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从无到有

从无到有

时间:2024-11-07 07:34:46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原地集邮从单纯的原地封邮品收集发展到原地封研究会的成立,对专门性原地集邮展览的探索、北京市集邮协会原地集邮类评审规则的诞生对原地集邮的推动、近十年来东联原地集邮研究会年轻一代集邮者坚持每二年一届的专门性原地集邮展览,积累了几百部原地集邮类展品;原地邮集不但在北京、上海等省市级邮展中有邮集展出,而且从无到有形成了规模性的原地专门性邮展,水到渠成终于跨进了ACPF邮展的大门。

笔者任原地封研究会老会长和名誉会长、东联原地集邮会名誉会长。本文主要以参与的专门性原地集邮展览作一概要的回顾。从原地封集邮到原地集邮历经30多年中,因涉及面广,不详之处请各位同仁补充。

1985年以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邮协桑万里为首的“草根”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原地封民间邮会,1986年6月成立,得到了众多集邮界人士的支持。上海市集邮协会首任会长胡辛人以及桑弧、邵林、唐无忌、孙传哲、张包子俊、郭润康等入会,以会员名义支持和指导原地封研究会的集邮工作,杭州市邮协副秘书长陈光道出任首任会长。

原地封以对邮票内容特有的研究方式,以及通过邮政实寄记录当代中国邮政函件业务的功能,赢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认可。每当新邮发行之时也是原地封爱好者的聚会之日。新邮原地封又成为原地集邮源源不断的素材,带来新的增量。

原地封研究会的成立,促使中国原地封的数量不断增加,到1987年每年的原地封数量已突破百种。1990年笔者在主持原地封研究会工作期间,编著了一本原地封图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日原地封图鉴1981-1989》。上海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唐无忌为本书题词:“原地封集邮汇戳、票、封于一体,收集因素极强,深得集邮者的喜爱,并逐渐获得邮界的重视。期望有志者在原地地名的考据、原地邮史的研究、原地邮集的组编等诸方面下一番苦功,为原地封集邮的发展开拓一条新路。”明确地指出了编组原地邮集对原地集邮发展的重要性。

原地封是新的集邮品种,作为编组一部邮集,最早是王长生用61枚封试编了一部《原地首日封》,在1986年上海首届集邮活动日的市级邮展中展出。北京何欣在1999北京世界邮展中借道实验类展出一部3框原地邮集《北京的故事》,是首次在世界邮展上展出的原地邮集。上海也有原地邮集多次参加市级非竞赛邮展。但作为非FIP的原地集邮类别要能在国内获得广泛认可并进入ACPF邮展的视线,自身能否达到专项邮展的规模和邮集水平,是基础性的内功。就在唐无忌题词的第二年,南通开始吃这个“螃蟹”啦——举办首届原地集邮展览。

一、原地集邮展览的探索阶段1.1991南通首届原地集邮展览

1991年,原地封研究会江苏分会的吴琦华到南通,与南通市集邮协会副会长汪开商议能否在南通举办原地封展览。经过努力,此项动议得到了南通市集邮协会的大力支持,并获得南通16家基层邮协参加协办。当年的10月1日至2日在南通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首届南通市原地封集邮展览”。郭润康发来贺词:“原地封展,独步天下”。南通市集邮公司印制邮展纪念封一种,市电视台作了新闻报道。

图1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邮展剪彩邮展展览为非竞赛级,展品来自南通、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和广西的邮集40部,用9片型的塑料框展示,共140框1260张贴片。由汪开、童国忠、曹风增对送来的展品进行预审。在原地集邮发展史上,这次邮展是我国首次原地集邮展览,也是世界首次原地集邮展览。在学术上,邮展的举办,证明原地封可以参照专题、邮政史和传统等编排方式组集,表明其作为一种新颖的邮展类别进行专门性展览的可行性;笔者的原地邮集《社会主义的中国来之不易》共使用了108枚封,除原地封外还采用了16枚原地实寄的JF邮资封,从而确定了原地实寄邮资封片作为原地邮集素材的实践基础。图2部分参展者和工作人员合影

