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国际社会新的利益博弈,如果没有舆论上的保驾护航,“一带一路”战略在推进中将会遭遇更多麻烦。要改变这一现状,应本着“从实效出发”、“努力形成合力”两大原则,大力改进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议尽快从五个方面实现转变:
一是传播主渠道要尽快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从当前传播格局来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继续谋求传统媒体在国外的落地,要考虑以新媒体为基础打造对外传播的航母和矩阵。在继续发挥国有外宣媒体的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重点新闻网站和民营互联网企业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积极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大幅度地向新媒体倾斜。
二是传播内容要尽快从时政、文化为主向经济为主转变,大力发展经济外宣。当前,外国人最钦佩中国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成就;最关注中国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会。经济发展成就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最坚实基础。相对于时政、文化外宣,经济外宣既能与海外受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联,又容易超越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要把经济外宣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核心环节来谋篇布局。要考虑把懂经济的人才充实、交流到各级外宣工作岗位。
三是传播方式要尽快从主要谋划“我们讲”向着力引导“别人讲”转变。让“别人自己讲”的实际效果远远大于“我们对别人讲”。让目标国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和记者、评论员、自媒体人、“网络大V”来客观、友好地报道中国事务,应是我们现阶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点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相对于欧美国家媒体来说,他们对华的偏见要少一些,对中国的期望要多一些,这为做好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此,国际传播能力资金的使用和评估要相应做出调整。要加大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记者交流、培训、邀访等活动。从某大学目前对外国记者进行的培训项目来看,今年完成培训的多名外国记者,都有了较强的中国情结,在报道中常常能体现中国立场。另外,西方一些国家的媒体常常在外国一些媒体人中物色特约撰稿人、特约评论员,久而久之,就成为西方媒体的代言人,即使在本国媒体发稿,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体现西方立场。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借鉴。
四是传播主体要尽快从媒体、政府为主向由企业、智库、媒体组成的传播综合体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重点是要发挥“走出去”企业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国为例,跨国企业一直是美国外宣的主力,中国每年大批记者赴美采访,大都是由美国企业邀请的,尽管他们的目的是保障企业利益,但企业利益往往是与国家利益高度一致的。过去,中国企业缺乏与国外记者打交道的动力和经验,吃了不少亏。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对国有企业的外宣工作,建议批准单独的项目列支,不要都算入一般的企业接待费。要鼓励企业支持媒体外宣工作,也要鼓励媒体针对企业需求开展外宣,将两者打造成利益共同体和项目实施综合体。要鼓励智库多对外发声,支持学者到重要国际论坛、会议上去发表演讲,鼓励他们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并将传播效果纳入智库评价体系中。建议从各大智库中选定一批爱国、有学术造诣、有影响力、懂外语的学者,进行必要的国际传播培训,并为他们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便利条件。
五是对国外媒体合作要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尽快从稿件内容合作向资本层次合作转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沿线亚洲国家的新媒体发展还相对落后,但作为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应抓住契机,借鉴当年国外资本投资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经验,通过投资合作的形式,直接参与当地新媒体和新的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应加快推动微信等互联网应用占领国际市场,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网信产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