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跟苏轼学怎样『拉史书』

跟苏轼学怎样『拉史书』

时间:2024-11-06 06:28:37

编剧有一个基本功,叫作“拉片子”。打开一部电影,随看随停,从镜头运用到台词走位,一帧一段地悉心揣摩。拉透了片子,大师的用心便了然于胸。

同样的道理,想弄明白一段历史,也得把相关史书“拉”上几遍才行。可史书大多乏味枯燥,真是打死也读不进去。怎么办呢?幸好有一位先贤,为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这人就是苏轼。别看苏轼天资聪颖、文采风流,其实他当初读史也是苦不堪言。那么,苏轼是如何克服这个困难的?这就要从一个叫王庠的年轻人说起了。

王庠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女婿。他是个学霸级的人物,七岁就能写文章,水准不输成人。王庠曾发下宏愿:闭门读书,穷经史百家之学。

苏轼生怕这位侄女婿空有读书之心,却无读书之法,特意写信过去,谆谆教导,大意如下。

年轻人若想立志读书,每本书都要读上几遍。要知道,书籍就像大海,里面的内容实在太多,穷一人之精力,根本不可能尽数吸收,只要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就行。所以每次读书,只带一个目标。比如,想研究古今兴亡治乱和圣贤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盯死这个目标去读,其他都不要去想。读第二遍时,再设定新的目标,如了解事迹、故实、典章等等。这办法虽然笨,但一旦学成,便受用无穷,比泛泛了解的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史书读起来乏味?因为你没有目的,读的时候不知侧重何处,自然味如嚼蜡。当你有了方向,便可做到有的放矢,对资料有所取舍,专注一道,兴趣就来了。

这点我深有体会。我读《汉书》时,觉得里面最无聊的段落是《地理志》,各种地名堆砌,可读性极差,我从来都是绕着走。有一次,我要写王莽,谈及他乱改地名的事,忽然想到《汉书·地理志》里,班固细心地在每一个地名后头,都加了一个“莽曰”,标明该地在王莽时期叫什么。我想解决这个疑问,便兴致盎然地去“拉”《地理志》,一条一条看过来,边看边笑。王莽实在太神经病了,无锡改有锡,亢父改顺父,简直可以当段子来看。从前我怎么没发现?上下两卷《地理志》读完,跟看笑话书差不多,轻松愉快。借着这个劲儿,我又去读了新莽以及东汉初年的人物传记,还有谭其骧的《新莽职方考》。

我相信苏轼“拉”《春秋》一定也是用这法子。一遍一遍地读,每次都专注于一事,要么是礼法,要么是史实,要么是孔子遣词用字的微言大义……所以他成了治《春秋》的大家。

就这个话题,郑板桥后来做过进一步阐发,说:“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耳。”

所谓的“问”,其实就是读书的目的。那么,苏轼读书的目的性强到什么程度呢?

曾经有一个眉州同乡少年才子唐庚,来拜访苏轼。

苏轼问他最近读什么书,唐庚说:“《晋书》。”然后咣咣咣讲了一通,苏轼突然没头没脑来了一句:“里面有什么好听的亭子名吗?”

唐庚哪能读这么细,答不出来。回去琢磨了半天,他才领悟到这是苏轼在教他读书之法。估计苏轼当年读《晋书》,其中有一遍是专门研究里面的建筑物名称。

再好的办法,也得持之以恒,该下的苦功夫不能少。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朱载上有一次去拜访他,苏轼半天没出来。朱载上问他干吗去了,苏轼说我做功课呢,每天得抄几段《汉书》。朱载上说:“别逗了,你一个学霸,还用得着这样?”苏轼特别严肃地回答:“可不能这么说,《汉书》我都抄三遍了。最初每一段事,我得写三个字作为标题索引,后来要两个字,现在只要一个字就够了。”朱载上拿过抄写本,苏轼说你随便挑个字吧,朱载上从标题里选了个字,苏轼顺着这个字一口气往下背了几百字。

朱载上回来跟自己的儿子感叹说:“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

归根到底,天才都这么努力,我辈再不加油,就更没出路了。

(林冬冬摘自作者的新浪微博,刘宏图)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