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中医药农业:一位创新企业家的思考与实践

中医药农业:一位创新企业家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4-10-28 02:02:17

食品、中药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痛点和难点;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昂贵的西医药诊疗费用开支,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个人都已成为巨大的负担,高品质的食疗预防和中医药诊疗产品正逐渐显示出在健康管理和慢病治疗方面的独特价值。因此,中医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示范,不仅对解决生态污染治理、食品安全、中药品质劣化等问题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乡村振兴、扶贫脱困、传统农业转型等,也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为此,《国际融资》记者就读者关注的问题,专程采访了率先提出中医药农业系统理论并领跑中医药农业创新实践的济南圣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圣通)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全修先生

ThequalityoffoodandChinesemedicinehasincreasinglybecomethefocus,painanddifficultyofthesociety.TheincreasinglyexpensivecostofWesternmedicineandtreatmenthasbecomeahugeburdenonthestate,familyandindividualswithChinaenteringanagingsociety.Chinesemedicinediagnosisandtreatmentproductsaregraduallyshowinguniquevalueinhealthmanagementandchronicdiseasetreatment.DemonstrationofChinesemedicineandagricultureindustriesintegrationhasstrategicsignificanceforsolvingproblemssuchasecologicalpollutioncontrol,foodsafety,qualitydeteriorationofChinesemedicine,etc.Itwillalsoplayanimmeasurablepositiveroleinruralrevitalization,povertyalleviation,andtransformationoftraditionalagriculture.Afewdaysago,thereporterofInternationalFinancingMagazineinterviewedMr.QuincyLI,GeneralManagerofSaintoneBiotechCo.,Ltd.,whoputforwardthetheoryofChinesemedicineagriculturalsystemandledtheinnovationpracticeofChinesemedicineagriculture.“我们圣通环保创新构建的中医药农业解决方案体系就是在智能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下,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利益最大化为主旨来设计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路径探索:发展中医药农业的思考与创新

记者:你率先倡导性地提出要把建立五链融合、七位一体的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抓手,这是基于怎样的思考与实践?你认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出路在哪儿?

李全修: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搞清楚“三农”问题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三农”问题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正是基于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理解,我提出解决“三农”(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路径和抓手。

在“三农”问题当中,农村问题是主要问题;其次是农民问题;最后才是农业问题。但在有些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方向却恰好是反的,农业问题是主要问题,其次是农民问题,最后才是农村问题。

我认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出路不在农业本身,而在农村和农民。我们所倡导的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则既能让地方政府发现经营农村可发展绿色GDP、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收收入来源之一,也能让地方政府看到随着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的示范效应逐渐凸显,农村优先、小城市优先将成为必然选项。如此,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自然会水到渠成,“三农”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

记者:你认为“三农”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呢?

李全修:这背后隐藏着成本效益问题:首先,随着农业税取消,“三农”问题是负担的说法几乎成为共识。第二,由于经营城市的收益远大于费用成本,加上城市规模越搞越大,规模效益也日益突出,于是,优先发展城市就成为必然选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仍然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农业问题而不是放在解决农村问题上,那么,“三农”问题或将可能永远无解。幸运的是,以中共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记者:发展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其瓶颈在哪儿?突破的难度究竟有多大?对此,你有哪些建议。

李全修:发展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的瓶颈是信任、资本和人才。其中,信任为首,然后是资本,最后是人才。人类社会的进步,永远都需要信任、资本和人才的支撑。资本因信任而投资,人才因投资而汇聚,但是由于资本是逐利且又是浮躁的,因此,其突破的难度就相当于《圣经》所述的窄门:引到永生的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但无论有多难,我们都不能选择引到灭亡的所谓宽门。

秉持“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集聚一批专家、兴起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原则,建议地方政府尝试转变传统的招商模式,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将“中医药农业”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治理有效”关联的制度设计相结合,探索和建立“乡村振兴”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法律体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模式。

