带一路”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倡议对地区乃至全球的重要意义,更深切感受到中国在单边努力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诚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继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与巴基斯坦、伊朗、哈萨克斯坦进行合作发展研讨之后,又一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的重要会议。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政府、智库和企业代表,以及来自斯里兰卡、缅甸等国的特邀观察员,以“聚焦产业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制造业合作三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和项目对接,共同推动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国家的务实合作。

对中国来说,需要充分把握印尼想搭中国经济增长便车这个机会,将双边经济合作拓展为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改变两国之间“近而不亲”的局面,把印尼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下牢固、可靠的海上战略支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白鸽在本次研讨会中强调两点:第一,印度尼西亚对中国而言,特别重要的是万隆会议。1955年4月份的万隆会议是以保卫国家和平,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在万隆会议上,确认了整个亚非国家经济交流的根本指导思想,到现在万隆会议的地址还在那里,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源远流长的感情仍然在万隆。现在,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考虑万隆精神的重塑,“一带一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第二,找到中国与印尼的合作基础。首先,现在印尼也提出了全球海洋支点的概念,这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完全吻合。其次,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G20中唯一的东盟国家,也是G20当中唯一的穆斯林国家,所以,它的意义非常大。再次,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跨越印度洋和太平洋。印度尼西亚现在的人口是2.48亿,将近2.5亿人口,印度尼西亚有独到的东西,比如说非政府组织的成熟,妇女地位还是非常高的。

赵白鸽主任总结说,印度尼西亚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一是它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2.5亿人口,到了2036年可以达到三亿,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市场是巨大的。二是它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16大经济体,佐科总统的目标是希望到2030年变成全球第十大经济体。三是有17000多个岛屿,是除中国以外领土最大的亚洲国家,海洋资源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一点。四是它在东盟和在整个穆斯林世界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五是它的地理位置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六是从2004年到2014年苏西洛总统执政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实业贫困人口和外债下降,GDP增长保持在5%以上,他们的目标是7%。

印尼的发展规划。一是已经制订了2015-2019年经济发展规划。二是要打造全球海上支点,有五个支点,包括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基础设施、海洋安全、海洋外交。三是印度尼西亚现在和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全方位合作。印度尼西亚非常期待能够进入金砖五国,现在正在努力。四是印度尼西亚希望2020年成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他们在基础设施计划中包括水坝、港口、机场、公路、铁路以及所有的制造业、房地产业都在这个范围里,而且已经有了计划。

同时,赵白鸽主任也指出现在印度尼西亚目前存在的几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资金不足,根据测算2011~2030年需要9327亿美元,可是,80%~90%要靠国外资本,中国肯定是外方一个重要的伙伴。二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有大量的空间中国可以发挥作用。例如目前印尼可以起降大型飞机的机场只有五个,相对于2.5亿的人口而言,基础设施滞后。三是钢铁短缺。印尼有一家国有钢铁公司年产量300万吨,不及河北钢铁集团的1/13。印尼要造桥、要造路、要造高铁,钢铁是必要的。四是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

印度尼西亚国家国际事务委员会贸促会副主席吴永升介绍了印尼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印尼的经济相对安全,债务占比较低,只有25%~30%左右。目前,印尼有超过4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果能够有10%的项目合作,成就也很巨大。此外,印尼还需要建立千兆瓦的电厂、更多的工业园区和机场。比如,印尼希望能够复制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发展模式,开设更多的工业园区。另外一个特点是印尼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全球70%的镍矿来自印度尼西亚。而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的角度来说,中国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需要能够发展经济的有效方式和地区,做到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中国有着丰富的资本和技术,印度尼西亚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潜在的项目。如果特郎普对中国出口的产品施加30%或40%的关税,中国可以加大对印尼的出口,不仅包括货物,还包括技术方面的出口。

当然,吴永升主席也提到双方合作面临的挑战。一是语言,但如果有翻译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二是文化,通过人文的交流,双方可以克服文化的差异。三是思想、想法,现在中国企业在印尼存在恶性竞争。中国虽然是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但是在印度尼西亚没有什么市场。此外,中国不相信当地人,在投资的同时会带进中国员工,所以,需要改变观念。四是中国还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发力。双方在基础设施合作的潜力巨大,建议通过PPP公私合作模式,获得融资。五是关于软性的基础设施挑战。比如两国的民间交流和理解。所以,中国应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就拿中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来比较,中国经常通过一些分销商的形式进行销售,但是日本总是控制自己的销售网络。中国总是销售产品,而日本建立了非常成型的供应链,导致印尼的细分市场被日本主导。因此,希望中国更多地注重质量,能够探索多个领域的合作。印度尼西亚国家国际事物委员会贸促会副主席吴永升