图4无锡市原地封展览发奖仪式

图3中国首个原地集邮评审规则参展的40部邮集的编组实践,为原地集邮评审规则的制订提供了初步的宝贵的经验。1995年时任原地封研究会长和上海市省级邮展评审员的笔者起草了我国第一部《原地集邮评审专用规则(探讨稿)》,发表在1995年6月会刊《原地封知音》上,后经《原地封研究会文集》第4集编委会对文字作了些修改,在该文集发表。这个评审规则对“竞赛级展览”“竞赛级展品”“可采用的素材和不可采用的邮品”“展品编组的方式”“展品的评审”等基本的要素作了探索性规定,为原地封研究会举办邮展的评审提供了依据。

2.1995无锡市原地封集邮展览

4年后,专门性原地集邮展览从非竞赛级进入到竞赛级。

1995年7月20日至21日,以陈文龙、吴琦华等为骨干的无锡市邮协学术委员会原地封研究组在市离休干部活动室举办的“无锡市原地封集邮展览”。共有来自各地的邮集33部,其中原地邮集26部、当地客串的极限类7部,16片框共1222张贴片。评出一等奖1部(为上海方忠民的《小型(全)张原地封选集》)、二等奖4部、三等奖13部,及评委荣誉奖2部。

3.1996原地封研究会十周年邮展

原地封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时,6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新沪钢铁有限公司俱乐部举办了原地集邮展览。展出来自南京、无锡、丹阳、赣州、盐城、姜堰、上海的原地邮集19部,计67个标准框(1070个贴片)。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罗淑珍会长发来贺词“原地封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志贺”。胡辛人、汪开、邵林等与会。评出一等奖1部:吴琦华的《江山如此多娇》(3框),还有3部二等奖、7部三等奖。

基于南通和无锡邮展的成功,本次邮展首次采用了“原地集邮展览”的名称。图5童国忠主持原地封会邮展开幕式

图6前排左起:汪开、童国忠、胡辛人观展

图71997南通原地邮展的各地到会者4.1997南通原地集邮展览

紧接上海邮展后,1997年12月13日至14日,南通举办第二次原地集邮展览。市集邮协会、南通市城西工人文化宫主办了“1997南通原地集邮展览”,展出邮集28部(1248个贴片),江苏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马佑璋出任评委会主任,提升了评委会的层次。

本次邮展参展邮集除了原地邮集外还有个别的其他类别的邮集,其中原地邮集评出一等奖1部——何欣的《北京》(5框),有较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原地封,此外还有3部二等奖、8部三等奖。

5.1998扬州原地集邮展览

接着,1998年10月1日至2日,在姚文群等人的努力下,由扬州市群艺馆集邮研究会、扬州市老干部集邮协会、江苏姜堰市机关集邮协会联合主办的“1998扬州原地集邮展览”在市群艺馆大楼举行。共展出来自扬州、姜堰、上海、南京、无锡、丹阳、南通的邮集22部,共58框(928张贴片),内含部分当地的专题类等邮集。评出二等奖2部、三等奖6部、纪念奖13部,评委荣誉奖2部。扬州市长蒋进参观了邮展。《扬州晚报》《扬州消费报》、扬州新闻台、扬州经济台作了报导。

6.2004南通原地集邮展览

1998年扬州邮展后,正值各地加紧备战1999北京世界邮展,直到2004年,才恢复了原地集邮展览。200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南通市集邮协会、原地封研究会主办的2004南通原地集邮展览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共展出邮集32部99框,其中原地邮集23部59框932张贴片,其余9部为南通市在省级以上的获奖邮集。

马佑璋任评委会主任,评委有邵林、葛建亚、童国忠、黄豫生、方忠民。评出一等奖3部:北京客文达的《长城传邮》(3框)、何欣的《新中国原地封》(5框)以及南通曹子淳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3框)。此外还有5部二等奖,7部三等奖。客文达的邮集中首次展示了31厘米宽型贴片,能较好地容纳大型信封素材。

二、探索阶段的分析和启示从1991年到2004年,13年间举办的6次展览,对专门性原地集邮展览进行了有效探索。所取得的初步经验表明:连续举办原地集邮类专门性邮展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是建立在以贴票原地封为主体素材的有别于其他邮展类别的基本特征,以及素材的邮政实寄,在“知识和研究”分中对原地邮局溯源的正确和精度的提升,是有别于其他邮展类别的溯源特征,得以在邮坛中立足和发展;以及初步形成了一支组集队伍和产生了一批原地邮集。

