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200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百篇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幻小说 > 200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百篇 > 第89章

第89章

书籍名:《200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百篇》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可以说,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了,学校附近的居民住宅也早已成为房屋租赁市场上的“抢手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除了“严格禁止”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周教授表示,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地规定学生不许在外租房,而是应该加以引导。他还特别提到了许多家长最担心的同居问题。“对于大学生婚前同居,我的态度是反对、不赞成,但不禁止。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让他们安全度过这个同居的过程。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性教育,不要让他们因为不知而犯错误”。(记者方奕晗樊未晨)

        男女同居过日子成为校外租房一大原因

            有关部门今年6月对本市23所高校进行的统计显示,这些学校学生校外租房的总人数达到2218人,其中男生1388人,女生830人,随着年级的增高,校外租房比例也在扩大。在上海音乐学院,校外租房的学生已经占到应住校学生总数的17.17%。而事实上,本市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实际人数可能比统计显示的更多。

            调查显示,因为恋爱原因希望过“两人世界”成了大学生校外租房的一大原因。在一项相关调查中发现,目前某些高校中的大学生恋爱比例竟达到60%以上。因为不愿受学生宿舍有男女互不串门的规定束缚,一些有恋人的大学生在校外租房过起“两人世界”。

            此外,不适应集体生活,抵制学校里宿舍管理制度,也是导致大学生住到校外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大二、大三的学生当中。大四的学生校外住宿更多的是由于实习、在外打工等原因。还有少部分同学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不满于学校的住宿条件而搬出宿舍。

            小裴是东华大学工业设计系大四的学生,现在一个人住在校外。他告诉记者,他是为了准备托福考试而出来租房的。因为学校里的宿舍每天晚上定时熄灯,冬天宿舍又很冷,还不能用取暖设备。

            而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小康同学在大二的时候曾经和女友在外住了一个学期,但后来还是选择回宿舍住。问其原因,小康说:“住在校外很闭塞,信息没有学校里传播得那么快。而且,没有固定的收入作为支持,住在校外的开销也有点吃不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在外租房的学生也会有搬回宿舍的想法,其中,开销过大和向往校园生活氛围是主要原因。这种现象,被一些学生戏称为学生宿舍的“围城效应”。

            大学生校外租房从安居型向康居型

            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比例正逐年加大,据专家预测,几年内比例将达到50%左右。暑假又至,记者再次走访了几个高校周边的租房中介,了解学生租房的最新“动态”和租房学生的生活。

            最低标准“双气独单”

            能够“自由”生活似乎是很多大学生们的向往。时下,

            部分学生租房有了更多的要求,从只求片瓦遮身到注重厅室俱全,从只关注基本生活用品到希望有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用一位中介的话来说就是学生们租房正在从“安居型”向“康居型”迈进,而且“步子还挺大”。

            一位租房中介介绍说,开始学生对房子的要求比较“简单”:一间屋子,有床、写字台、柜子就行,哪怕跟别人共用一个卫生间都行。现在带双气的独单已经成了最低要求,个别学生要求最好能有宽带接口,以方便上网。他说,学生对房屋条件要求的改变说明学生们兜里有了更多的钱,另外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也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多为营造“爱的小屋”

            据记者了解,学校周边的每个中介都有大量房源,如果把房源比作金字塔的话,那么最不愁“销路”的就是塔尖和塔基。塔尖是指那些距离学校近、屋里设备齐全的独单或者距离稍远一些的条件好、面积更大的房子,月租一般500元以上;塔基是那些条件差一些的房子,地点偏僻或配套设施不好,月租一般在200-300元左右。这两种房子都能迅速租出,不用发愁会压在手里。

            记者走访了几个中介所,了解到租塔尖的学生经济条件并不好,其中一半以上都为了与女朋友共同营造爱的小巢,甚至有“小两口”一起出钱租房子的现象———囊中羞涩挡不住大学生们追求“可爱小日子”的感觉。相比塔尖住户,塔基住户的“书卷气”更浓厚一些,这些学生们目的比较单纯,租房是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准备考研究生或是应对各种认证、出国考试。塔尖与塔基有金钱上的差别,但是更重要的是用途上的泾渭分明。