记者: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对健康中国的贡献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全修: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对健康中国的贡献是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和引领性的。

第一,前瞻性体现: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2016)》,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并明显快于其他国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现实。为规避因老龄化导致的医保支付困局,迫切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健康管理和慢病治疗方面的独特价值优势,加快打造中医药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养的新业态集群体系,在有效应对老龄化健康危机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战略性体现:在我看来,控制了健康,实际上就控制了全球经济。目前,与健康相关的标准、话语权、专利、医疗器械和医药产品均被欧美国家掌控。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在中国医用器械领域,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和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均被外资企业垄断。在部分领域,进口设备的覆盖率甚至可达100%。另据统计,美国的医疗器械和医药产品占全球50%以上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中美贸易博弈告诉我们: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真正的核心技术也是买不来的。因此,在健康产业领域,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这一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独特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国才能真正掌握健康产业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第三,全局性体现: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涉及生态、环境、经济、人本(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心理等)等经济社会的全领域、全过程、全周期、全产业、全链条,既涉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保障问题,也涉及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要重点抓好的三大攻坚战。首先,中医药农业能够解决面源污染严重、减肥减药困难等污染防治难题,能够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并推进绿色发展,从源头上解决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其次,中医药农业能够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切实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依托。其三,运用中医药农业的新技术、新组织、新模式、新业态,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能够培育中医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第四,引领性体现为:这一新业态集群能够以健康为抓手,规避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定位不清、产业缺失,以及过度文旅化、房地产化问题,聚焦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大健康产业集群,让中国富裕起来的消费者通过消费拉动,解决“三农”问题,进而能够让富裕起来的中国消费群体通过消费拉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记者:那么,怎样建立绿色发展的标准?需要优先突破哪些瓶颈?

李全修:需要通过建立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和长效考核目标体系,促进建立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厅字[2016]45号)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2016年12月12日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如果据此再进一步就乡村振兴问题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考核目标体系》,就将从制度建设方面倒逼地方政府转换思维,推动建立相应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目前需要优先突破的瓶颈:一是农村污染治理。需集中力量优先突破农业土壤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化学品(如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抗生素、重金属和有机砷等添加剂)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难题。二是拿出类似“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的战略气魄,把培育中医药农业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根本出路。三是设立政策性的“中医药农业产业引导基金”,借助引导基金突破产业示范瓶颈、吸引资本加速布局,实现快速迭代复制。

解决方案:源头技术治理+可追溯大数据系统

记者:贵公司创新构建的中医药农业解决方案体系都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

李全修:我们构建的中医药农业解决方案体系涵盖了五大方面:一是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包括:农业土壤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化学品污染治理等。目的是解决损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食药材原料的源头健康生产。二是智慧农业。包括:建立一套符合“三可原则”,比传统农业系统更省工、更省水、更绿色、更营养、更可持续的精准、精致、智能农业管养系统。目的是按生态、可追溯原则实施食药材原料的定制生产。三是智慧制造。包括: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以治未病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为中心,纵向打通产品供应链,开发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的药膳食品;开发能有效治疗疾病的更精简、更有效、更安全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产品等。目的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方面的独特价值优势。四是智慧数据。包括: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以产品标准、计量、检测、认证、质量管理、质量信用作为保障,为产品制造、流通、消费等全生命周期提供质量管理提升服务的管理链等。目的是建立以中医药保健、预防、治疗、康养和整体健康管理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五是智慧社区。包括:基于智能微网技术构建以生态宜居为中心,纵向打通中医药农业产业生态链,构建“食、药、养、健、文、教、游”七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社区。目的是建立标志性的乡村振兴样板。