然而原地邮展在1998扬州邮展后间隔长达5年,在2004年南通邮展后更是戛然而止。基本原因在于原地集邮还是个新生事物,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加入FIP后,集邮界对国际集邮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开始翻译FIP邮展规则并制订新的ACPF邮展规则,特别是1999北京世界邮展是对FIP规则的强有力宣传。各地集邮协会也将精力放在邮集所获的成绩上。集邮报刊上的原地邮文也明显下降。这种局面的改观,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葛建亚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在《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连发二篇原地集邮宏观议论邮文《原地集邮之功》和《假如不兴原地集邮》,指出原地集邮的存在基础及对邮票首发活动的推动作用和功绩。不久,邮发报刊上原地集邮文章数量开始有所回升。图8扬州原地集邮展览开幕式

图92004南通原地邮展开幕式

图10原地集邮理论高级研习班原地封素材积累需要时间。1996年原地封研究会成立十周年邮展时,胡辛人在观看邮展时对笔者讲了一句话“看来,原地集邮还得要花上十年时间”。分析第一届到第六届邮展的邮集数量,也可发现历届邮展规模不是走上升通道而是略有下降。因此,原地集邮展览要向前发展不但要继续积累新邮原地封以便增加素材的可选性,还要拓展早期原地邮品以增加素材的难得程度。

就在南通第三次邮展的2004年,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的现代集邮展览中,制订了省级《原地类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并在《原地类集邮展品的规则与评审》中对原地类展品中的各项打分的注意要点作了具体的说明,因此对北京原地邮集水准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加上北京版“现代集邮展”两年一届的连续举办,保持了邮展中原地邮集的可持续展出。也正因省级原地集邮类展品评审规则的影响,在全国首届网络邮展中出现了一部一框类原地集邮展品。

当时,正是新邮不断出现新的题材之时,全国原地集邮者为解决新题材的原地溯源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列入原地溯源的邮票题材已从早期的14种增加到60多种,笔者对此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和提升,并以《原地集邮概论和图鉴》一书进行系统表述,为原地集邮展览提供了新层次的理论平台。

从1985年算起至2004年已近20年。客观地面对局面,要在新的层次上恢复专门性原地集邮展览,需要增加年轻一代原地集邮组集者,充实后续力量。要下决心,克服困难,坚持连续举办邮展,在实践中积累上百部原地邮集,积累规模性邮展的实践经验,继续干上十年八年,才有可能将已经开辟出的原地邮展小道,开拓成更多人乐意走的大路来!

2006年春,笔者受聘出任东联原地集邮研究会名誉会长后,东联会用一年时间从一个办封组织提升为专门性的原地集邮研究邮会。2007年笔者提出要对骨干进行培训。经常务理事会精心组织,于五一假期,在江苏邵伯进行为期三天的“原地集邮理论高级研习班”,参加者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笔者提供了教材并任主讲。内容包括原地集邮基本理论、新的原地集邮评审规则的研讨、原地邮集的编组方法和贴片的具体制作。为原地集邮展览继续发展充实了人材上的准备。

三、坚持每两年一届原地集邮展览

从2008年起,东联原地集邮研究会坚持每两年一届的原地集邮展览,不断总结邮展实践经验,不断修改充实“评审规则”和“实施要点”,使原地集邮参与人数和邮集质量不断提升。

1.2008首届邮展

5月1日,东联会在上海市三山会馆举办了“首届原地集邮展览”。展品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江西、山西、湖南、吉林、新疆等12个省区市的邮集25部计71标准框。1日预展,2日开幕式,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刘广实为邮展剪彩,本届邮展组委会主任唐无忌致开幕词,东联会会长刘观锡主持开幕式。评委会由国家级邮展评审员邵林(主任)、刘绍杰、柳光明及童国忠组成,按东联会2007版《原地集邮类展品评审专用规则》进行评审。除一框类外为六档奖级,给参赛者带来极大的鼓舞。图11左起:邵林、刘广实、唐无忌、童国忠

图12第二届邮展开幕式评出金奖1部:天津温守荣的《中国的世界遗产》,还有镀金奖1部、大银奖1部、银奖2部、镀银奖3部、铜奖5部;还评出一框类一等奖2部:浙江许基月的《书法》和江西邓国清的《长征从这里起步》,还有二等奖1部、三等奖5部。