印尼经济学家、印尼BNI银行前副主席费利亚·萨利姆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邢军印尼经济学家、印尼BNI银行前副主席费利亚·萨利姆女士补充说明了印尼的投资政策。首先政府的政策是支持投资合作的,这点给双方很多的信心。现在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财政的政策,这些政策说明政府是主动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并且推动进出口的发展,政府也在协调各监管条例保证执法。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但是印尼这一届政府执行力非常强,所以,很多的事情也非常关注微观层面的发展。这些经济政策重点关注六大战略领域:一是增加行业的竞争力,二是增加社会的购买力,三是增加投资量,四是增加出口,五是增加物流行业的效率,六是改善旅游行业。还有一些具体的涉及到不同领域的主题政策,包括物流等等,中国投资者的偏好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改善制造业帮助印尼实现繁荣。

中印尼交流成果:六项共识与五大合作领域

在投资方面,过去中国在印尼开展的投资项目大多是:在加里曼丹岛的棕榈油,在巴布亚省的金矿,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的冶炼厂,在爪哇岛的电子和在中爪哇的渔业。除了上述提到的,还有许多在其它行业的机会,例如重点在基础设施、海运业、农业、家畜、旅游业以及工业园的发展。

本次“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与会双方达成了六项共识,并在海洋产业开发、房地产及建材、能源合作、军工技术和产品、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等五个重点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六项共识

第一个共识:古老的丝绸之路是沿线国家的共同文化遗产和历史财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传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平友好、互利共赢价值理念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为沿线国家最终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制定了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是万隆精神的延续与发扬。

第二个共识: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G20中唯一的东盟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计划高度契合,两国的合作对于两国及沿线各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各国合作共赢,具有深远意义。双方在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制造业等领域合作前景广泛。

第三个共识:智库在推进中国-印尼合作发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民间交往的重要力量。蓝迪国际智库在增进双方沟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双方希望以蓝迪国际智库为平台,继续推动双边政府部门、议会、企业、智库及民间交往,促进各界相互交流、增加共识,为推动双方合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社科院蓝底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电科的董事长赵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第四个共识:蓝迪国际智库平台坚持务实与创新,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项目导向、结果导向、国际国内资源联动等原则,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和良好声誉。双方愿意共同推动蓝迪国际智库平台的法律服务、政策研究、技术标准、信息服务、金融支持、公共关系、能力建设等服务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并积极组织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资源,在法律框架下,在标准引领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为双方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持。

第五个共识:双方合作中,应加强技术转让和本地化生产。在中国对印尼出口贸易及投资合作中,科技因素成为其关注重点。印尼方面希望中国政府“授人以渔”,支持中国对印尼进行技术转让;期待中国企业增加对印尼的科研投入和人力资源培训,更多使用当地原料和员工,实现本地化生产制造,提升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水平。

第六个共识:双方合作中,应重视软件、服务能力、发展规划和管理能力提升。印尼方希望中国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时,注重优化商业模式,支持当地供应链建设,带动印尼企业共同发展;同时重视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开展精细化管理,尽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大合作领域

第一个合作领域是海洋产业开发。包括港口码头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船舶制造、渔业、海产品开发、旅游等;希望寻找上述领域企业合作伙伴,形成信息共享、利益分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模式。

第二个领域是房地产及建材。印尼方希望中资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承接其保障房及政府公共建筑;同时希望中资企业投资当地建材研发和生产制造,以“中国建材城”模式整建制发展。

第三个领域是能源合作。印尼方希望将其在地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与中方技术、资金等优势相结合,积极开展新能源合作;同时共同开展海上油气资源开发。

第四个领域是军工技术和产品。印尼方希望中方能够提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服务优质的防务技术和产品;同时希望中国企业帮助其提高运营维护能力,降低运维成本。

第五个领域是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印尼方希望中方能够更多地提供知识、技术、职业技能、商业管理、市场资讯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服务,帮助其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本次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展示了蓝迪坚持的合作模式,用赵白鸽主任的话讲就是:“智库、政府、议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需求导向,先讲问题在哪儿;二是项目导向,必须通过项目实现;三是结果导向,做完了以后要有结果。”这次研讨的最终结果是达成了15个拟合作项目,包括海洋、旅游、房地产、新能源、信息等产业。赵白鸽主任提及2017年蓝迪智库的工作计划中将囊括如下工作:一是建立蓝迪国际智库中国-印度尼西亚国际合作委员会;二是组织蓝迪国际平台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邀请20~30家企业实地开展项目对接;三是与印度尼西亚驻中国使领馆合作,针对拟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中资企业进行培训;四是在中国商务部的支持下,开展面向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开展针对“一带一路”合作的能力建设研修班;五是建立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信息合作网络,促进企业对接;六是参照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模式,探索推进中国-缅甸、中国-斯里兰卡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的合作;七是推动发展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群策群力:推进未来合作与发展

扩大主权融资能力,支持企业投资印尼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已经展开,但是,总的来看,金融业“走出去”滞后于实体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也滞后于产能合作的进程,尤其是“走出去”的社会资本对此有比较强的一些实际需求。那么,在深化产能合作的同时,需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的融资机制。

