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茶坊

茶坊

时间:2024-10-20 12:25:02

不找借口文/张琼

宋真宗时期,鲁宗道任太子的老师,因其为人正直、责任感强而在朝中颇负盛名。

有一次,鲁宗道的同乡进京办事,顺道探访他。鲁宗道深知这位同乡好酒,便带他去了附近的酒馆。喝到一半时,管家气喘吁吁地来报说:“老爷,皇上有请,使者已经在家里等待了。”鲁宗道对同乡道明了歉意,随即回到家中。前来的使者先前同鲁宗道在一起工作过,知道他正直谦厚,担心地对其妻说:“赶紧准备些解酒的汤汁,这样进宫实在不妥!”他想到皇上知道鲁宗道因去外面喝酒而迟到一定会龙颜大怒,又关切地问鲁宗道说:“皇上如果责怪你迟到,我应该以什么借口来回话?”不料鲁宗道却回答:“还请坦白告知,不要找借口。”使者十分惊讶。鲁宗道解释道:“喝酒是人之常情,可是欺君便是杀头的大罪啊!”使者回到宫中将此事告诉宋真宗,宋真宗果然不高兴了。

不一会儿,鲁宗道也到了宫中。宋真宗不悦地问道:“你为何私自去酒家喝酒?”鲁宗道连忙跪下请罪,说:“臣家境贫穷,没有饮酒的器具,今日有远道而来的乡亲,为了能好好招待,便带他去了附近的酒馆。臣穿了便服去的,没人认出来。”宋真宗听完笑着说:“你是朝廷的官员,恐怕会被御史弹劾。”鲁宗道诚恳地说:“我甘愿受罚,还请皇上您不要生气。”宋真宗不再多言,将召见鲁宗道的公事说了一遍,命令他一定要办好,继而说:“你回家等待惩罚去吧!”

鲁宗道刚走,宋真宗便请人准备了一套珍藏的酒器,派人送到他的宅邸。使者不明所以,皇上刚刚还很生气,说要处罚他,这会儿怎么又送酒器给他?宋真宗对使者说:“因为他遇事不找借口来躲避我的责怪,而是选择坦白。这种态度正是朝中缺少的。”

借口是不堪一击的,它好比皇帝的新衣,只能自欺欺人,他人更多时候只是不愿戳穿,而不是不知道。只有坦言告知,敢于说真话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不用力捕到鱼

文/程刚

厄瓜多尔河流里有一种奇特的鱼,叫“漏鱼”。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身体像带鱼一样细长,但全身上下没有一根刺。至于“漏鱼”名字的由来,这和当地的渔民有关。原来,渔民捕鱼时很少捕到漏鱼,不因其数量少,而是因为它的身体特质。除内脏外,漏鱼浑身都是软绵绵的肥肉,有时甚至柔软得像水一样,所以,它们能够轻易地从网孔或有空隙的容器中找到缝隙逃脱。

漏鱼体内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且肉质滑嫩,是上等的补品,因此,渔夫们想方设法捕捉它们。一群专门捕捉漏鱼的人终于探索到其中的玄机。办法其实并不复杂,唯一的决窍就是“不用力”。

当地捕漏鱼者拉网的速度慢得出奇,平时拉五网,现在只能拉一网。只见他们慢慢梳理渔网,有时拉拉停停,最后小心翼翼地将网拉出水面,里面就会有漏鱼被捕到。其实,这个方法也源于渔民掌握的漏鱼逃生技巧。它们柔软身体的变形脱逃,要依靠外力的迎面撞击作用,然后靠着巨大的冲力反向将身体渗出缝隙中。渔民收网时完全不用力,漏鱼也就没有了可以借用的力量,无法从网孔中渗漏出去,成为渔民的猎物。

漏鱼靠着身体的独特优势,屡次逃出渔民的围捕。可是,一旦掌握了它们的特性,反其道而行之,抓到它们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有些时候,“不用力”恰恰是击败对手的最好办法。

夸人只夸一厘米

文/沈星

主播是一个需要口才的职业,但我一直觉得自己口拙。刚工作时,与不熟的人闲聊,我就不知道如何接应。直到后来,一次无意地随口一言,让我受益匪浅。

缩小称赞的范围

有次去餐厅,我和阮先生在电梯里碰到,瞧见他西装上衣口袋里露出手帕一角,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我脱口而出:“阮先生,你的口袋巾怎么会发光?”

阮先生掏出口袋巾,我细看才发现,这条口袋巾犹如工艺品,不仅边缘镶了金箔,角上还包着水钻,非常打眼。

原来阮太太是个收藏口袋巾的高手,据说阮先生每天出门前,阮太太都会将与前日折法不同的口袋巾轻轻放进他的西装口袋。

不久,阮先生六十寿诞,宴请同事。我带去的礼物是一条Prada的纯蚕丝口袋巾。奉上礼物时,我对阮太太说自己班门弄斧,希望以后能跟她多学一点儿知识,再以后,我就成了凤凰卫视去阮先生家做客最多的人。因为阮太太有找到知音的感觉,经常会请我去她家里欣赏。

随着与阮先生阮太太的交情加深,我似乎找到了拉近同事关系的秘诀:一个人的体表面积大约两平方米。夸人家看起来精神,夸的是全身;夸人家脸色好,范围就缩小到脸部了;夸唇膏颜色美,更集中;再缩小范围到耳钉,更有力度——同样分量的赞美之词,是摊到两平方米有力度,还是落到一厘米更有劲儿?

夸一个人,先做功课

凤凰卫视当家小生姜声扬是个语言天才,可我连粤语都说得磕磕巴巴。以前我没话找话,问他这么多语言怎么学的,他答慢慢学的。我非常尴尬。

后来赶上急性角膜炎流行,为防止被传染,姜声扬戴了一副平光眼镜来上班,我觉得机会来了,以惊艳的表情说:“没想到你这样阳光型的帅哥戴上眼镜竟有几分儒雅的味道。”

他笑了,我又穷追不舍,从他的脸型适合什么镜框,到他的肤色适合什么材质,再到什么颜色的镜片最能展示他的特色……一通闲聊后,姜声扬美滋滋地走了。据说他回台湾探亲时,随身带了四副不同的太阳镜。再以后,我的粤语就过关了,当然是在姜声扬的悉心教导下。

不过,这种脱口而出便能妙手偶得的情况只是少数。夸人要想一箭中的,是需要提前做功课的,多观察、多分析,才能发现对方需要怎样的赞誉。

夸人也需要有创意

有的人可以直抒胸臆地夸,有的人必须拐弯抹角地赞。好比吴小莉,或许因为被太多陈词滥调赞美过,她对顺耳的好话产生了免疫力,清一色是模式化地回一声:“谢谢。”

我不信她没痒处。听她闲聊,张口闭口就是“我家女儿如何”,我假装无意跟她提起:“都说你的面相是福相,可我看你女儿更有福相。”

听了我的话,吴小莉喜上眉梢:“真的吗?唉,有人说我女儿脸大,不漂亮,漂亮有什么用,有福气才最重要嘛。”别出心裁的先抑后扬,勾得小莉母性大发,也对我好感倍增。

其实,夸人时,先摸底再观察,再筛选,再集中,最后确定,找到攻克点后,还要在脑子里组织语言,琢磨该用怎样的神情和语气,就像做菜,花了心思做的菜人家吃得出来,花了心思的夸奖人家也能听得出来。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