说说绿色创新企业家李全修

圣通环保创始人李全修是一个有梦想、有情怀、能折腾、不怕输的人。十几年前,他毅然决然地与别人艳羡的高薪白领工作拜拜,开始了创业的不归路。在这条路上,他输过,而且不止一次。但每一次失败,都不能让他回头上岸,相反,却让他感到离成功更近而不是更远了。不言放弃成为他的信念铁律。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包括买房的钱,在中国包括台湾、海南、云南、贵州等在内的19个省区的田间地头,用圣通环保的八大类56个产品小类的复方中药源病虫草害防控产品和39个产品小类的土壤治理和减肥系列产品进行了N多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成功,规模化应用面积累积近一亿亩。

如果让我给他来个简约版的文字素描的话,他就是个平常而非常之人:无论别人对他所做的事业怎样不看好、没信心,甚至嗤之以鼻,他都会笑纳,依旧自信乐观地昂首挺胸向前走,不会停下脚步,更不会转身往回退。正因为这样,凭借着足够的信念定力,他用10年时间穿越了黑色隧道,见到了黎明的曙光。

这便有了我在采访他时非常想问的一个问题:“创业之路非常坎坷,你靠什么走到今天?你的创业初心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能够走到今天,完全靠信仰——健康信仰!信仰也能够创造奇迹。追求健康之路是我不忘的创业初心。健康让生活更美好,信仰让创业更久远,也更不怕坎坷。”

因为幼时的他曾被民间中医救过命,因为家中有病患老人,所以,学医解除家人的病患是他不变的追求,攻克癌症也曾经是他年轻时的梦想。他当年高考志愿报的是白求恩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却阴差阳错进了山东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又因为林下经济的专业需要接触到了中药材,从此,他与中医药结缘30年,并将久远。

30年来,特别是创建济南圣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八年来,他一直在做一件在很多人看来是吃力不讨好、赔钱赚吆喝的苦事儿、难事儿,但在他看来是国家之利器的大事:用复方中医药源产品修复沉疴痼疾的土壤,减少化肥及化学农药,坚持可追溯的源头治理。这事之难不亚于挑战珠穆朗玛峰!他要挑战农民40年来赖以养成的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习惯,他要挑战国际上生产销售化学农药的巨无霸,他还要挑战那些擅长炒作概念专吃政府补贴的投机商。更为重要的是,他要挑战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他看到了希望。一路走来,他在窄门里遇见了一个又一个有缘人,这些人向他贡献了智慧以及各种解决之道,支持他成就了中医药农业的产业梦想。用他的话说:“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试错过程,创业也没有回头路。特殊国情下,只要忽略底线,以赚钱为目的的创业就会有大量捷径可走。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既然我已选择了窄门,就不能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感时伤怀,而是要不忘创业初心,通过团队的力量、用顽强意志、竭尽全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句话,就是要‘不忘初心,怀壮志以长行’。”

记者:创业10年来,你一直强调消费者利益,要建立一套能够满足消费者利益的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可追溯系统,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

李全修: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消费既是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物质短缺时代,这使得1978-2008年的30年间,生产始终被看作是工商业的终极目的;在此期间,消费者利益被漠视,甚至几乎都为满足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其后果是产能相对过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还可以依靠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生产过剩的问题就突出来了;随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突出起来,表现为消费者对环境污染、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危机只是生产过剩危机的重要表象,健康危机又是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危机的重要表象,而老龄化程度加深、加快又进一步加剧了健康危机。追本溯源,解决生产过剩危机的惟一路径是强调消费者利益,建立一套能够满足消费者利益的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可追溯系统,让生产回归到增加消费者剩余、推进实现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

花费更少的支出获得身体健康和更高品质的生活是消费者的最大利益。我们圣通环保创新构建的中医药农业解决方案体系就是在智能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下,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利益最大化为主旨来设计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记者.圣通环保在运用中医药农业的新技术、新组织、新模式、新业态,对传统农业和传统中医药业进行尝试性改造升级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机制应该是怎样的?