对此,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邢军认为中国和印尼的合作有很大的互补性和合作性,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也非常关注中国和印尼的合作。早在2015年10月份,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陈元会长和前印尼总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都认为中国和印尼在贸易和投资很多领域可以进行合作。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在这方面主要从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动构造开发“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协同主要的金融机构组织社会资本,依托自身的资产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二是要与蓝迪智库和科学院校、企业一起推动“一带一路”信息和数据平台建设,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经济、金融产业方面的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融智支持。三是以服务“一带一路”为契机,搭建更多的合作机制,完善境外中资企业的年会、国际论坛等国际性的合作平台,开展海外高端培训,组建会员联合体,为企业提供融商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在贸易融资方面,中国和印尼的贸易增速较快。金融支持贸易的方式无外乎几种模式,一是出口的买方信贷,这个模式是“走出去”的主流模式;另一种是卖方信贷,中国的金融机构向中国的企业提供人民币贷款。在贸易、大型设备方面还有融资租赁的模式,就是由出口商和外方的购买商签了合同以后,由金融机构、金融租赁公司购买设备再租赁给外方的业主使用模式。中国和印尼在跨境电商方面还有很大合作空间。跨境电商这几年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下一步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想和蓝迪智库、跨境电商一起搭建供应链的金融模式,使这些电商、出口商和金融机构在一起合作,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提高融资的效果。

在投资方面,中国成立了主权基金,比如丝路基金,国家开发银行也成立了包括中国东盟基金等主权基金,在合作前期和引导合作方向上起了重要作用。开发金融银行是支持境外投资的主要机构。截至2016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领域投资了1600多亿美元。另外一个支持机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投资了8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发金融机构提供的是大额的、长期的资金,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和长期的产业项目。国开行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通过由国内的金融机构给“走出去”的企业家们直接贷款,我们的企业给境外的项目,包括跟政府形成OPT的模式;对企业的境外项目贷款;和国外的金融机构合作共同贷款;把资金借给项目所在国的银行,通过国外银行进行转贷等。通过这些模式,我们给企业“走出去”,包括境外的项目合作提供大额的、长期的资金支持。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旅游等很多领域缺乏大额长期的资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高度关注这个问题,正在积极探索其他模式,比如说养老基金、母基金,以及与国内国际的金融机构的合作等。印尼的发展资金量需求很大,怎么扩大主权融资和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呢?邢军认为可以将非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资产。这里有几类,第一类,政府拥有所有权的应收账款,比如远期账款很难收回,又不能变现,可以把这些合同能力比较差的应收款出售给ASP公司,进行证券化。第二类是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可以通过以下模式实现资源流动:第一个模式是把已有的优势资源定期地卖给第三方工业企业,由第三方工业企业把资金再返还给金融机构。这也是中国多年来的模式。第二个模式将远期的现金流转化为即期现金流,比如说,把远期的现金流出让给第三方运营公司,由第三方运营公司还款。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合作

中国社科院蓝底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在共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大背景下,推动中国和印尼以海洋产业为重点的全面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以中国和印尼为重要伙伴,共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2016年上半年,中改院已经向中央正式提出了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报告。南海及周边地区作为亚太经济最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尤其是在当前的特定背景下,给南海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建议中国和印尼结成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尼就可以在海洋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两个大国的作用,中国和印尼的相关智库也可就此先行开展研究,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

第二,完善中国和印尼海上交通合作网络,加强海洋大通道的互联互通。加强中国与印尼在港口、国际中转、运输航线、邮轮客运等方面的合作,由此构建连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伙伴的海洋经济大走廊。例如,以中国的海南岛和印尼的巴厘岛打造一城多站的旅游精品线路,以助推两国产业链项下的进程。

第三,推进中国与印尼海洋产业项下的国际产能合作。

第四,以海南岛、巴厘岛作为试点,探索建立中国印尼旅游经济合作体。两国在自由贸易区制度安排框架内,多层面探索旅游交流合作,对中国的旅游游客来说,这种旅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互相开放旅游投资项目,设立独资或者是合资的旅游培训机构,联合在国际上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共同创建中国印尼旅游自由贸易先行区。例如,考虑推进海南岛与巴厘岛旅游卡计划,所谓的旅游卡计划是借鉴APEC的商务旅行卡模式,共同发起两岛旅游卡模式,互设旅游免税店商定。

加强园区建设,提升两国合作层次

在本次论坛上,专家纷纷指出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园区和生产合作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但是仍然需要提炼出正确的合作策略。对此,中国电科的董事长赵明认为园区建设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家都认可园区建设对于提升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层次、水平,对于经贸合作战略定位,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园区建设是长期的战略运作,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改善当地民生的条件、实现互利共赢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大家普遍认识到,园区建设需要在政府层面达成共识,政府推动、企业唱戏,政府搭台是很重要的,从中国新加坡的园区建设、新加坡苏州园区的建设可以体会到这点。因此,要研究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有利于园区健康发展、可持续的政策,以及涉及到法律、涉及到环境保护、涉及到人才培养、涉及到税收等一系列问题的配套政策环境。因此,双方共同努力,促进这些环境、条件形成。三是推进中印两国园区的合作,重要的一条是做好相关的顶层设计,无论是在产业的布局、产业链的形成、市场的配套、资源统筹、环境保护以及园区相关的文化建设,建设园区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当地的人们。因此,在这些方面都要开展统筹设计、协同发展。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