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一带一路”:跨越时空的“新丝路”

“一带一路”:跨越时空的“新丝路”

时间:2024-10-22 04:57:45

历史总是以穿越时空的力量昭示着未来。今天,一个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上正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提出的这一事关全球发展的伟大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沿线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里,有中国的未来,更有世界的机遇。在共建“一带一路”道路上,中国与世界各国搭乘共同发展的列车,一起驶向梦想的远方。

战略构想回应历史与现实

2013年9月7日,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想起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学发表演讲的场景,达伊罗娃副校长至今心潮澎湃:“当时大学半圆形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大家都为这位和蔼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所吸引,更为他表露出来的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的意愿,以及他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激动不已。”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说。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道尽古代海上丝路舳舻往来的贸易盛况。经宋元海上丝路贸易胜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后,海禁渐严,海上丝路的帆影离中国渐行渐远。

2013年10月3日,在西行发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不到一月后,习近平南下“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在印尼国会演讲中首倡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习近平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互利共赢愿景娓娓道来。他说,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个月内,习近平在访问中亚、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无论“造福沿途各国人民”还是“共同繁荣”,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这两个重大倡议,都站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自此,这个简称“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成为历史坐标上一个新亮点。随后,它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一带一路”诞生时间不长,基因却有2000多年。那时,中国正是汉朝时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地球上出现了多条由中国出发、经由陆路或海上连接亚欧非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道,被统称为“丝绸之路”,众多民族、几大文明因此紧密相连。“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唐朝诗人张籍的《凉州词》描写了当年丝绸之路上的繁忙景象。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实现世界共同繁荣。

诱人的“蛋糕”世界分享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主动谋篇布局,不断将自身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到连续三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十三五”规划,反复提及“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成为中国致力于打造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建设“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作出的战略选择,赢得了世界的喝彩。中国力推“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释放出共同发展的无限活力。当然,政策的沟通、战略的对接,并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通过积极构建沿线国家多层次政府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深化利益融合,找到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正如习近平所言:“‘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新丝路是共赢之路。“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自身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沿线各国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合作项目。各国“共建”的热情与日俱增,成绩有目共睹。新丝路与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全方位融合,与土库曼斯坦的“强盛富民”目标对接,与哈萨克斯坦的“2050年发展战略”呼应,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福利与繁荣年”规划共振,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稳定发展战略”交会,与埃及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契合,与希腊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以至整个希腊的经济复苏与辐射计划合拍……沿线国家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新丝路能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把经济互补性转为发展推动力,产生叠加效应,让沿线国家及其辐射区域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把”钥匙,而是“一串”共同发展的钥匙,可以与不同国家、不同国情对接,提供不同的双赢、多赢、共赢的合作方案。

这里要特别提一提中欧、中非间的交流往来。历史上,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均曾带着对丝绸之路起点的憧憬,长途跋涉抵达古老的中国,将当时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叹为观止的中华物产介绍到了遥远的欧洲、非洲。如今,“一带一路”正在重新塑造中国和欧洲、非洲的地理经济,创新中欧、中非合作范式。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世界各国的合唱。从经济学视角看,“一带一路”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经济地理革命”;从国际关系视角看,“一带一路”开启了“共赢主义时代”,开创了互利共赢、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

“五通”“三共”同筑“世界梦”

2016年11月,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上,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将“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大决议,“一带一路”由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普遍认同。

“一带一路”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经验,让中国拓展发展空间。

2014年12月,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市场化方式,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经贸合作和双边多边互联互通提供投融资支持,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2015年12月,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宣告成立。它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也是由发展中国家倡议成立而吸收发达国家加入的高标准的国际金融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

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在57个创始成员国代表的注视下,习近平为亚投行标志物“点石成金”揭幕。“点石成金”,凝聚了大大小小国家合作共赢、梦想成真的共识。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无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全面、共同、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的提出,还是创设亚投行与丝路基金,打造中国与有关国家伙伴关系升级版,都贯穿着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不仅是战略上的创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不断激发出各方面的创新实践。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就是“一带一路”金融创新的代表。

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习近平倡导的“五通”,得到世界各国的热烈响应。“五通”之间紧密连结,相互促进,将打通域内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人文圈。目前,“五通”扎实推进,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它如同一列高速列车,载着世界各国驶往光明未来;它就像一条康庄大道,吸引世界各国走向共同繁荣。

共商,共建,共享。“三共”让“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相连。当今“一带一路”倡议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是一次重新出发的经贸联通之旅,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探索,也是一次复兴的文明交流之旅。曾经花雨缤纷、舟楫络绎的丝绸之路,正在重现活力、大放光彩。如果说千年前的驼铃摇响了沿线几个世纪的兴盛,那么,今日中国倡导的“新丝路”,必将引领亚欧非以至整个世界奔向新繁荣,共创新奇迹。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