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论洛阳城市文化传承与文化圣城塑造

论洛阳城市文化传承与文化圣城塑造

时间:2024-10-19 07:12:3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城市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体现,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城市活着的灵魂和存续的血脉。

一、洛阳城市文化嬗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政治、经济等因素,各个城市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特色反映了城市社会现实,构成一个城市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的总体特征。城市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外观上给人们以特有的文化形象,二是在内涵上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气质。城市文化特色不仅局限于美学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拥有特色文化则是城市个性和魅力的体现,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才有魅力。

传承和彰显特色文化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成为城市发展的误区,盲目模仿西方城市,城市中充斥大型广场,高楼林立,却忽视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优势,城市发展破坏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导致千城一面,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因此,如何保护和彰显自身的文化优势,密切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层次,构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相结合,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洛阳是千年古都,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王朝叠兴轮替的大舞台,不断地传承、交流、融合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是其渊源,“河图”“洛书”“洪范”“九畴”“易卦”“礼乐”“玄学”等是其文化结晶。源出洛阳的诗歌、散文、小说三大文学形式,走过汉魏,贯穿隋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文学高峰。魏晋志怪小说代表着中国文学新方向。这一切无不领潮当代、蕴结后世、裔播内外,充分显示了河洛文化的源发性、创新性、正统性,成为传统中华文化的主流和核心,滋润着华夏儿女,造就了汉唐雄风,培植了宋明底蕴。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和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洛阳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渐由政治型都市文化向休闲娱乐型文化过渡,这一嬗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从此文化中心逐渐游离于政治中心之外,即文化受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弱。这是洛阳城市文化成熟的重要表现。

洛阳城市文化是如此辉煌,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无学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和洛阳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著名学者王鲁湘曾说:“如果还有另外一个城市同时拥有三符(河图、洛书、八卦)、三代(夏商周的都城)、三教(儒释道)、三学(经学、玄学、理学),则洛阳把圣城的称号拱手相让,如果没有,则洛阳却之不恭。”面对这一称号,洛阳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特色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打造洛阳文化圣城的时代价值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就是立足于中原和河洛文明的根本文化地位提出的,而从河洛文化这个根本点进行研究,探求洛阳文化圣城重塑,切实寻找到城市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路和对策,不仅有利于洛阳城市的形象打造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加快洛阳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文化建设中获得经济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有助于弘扬礼仪文化和传统美德,进一步展现洛阳的“河洛精神”。华夏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独特的道德礼仪,洛阳乃周公制礼作乐之处,孔子入周问礼之地,礼仪制度源远流长。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通过对洛阳“文化圣城”的研究,深入开拓河洛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开发一批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艺术作品,对抵制当前的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风,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有助于增强洛阳文化软实力,重塑洛阳新形象。文化是创新之源,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在传统观念里,洛阳一直是以重工业城市自居的,文化属于配角的定位状态。洛阳文化圣城的塑造,转换了发展思路,从“工业立市”到“文化立市”,以建设“文化圣城”为主题和契机,深入挖掘洛阳所具备的古都文化与资源,促进河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根在河洛”的经济效应,用文化铸形象,打造洛阳“文化圣城”的城市新名片,展现如今洛阳城市文明、开放、包容、进步的形象,使得“文化洛阳”“老家洛阳”“务实洛阳”“厚重洛阳”等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增强文化软实力,重塑洛阳形象。

第三,有助于提升“文化洛阳”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文化是洛阳安身立命之本。洛阳市打造“文化圣城”,依托河洛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充分挖掘洛阳的文化资源,突出“根在河洛”的亮点,把河洛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弘扬礼乐文化中亲切、和谐、敦厚、诚信等良好传统,用宽容、豁达、开放、开朗的心态包容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洛阳,让洛阳更好地走向世界,对于提升洛阳的国际知名度、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等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洛阳打造文化圣城的对策洛阳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与4000多年的城市史,近年民间早有“世界四大圣城之一”的说法,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其中不乏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以及丝绸之路等,洛阳已经成为国内少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市。要真正实现洛阳成为世界“文化圣城”,离不开对河洛文化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

首先,打造一批根文化保护和展示的平台基地、根文化符号以及标志性文化景观。修复、扩建龙马负图寺和洛出书处,修复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孔子入周问礼学乐、周王放置九鼎的明堂太庙,整修二程故里,创建中华圣贤文化博览园,讲好名人圣贤故事,塑造以“人文之源”为主题的文化圣地形象;在平逢山修建大型“寻根祠”,修建“寻根广场”,在汉魏故城修建“南迁纪念馆”和中华姓氏文化馆,供客家人寻根问祖,同时,重建和修缮部分华人大姓祖祠,供海外华人祭祖,塑造以“根在河洛”为主题的人文始祖圣地形象。

其次,开发河洛文化旅游规划项目。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深入挖掘河洛文化旅游资源,规划文化之旅精品线路,为中原地区旅游产业融入现代智慧科技元素,打造中原寻根之旅、河洛朝圣之旅等旅游品牌。

再次,举办系列朝圣寻根活动。洛阳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要把洛阳办成中国乃至世界性的儒家文化或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举行“洛阳佛教文化国际研讨会”;继续举办关林朝圣大典,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

最后,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组建历史影视剧创作中心,建立历史影视剧拍摄基地,加强对丝路文化、大运河文化、牡丹文化的研究,发展三彩、青铜器、陶瓷以及杜康酒等文化产业,依托高校、书院与文庙等形成根文化理念的倡导地,营造洛阳作为民族圣地或文化圣地应有的文化氛围。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洛文化传承创新与洛阳城市特色构建研究”(2016B0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牟县青年路街道办启动2018年“百城万场”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

近日,中牟县青年路街道办2018年“百城万场”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在西街社区正式启动。

青年路街道办结合辖区实际,本着体现地域特色,积极参与河南省2018年“百城万场”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感的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包含地方戏曲演唱演奏、舞蹈曲艺、民间技艺、知识讲座,书法、美术、摄影创作展示及各类群众广场舞等活动。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32支文艺队,都是长期以来在辖区内各个文化广场和街头巷尾开展常态化活动的业余群众文艺队,表演内容有戏曲、太极、广场舞、健身操、气功等。

形式多样的节目吸引了周围居民前来观看,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欢聚一堂》《祖国你好》《相伴一生》《红梅赞》等不同曲目风格的广场舞充分展示了新时代辖区中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大祭桩》选段“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戏曲清唱“银环上山”将豫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娓娓道来;太极《水墨春秋》《功夫扇》绵里藏针,刚柔并济,展示了太极扇自然淳朴的独特魅力……令在场的观众赞不绝口、呼声连连,纷纷表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日子就得这样开开心心地过。

(王真真)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