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贵州毛南族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贵州毛南族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时间:2024-10-19 07:04:59

各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图贵州毛南族因人口较少、分布比较零散等历史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认定,在这之前一直被称之为佯僙人。毛南族是典型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在全国的人口总数不足10万,贵州省不足3万。因人口基数较少,又地处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环境,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贫困落后的面貌始终没有得到根治,由此也滋生了一系列文化教育、医疗保障、人口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剖析贵州毛南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一、贵州毛南族的人口分布和数量变动现状

(一)贵州毛南族的人口分布

贵州毛南族集中分布在黔南州的平塘、惠水、独山3县境内,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为27332人,其中,以平塘县最多,共23047人,占84.3%;惠水县次之,为1589人;独山县最少,为1346人。毛南族人口在贵州境内分布比较集中,位于平塘县境内的卡蒲毛南族乡就聚集了约一半的毛南族人口。由于历史原因,毛南族聚居区多位于依山傍水的山间平坝里。

(二)贵州毛南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

贵州毛南族的人口总量呈减少的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优生优育的生育观深入人心,在全国人口减少的大环境下,毛南族人口总量的减幅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到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的10年间达到了12.5%,大幅度高于其他民族和全国的整体水平(见下表)。人口大幅度减少意味着劳动力的流失,这对于一个人口基数极小的民族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贵州毛南族人口再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人口再生产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选择了老龄化程度、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就业结构3个对民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典型性因子对贵州毛南族人口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提前进入老年型社会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如表所示,贵州毛南族人口年龄结构的各项指标在六普的时候已经远远超出国际上对于老年型社会的判定标准,尤其是老少比高出国际通用标准10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判定贵州毛南族快于贵州省整体的速度,已经提前进入了老年型社会,也可以看出毛南族的人口年龄结构极为不平衡,且面临着人口断层的发展趋势。

(二)人口文化素质低

六普资料统计显示,在统计时点贵州毛南族的粗文盲率为15.67%,低于贵州省整体水平17.91%,而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所占比高达79.15%,从各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来看(如图),六普时,贵州毛南族小学及初中受教育人口比例高于全省水平,但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受教育人口比例均比全省要低,具体分别低2.54、0.91、0.84、0.07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毛南族人口文化素质落后于贵州整体水平。

其中,毛南族小学及初中学历人口比例高于全省水平,这和国家对毛南族聚居地区的教育帮扶与政策倾斜是分不开的,毛南族聚居地区是贵州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行动计划的地区,政府先后开展了教师特岗计划、扶贫攻坚计划、中小学义务教育补贴等一系列教育扶贫行动以改善毛南族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

(三)人口就业结构单一

六普数据显示,从在业人口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比例上看,贵州毛南族三大产业所占比例分别81.01%、8.99%、10.00%。也就是说,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极少。就业结构单一,根本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毛南族长期以来以农业为本,由于所处环境闭塞、交通条件不便,产业转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毛南族的产业扶持力度,但还是无法改变毛南族人们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

三、贵州毛南族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人口基数小是毛南族的特点,人少意味着劳动力的稀缺,但同时,人少也有利于集中管理、统一部署。贵州毛南族聚居区位于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自然地理环境极为复杂,经济社会尚处欠发达状态。人口可持续发展是毛南族脱贫致富、改变封闭落后状态的关键,人口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口问题,更是改善民生、提升民族凝聚力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毛南族独特的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条件来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上看,首先,贵州毛南族人口总量很小,这就决定了其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转变产业发展重心,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次,要逐步引导农业从业人口往第三产业方向发展,拓展增收渠道,增加非农产业收入。最后,要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民族吸引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发展优势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等。除此之外,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是其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外部条件。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看,贵州毛南族聚居区由于交通网络不发达,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存在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因此,首先,要改善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好通路、通网、饮水、住房等基础需求。其次,要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在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村适用科技推广等。最后,要传承和保护毛南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毛南族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让文化成为改善其社会生活的内生力量。

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看,贵州毛南族人口主要分布区多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到破坏。一方面,要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坚决抵制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保护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前提下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耕地保护,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打好生态牌和民族文化牌。

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来看,贵州毛南族人口少虽然削弱了发展的力量,但人口少更易轻装上阵,快速且有效地解决发展问题,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政府扶持结合自身产业调整的作用下,变人口劣势为优势,实现民族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