2.2010第二届邮展

10月3日至5日,第二届邮展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举行。根据首届邮展的经验,修订了“2010版评审规则”。展出来自20个省区市邮集50部153框,文献9部。

本届邮集规模比首届猛增一倍,显示出组委和评委力量增强以及评奖方式改用金银铜多档授奖后明显的实效。由于规模的增加,为方便评审和切合原地集邮组集实际,展品分为“原地研究类”“原地专题类”“一框类”及“文献类”。

唐无忌任组委会主任,施邑屏任评委会主任,刘绍杰、柳光明、童国忠续任评委,奖项共设七级。评出原地研究类金奖1部——浙江姚欣依的《换值普通邮资明信片发行探讨》,还有大镀金1部、镀金2部、大银1部、银2部、铜1部;原地专题类金奖1部——淮南李捷的《中国桥梁发展史》,还有大镀金3部、镀金9部、大银8部、银2部、镀银1部、铜1部;一框类一等奖2部,包括山西阎钦佑的《喀斯特地貎》和甘肃王之庆的《邮资片同题材加贴》,还有二等奖9部、三等奖3部。

3.2012第三届邮展

10月3日至5日,第三届邮展在上海邮政函件广告局举行。唐无忌任组委会主任,仍由上届邮展以施员屏为主任的评委会进行评审。展出邮集51部188框,5框比重增加,专题邮集增至28部并且质量继续提高。

评出原地专题类金奖2部:广东张勇的《您想住的更好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人类的居住模式》和李捷的《畅游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大镀金1部、镀金6部、大银7部、银6部、镀银6部;原地研究类大镀金奖3部、大银1部、银1部、镀银1部、铜1部;一框类一等奖2部,包括上海高培恳的《中国铁路十年》和刘观锡的《您好,夏威夷》,还有二等奖6部、三等奖2部。

4.2014第四届邮展

5月1日至3日,由杭州市集邮协会协办的第四届邮展在承办方杭州图书馆举行。王新中会士带来了杨利民会长的题词“原地集邮鹏程万里”。上海刘广实、邵林、施邑屏,北京李近朱、王宏伟,江苏马佑璋、周治华、葛建亚,浙江林衡夫、张雄等会士出席指导邮展。唐无忌的题词是“起步方便然探究维艰,看似容易却学识深湛,这就是原地集邮的魅力”。来自19个省区市的邮集61部,规模达到219框。刘广实任组委会主任,林衡夫、张雄、汪以文任副主任。邵林和施邑屏任评委会正副主任,张雄、柳光明、刘绍杰和童国忠任评委。

在上两届邮展实践基础上修订了“2014版评审规则”和“实施要点”。评出研究类金奖1部——刘观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小版张原地实寄封(19802004)》,还有镀金1部、大银5部、银1部、镀银4部、铜1部;专题类金奖1部——李捷的《马》,还有大镀金1部、镀金4部、大银8部、银6部、镀银2部、铜4部;一框类金奖1部——湖北傅庆元的《华夏瀑布》,还有银5部,铜9部。

杭州邮展的展品,规模突破200框,引起邮刊邮报的积极报道,在宣传原地集类邮展上效果明显。

5.2016第五届邮展

9月4日至6日,第五届邮展由河南省平顶山市邮政分公司、平顶山市集邮协会和东联会联合主办,在市博物馆举行。杨利民会长为邮展贺词。刘广实任组委会主任,王宏伟和羌陆明任评委会正副主任,柳光明、周峰、刘绍杰和童国忠任评委。展出来自19个省区市的72部邮集,共252框和文献1部。

根据第四届邮展的实践,修订出“2016版评审规则”和“实施要点”。评出研究类金奖1部——江苏孙鸿山的《原地实寄缩量专用邮资图明信片(2002-2006)》,还有大镀金1部、镀金2部、大银3部、银7部、镀银1部;专题类金奖2部,包括刘观锡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李捷的《独立的诗·睡卧的画——回眸中国桥梁》,还有大镀金5部、镀金9部、大银9部、银4部、铜1部;一框类金奖1部——浙江干玉坚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还有镀金3部、银11部、铜8部;文献1部获大银奖。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