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将于2016年7月13日发行《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其中一枚主图是“后母戊鼎”。这是后母戊鼎自1964年以来,第3次登上新中国邮票。能够享受如此殊荣的中国文物目前仅此一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母戊鼎,商后期饪食器。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后母戊鼎在“古代中国青铜器”专题展览中展出。
图1大鼎的出土及其流传
后母戊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武官村北的“西北冈”上。“西北冈”位于洹河以北,商代晚期是商代最高统治者——商王的墓葬区。1934-1935年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在此发掘了多座商王大墓,当地的村民便借机在此探宝。1939年3月的一天,武官村的村民在此发现并挖出了宝物,这就是后母戊鼎。此事被侵华日军所知,意欲侵夺,武官村村民为防止方鼎被日本人劫掠,又将方鼎就地掩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地政府也在找方鼎,并于1946年7月派兵去武官村将方鼎挖出,存放到安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
1946年10月,在蒋介石六十大寿之际,方鼎作为安阳县的礼物被运送到了南京,蒋介石随即将它移交给国立南京博物院筹备处保管。1948年方鼎在南京展出。1948年底,国民党将大量文物迁往台湾时,因后母戊鼎过重不易搬迁而留在南京。后来,后母戊鼎入藏南京博物院。1958年,后母戊鼎陈列于南京博物院“中国历史文物陈列”展览。1959年8月31日,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建筑竣工,后母戊鼎被调拨到北京。当年10月2日,在新落成的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预展中亮相,方鼎陈列于“奴隶社会”部分。2005年9月,为配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母戊鼎回到它阔别近60年的安阳并公开展出近四个月。
大鼎“双耳”的秘密
当你站在后母戊鼎前,看上去大鼎貌似完整无缺,但实际上它的左耳在出土时就已经遗失了,右耳也因故断掉。因此,当时安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在介绍方鼎时说:“折一耳,余一耳尚在土中”。1948年马衡陪同蒋介石在南京朝天宫参观文物展时,蒋介石观看了“后母戊鼎”、“毛公鼎”、“散氏盘”三件国之重宝,并特意与后母戊鼎合影。从留下的照片看,它是没有双耳的。后来,南京博物院将方鼎折断的右耳装了上去,并将仿制的左耳也装了上去,后母戊方鼎才趋于完整。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方鼎出土的地方进行钻探、挖掘和清理,也没发现其左耳。
“司母戊鼎”缘何更名
在很长时间里,后母戊鼎都被称作“司母戊鼎”。大鼎腹内壁有铭文三个字,第一个字被认为即“司”,通“祠”,就是祭祀的意思,“司母戊”就是祭祀“母亲戊”(这种类型的代称被称为“庙号”或“日名”)。“司母戊鼎”的命名,据考应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经研究考证,学术界认为应将“司”释为“后”(“司”转向右就是“后”),称“后”代表她为“商王之后”,相比而言,释“后”要比释“司”更为合理。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201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主持人首次读出“后母戊鼎”,同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展览中正式将标牌写为“后母戊鼎”。
大鼎的“体貌特征”
后母戊鼎通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重832.84公斤,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形体最大的商周青铜器。其厚立耳,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非凡的铸造工艺
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鼎文化的杰出代表
鼎是中国古代炊食器。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后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故后母戊鼎全称又称为“后母戊大方鼎”。
后母戊鼎为国之重宝,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1964年5月25日,原邮电部发行了特63《殷代铜器》特种邮票一套8枚,其中第8枚图案为“司母戊鼎”(题图),邮票采用影写版和雕刻版套印,将青铜器的神韵和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2012年7月8,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了《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一套2枚,以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采用胶版和雕刻版套印,成功地再现了《殷代铜器》特种邮票的风采,后母戊鼎也第二次登上了邮票。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