李全修:对传统农业和传统中医药业进行改造升级涉及到技术与资源、生态与制度,以及组织等要素层面的全部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期间,我们是走过弯路的。尤其是对漠视消费者利益的生产者进行改造升级,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中国的“强政府、弱市场”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一定追着政府跑,在农业领域尤甚。因为不可控的风险太多,愿意投资农业的机构本来就凤毛麟角。圣通环保在推进过程中,好不容易遇到愿意投资农业的投资人,大多还是冲着政府补贴去的。近几年开始推行的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是一个进步,杜绝了套取政府补贴的一些漏洞。

在2017年之前,我们找地方政府探讨并实施中医药农业示范项目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过往的政绩考核评价模式并不太鼓励发展实体产业,尤其是创新型产业。但任何实体产业项目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选址调研、规划、立项到建设、竣工、试生产到最后正式达产,怎么说也需要三至五年,但在这期间,多数的政府负责人很可能都换了,这导致地方政府更多地愿意关注那些能够获得短平快财政收入和看得见政绩的房地产项目。即便搞实体产业招商,也是尽可能招500强大企业、成熟产业项目等。此类项目,尽管没有建完甚至有的可能还没有动工,但这招进500强企业的政绩也是能够被上级肯定的。

因此,解决问题只能从制度层面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考核目标体系》,从制度建设方面倒逼地方政府转换思维,推动建立长效的绿色考核体系。

乡村振兴:以生态安全为前提,靠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记者: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等10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你认为推进中医药农业与乡村振兴是个什么关系?

李全修:随着全球央行的货币放水时代结束,以特朗普政府正实施的减税、美国优先和贸易博弈为重要表象,全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面正发生巨大变动,国际关系的对抗性时代来临。全球产业链格局的重组、利益的重组进入剧烈的变革和动荡期。这既加剧了中国的产能过剩困境,更恶化了中国的经济预期,中国经济遭受空前压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传统的城市优先,尤其是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模式正触及底线,中国经济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即将到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此有非常清醒的判断,不仅提出了到2020年的三大攻坚战,更是决策启动了乡村振兴这个最大内需。

从中国“三农”问题发展历程看,过去主要强调农业,现在提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指出了乡村振兴的最大经验和教训:“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这一提法的转变,意味着新时代中共中央的“三农”政策体系更加务实,开始聚焦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目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基于“区块链+智能微网”技术的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应时而出,将从产业与技术,资本与资源、人才与文化、生态与制度、战略与组织五个方面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迭代复制的创新模式示范。

记者:田园综合体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抓手,目前来看,有些已成为变相房地产开发,有的甚至引入了污染,破坏了环境,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认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破题?

李全修:现在乡村振兴有个趋向:那就是泛房地产化,没有长远规划、各拆各的,各建各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曾经多次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改革开放以来,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就是希望小学:因为生源问题,常常是希望小学刚建好就因学校合并废弃了,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乡村人口快速衰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村社合并是大势所趋。如果看不到这个趋势,如果不能站在全县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则将导致有限的财政资金沉淀和浪费,甚至还将导致“浪费土地、破坏环境、空房遍地、乡村颓败”。

点击济南圣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济南圣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是生物与新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际融资》携手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组织50评委专家团、独立评审团评选出的“2013中国十大绿色创新企业”之一。

该公司自2011年创立之初,通过系统挖掘、集成和创新以名老中医为代表的19位国家级专家的学术思想,以及包括100余项发明专利数据在内的20年(1992~2011)科研试验和技术应用大数据,创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医药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后又持续七年、耗资近1900万元、在包括台湾在内19个省区的87种粮果蔬和中药材作物上展开规模化的田间试验示范,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药农业产业标准体系。

该公司创业愿景是解决健康受害于饮食污染和营养失衡的问题,建立符合“三可原则”的“绿A级食材、食品的评价标准和生产技术体系”,使消费者能够乐享美食。解决中医受害于中药治疗效果下降的问题,建立符合“三可原则”的零农残道地药材、药品的评价标准和生产技术体系,为中医师治疗疾病提供有效支撑。