            五种人偏爱外租房

            为什么不住学校的宿舍,而是选择到校外去租房子?他们选择“走读”的原因因人而异。

            经过记者的了解,大概有以下几种:1、不受约束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天生不喜欢被管理,学校宿舍到点关门、熄灯这些管理措施对他们来说难以忍受。而到外面租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作息时间,好处不言而喻;2、个性强烈型,这些学生大多在家养成了固定的习惯,集体生活中经常会与同学发生小摩擦,因而选择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生活方式;3、刻苦攻读型,这些是非常用功的学生,他们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宁肯多花点钱,找一个能看书的地方;4、过家家型,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这种情侣营造“爱的小窝”的现象正在逐渐增加,甚至大一的新生当中也会出现;5、家庭优越型,优越的家庭条件使这些学生不满足于宿舍生活,他们想要的是属于自己的房间,对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

            期待学生“自愿回流”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不允许学生到校外租房的通知,但是从本市一些大学的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学校能做到的只是严格退宿程序,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学生退宿舍。但是这样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免打了折扣:如果一个学生宁肯交宿舍的住宿费也要出去租房子的话,学校的监管就成为了摆设。而且学生们对这个通知普遍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租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不应该干涉。

            社会学家对此表示,大学里出现这种外出租房是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虽然很多大学生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他们同时也是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把握好自己,不做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违学校校规、有违人之常情的事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也给家长加重了经济负担。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光*学校的硬性管理是不行的,学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加大硬件建设,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居住、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愿意在学校居住。

            "大学校外租房族"引来"百家争鸣"

            新学期开始后,南通一些高校周边的村落纷纷打出“房屋出租”的招牌。客观地说,大学生租房热中,确有一些人私筑“两人世界”,但更多的是在租住屋里学习考研。尽管如此,大学生“校外租房族”还是引起了家长、老师和社会学家的关注。

            房屋租金“水涨船高”

            日前,记者来到了南通师院、纺院等几所高校周边。不少大学生称,这些地方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村”,高峰时前来租房的人达数百人。记者来到一栋挂着“有房出租”牌子的房前。女房东说,她家里的出租房已全部租完。随后,记者又以租房者的身份四处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可租的房子。见记者租房心切,一名房东告诉记者:“我的房子虽然租完了,但我朋友那里还剩下一间。”说完,他带记者去看房。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费达130元。记者借口租金太贵离去。

            一些学生说,由于租房学生太多,“水涨船高”,一些房东纷纷提高租金。寒暑假每间每月只要80-100元的单间,在开学前后一下子涨到了130-180元。在某师范学院附近,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几乎都以出租房屋为生,而租房者几乎全为附近高校的大学生。一项统计表明,校西村及沿青年东路一带的住宅区里大学生“村民”已逾千人。

            脱离大环境之弊

            某高校学工处负责人称,大学生在外租房利少弊多,一些现象确实让人担忧:一是校外居住环境复杂,鱼龙混杂,没有必要的安全保障。二是容易虚度光阴。不少大学生租房的初衷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个人生活空间,但实际情况却是,所租房屋离校园有一段距离,缺乏学习的大环境,迟到、早退、旷课成了常事。

            当然,一些专家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也表示了理解。有专家认为,“大学生村落”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结果,不应大惊小怪、一棍子打死。随着大学扩招,一些学校的学生宿舍逐渐吃紧,一些条件稍好的学生搬到校外住宿,要正视学生的这种需要。同时,大学生校外租房渐成风气,也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关。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会更加开放,管理更加人性化。学校应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要,尽快完善后勤设施和各项服务。

            但是,作为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他们的声音则更多是“必须加强管理”。“不管是白菜,还是萝卜,同一泡菜缸泡出来的东西,味道都是一样的。一所大学好比一个泡菜缸,它的人文环境就是泡菜水,脱离了这个环境,离群索居,你的大学时代就变了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