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这场艺术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开关

这场艺术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开关

时间:2024-10-19 07:02:15

《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艺术展?这是时下北京最热门的艺术展,也是“全球十大必看艺术展”之一,更是用科技调动人体所有感官的艺术展

北京798艺术区很久没有如此热闹。在佩斯北京画廊门口的队伍已快要捅破砖体大门。所有人都为“全球十大必看艺术展之一”的名号而来。

从5月20日至10月10日,这里将展出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的展览“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这是teamLab全球巡展的一站,也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场大型个展。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用美妙绝伦的展览收获了伦敦、硅谷、米兰、新加坡等地观众的惊叹。

teamLab是一个由400多位成员组成的创作团队。与其说是一个艺术家团队,它更像是一个“高科技专家小组”。因为其中真正的艺术家只占少数,更多的是程序员、数学家、建筑师、CG动画师等。

一个码农组成的艺术家团队到底能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这一次段子手、网民和文艺青年似乎集体词穷,能给出的评价只有“好玩”以及“美哭”。

“沉浸式”

刚踏进美术馆,花朵和蝴蝶便会以迫不及待的姿态扑进视线。这是teamLab最负盛名的系列“花与人”中的新作品——《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

置身于花海,很多人会产生一闪即过的晕眩感。这种身临其境的艺术形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沉浸式展览”。它所展览的其实不单是某种具体装置,而是无孔不入的情境。观众可以走入其中,被它包裹。

最早开启“沉浸式展览”的是日本波点女王草间弥生。1965年,她的作品《无限镜屋》在理查德·卡斯特兰美术馆开展。封闭狭小的房间被镜子反射出无边无际的红白波点,让人迷失其中。

点燃国内沉浸式展览热潮的是2015年9月在上海展出的《雨屋》,这是一个同样在全球巡展的大型互动艺术装置作品。在这件作品中,人们可以“滂沱雨中过,滴雨不沾衣”。在展出的4个月间,20万观众愿意等上2个多小时去“淋雨”。

不过,teamLab的“沉浸”有所不同。《纽约时报》认为,大部分沉浸式展览意图通过单一感官体验唤起观众的内心感受,而teamLab则是将光线、声音、视频和虚拟现实等融为一体,让人除了能用所有感官去体验,几乎无暇思考。这种接近“放空”的状态容易让人痴迷上瘾。米兰世博会上,人们为了看teamLab的展排队8小时,而他们在东京的个展更是吸引了近50万参观人次……

teamLab之所以能拥有这种“黑科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始人猪子寿之。2001年,猪子寿之毕业于东京大学数学工程和物理情报学部。当时正值数字时代在日本崛起,喜爱艺术又精通科技的他便和几位师友成立了teamLab。

为日本漫画《海贼王》中同伴精神所感动的猪子寿之十分注重同事的力量。他招募各个专业的人才共同协作,甚至为了多与同伴共事而扔掉衣服、退掉房子,住在公司或是朋友家。他认为“皮肤、眼界都是人的界限,但科技可以打破这种界限,让人融化在艺术里”。

但最初的十年,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名堂,直到2011年,他们为日本偶像团体“岚”在红白歌会上制作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后来被上传到Twitter上,并很快获得数百万点击量,teamLab也开始逐渐为人所知。

teamLab创始人猪子寿之每个人都是一个开关

对于猪子寿之来说,感官是人们感知艺术的界限;而对于teamLab的传播总监工藤岳而言,拥挤的人潮是人们欣赏艺术的障碍。

跟很多人一样,工藤岳曾在卢浮宫博物馆有过一次糟糕的体验。观众们挤破脑袋只为更靠近名画《蒙娜丽莎》一毫米。但不管你挤得满头大汗还是筋疲力竭,女神永远在安全距离之外保持微笑。

“如果可以一个人独享艺术就好了啊!”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有,但谁都知道这有多不切实际。为了观展时不被旁人干扰,teamLab聪明地把每一个人当作艺术作品的元素。他们在装置中大量运用传感器,这些程序密切注视每个观众的动作并随之作出反应。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成了触发变化的开关。因此,即便观看teamLab的展览也很拥挤,但每个人感受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本次展出的标志性作品“花之森林”中,四季花朵会根据观众的驻足而簇拥开放。本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艺术家们却还嫌不够似的。他们在场馆内树起鳞次栉比的镜面,目之所及皆是繁花似锦,误入丛花深处的人压根儿不知眼睛该往哪儿看。而等你触摸到墙壁时,花朵则会因指尖的触碰随风凋谢,一切都异常真切。

另一件作品《水晶宇宙》则将这种互动性表达得更为直白。观众直接可以通过手机来操控数以万计的LED灯闪烁的节奏。

teamLab还特意为前来观展的孩子准备了“未来游乐园”,这件作品的主创松本明耐是3个孩子的父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回家他面对的只是孩子们的背影。电脑、ipad夺走了他黏人可爱的孩子们。最后他决定用电脑打响一场“孩子保卫战”。在“未来游乐园”里,孩子们可以专心画画。他们的作品可以实时扫描进屏幕,并鲜活起来。孩子可以通过触碰屏幕抓住小鱼看它摇头摆尾讨饶,也可以指挥飞机向怪兽开炮。

《水晶宇宙》

未来隧道的另一头是传统文化

除了炫酷的、斑斓的,还有传统的。比如作品《被追逐的八咫乌,追逐同时亦被追逐的八咫乌,超越空间》。八咫乌是日本神话中太阳的象征之一,其实就是有三只脚的乌鸦。

整个作品在开始前是玄色寂静。就当你以为自己正在不断往地心下坠的时候,八咫乌从头顶掠过,划破黑暗。它们漫无目的地飞舞追击,羽翼拖着悠长光影。很快,这些飞行的痕迹就会变幻成深浅不一的书法。

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东方传统的书法艺术,但每一笔的浓淡都不尽相同,就像“花之森林”中,没有两朵相同的花——teamLab想借此诠释的正是“一期一会”的日本美学。

为了更好地展现“一期一会”,佩斯北京的总监程雪说:“几乎每一天都在修改。”teamLab对作品很少有一个具体标准。在“定标准”这件事上,这个团队终于显出了艺术家特有的漫不经心。不要急,只有开始着手做的时候才知道作品会是什么样。从3月下旬开始的布展工作一直到开展前两天才堪堪调试好最后一个装置。比如“八咫乌”这个作品就在3年间被捯饬了好几回。

早在2014年,“八咫乌”就已初现雏形。最开始只是一块屏幕,后来飞到了硅谷展览上错落的7块屏幕上。去年在东京森美术馆,teamLab把它升级为3D呈现。这一次在北京,他们又根据实际效果改进了墙面和地面材料以及接缝技术。

“科技并不是最重要的元素。”猪子寿之坚持这样说,尽管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明明干着科技怪咖的事儿。

他们的作品如果是一条流淌的声色河流,那科技不过是河道,真正的上游源头是东方传统文化。随着技术发展,愈发炫目的技术无异于时常改弦的河道,为的不过是流经更多地方,让更多人注意到。

有人曾质疑teamLab不过是用一个漂亮盒子装了一把虚无的“世界”与“人类”。猪子寿之的回答倒是坦荡:“我对日常话题没什么兴趣,我对什么能改变人更有兴趣。”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