该公司的理论成果有:在中国国内率先倡导性地提出了以预防医学和整体健康管理服务为特征、七位一体五链融合的中医药新业态集群概念,为复兴中医药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技术成果有:创建了符合中医药典籍精神、有现代科学依据的“绿A级食材的评价标准和生产技术体系”、“零农残道地药材的评价标准和生产技术体系”。

由该公司主持研发的“全过程可追溯、全周期可核证、全链条可衡量”的中医药农业智慧管理系统已经完成整体的系统设计,正在内部测试中。

目前,为选址建立创新示范基地,在国研·斯坦福企业家俱乐部等的支持下,自2015年开始联手战略合作伙伴,分别安排东中西三个小组,对中国国内十大道地药材产区(云贵药、广药、川藏药、西药、北药、怀药、关药、浙药)的57个区县展开考察调研,确立了围绕“消费、道地、流通”三位一体优先展开示范布局的战略思路。圣通环保创立的中医药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不日将在中国道地药材产区亮相。

田园综合体必须有产业依托。站在全国范围内,即便有巨额的财政补贴,田园综合体也以失败者居多。成功的田园综合体基本上是在吃祖宗饭(如古城古镇)、吃大自然饭(如山水)、吃政治饭(如塑造典型),孤例、特例居多。我认为,目前还不好随便讲怎样破题。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乡村振兴要破题,需要像浙江巧克力小镇那样,有核心主导产业依托。那些没有核心主导产业依托、过度文旅化、过度房地产化的田园综合体,有可能会红火一时,但其最终结局只有失败。

记者:作为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你的解决方案与创新模式将会为乡村扶贫、农民收入带来怎样的变化?

李全修:乡村扶贫有两件大事。一件是迫在眉睫的脱贫摘帽,另一件是心腹之患的因病返贫。脱贫攻坚到2020年必须完成,这是地方政府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各地政府把发展短平快的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工作,这是能够理解的。但一定要注意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全国范围内的蔬菜种植已经严重过剩,而蔬菜领域又过度过量地施用化学肥料并造成最为严重的化学农药残留污染。二是畜牧养殖业将对乡村的土壤、水域污染防治带来更多压力;生态承载力一旦崩溃,将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其后果是严重的。

在西医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情势下,几千年来一直担任百姓健康守护重任的中医队伍和临床中医事业在乡村已经日渐式微,甚至消失。面对越来越昂贵的西医药治疗费用,即便有医保的城市中高收入群体也都越来越承担不起。而因环境污染、务农人口严重老龄化等因素,以“癌症村”为重要表象的乡村,其疾病发生率远高于城市,更少医疗保障的乡村正面临比城市更严峻的因病返贫压力。

为有效应对未来的心腹之患,兼顾眼前的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我们圣通环保把纵向打通中医药农业产业生态链,横向培育“食、药、养、健、文、教、游”的中医药农业新业态集群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抓手,将在全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实施中医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这一示范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乡村脱贫,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更因为将“中医药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制度设计相关联,可以让中医药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又可以通过我们的系统集成创新技术,从根源上杜绝污染问题。

记者:你的座右铭是“不忘初心,怀壮志以长行;知行合一,携梦想而扶凌。”请解释一下,好吗?

李全修:该座右铭来源于《周易》与《传习录》,属于心学范畴。其中:“不忘初心、知行合一”来源于王阳明《传习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怀壮志以长行、携梦想而扶凌”则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扶凌”。

随机而动、知行合一!“致虚极、守静笃”。现实很严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触及底线,中国经济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已经到来。要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就意味着我们环保技术企业必须用真正有公共关怀和社会责任的创新创业精神去直面新时代的挑战,沉着应对、冷静执行,为解决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健康问题贡献智慧。(摄影杜秋)

国际融资记者采访圣通环保董事长李全修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