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去朋友家里看标本,偶然看到一种长相很威武的锹甲。问了朋友才知道这是大明深山锹甲,一般生活在海拔比较高、有大片原始阔叶林的环境中,且只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明山。从那一天起,我就记住了一个名字—大明山。
我好不容易凑够了假期,立马安顿好工作,马上就出发、奔赴大明山!一路奔波2000多千米,到大明山已经是晚上了。我顾不上休息,立马拿着相机和头灯就出发去巡山了!
夜晚的湿气很重,在头灯的照射下,一阵阵细密的水雾飘过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没走几步,我就发现土路上的水坑里蹲着几只黑框蟾蜍。用头灯照射过去,整条路上都是这种蟾蜍。原来它们是来这里求偶的,足有几百只,简直就是一条“蟾蜍路”。
这些傻乎乎的家伙根本不怕人,即使靠得很近去拍摄,它们也不逃跑。我拍了几张,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儿,凑近去看,发现雄蟾蜍抱着的雌蟾蜍已经死了。正在这时,身后突然有亮光闪过,我赶紧躲开,一辆汽车飞驰而过。原来这是一条通往景区住宿点的小路,傻乎乎的蟾蜍根本不知道躲开,很多都命丧车轮之下了。还好现在夜已经深了,过往的车辆很少,希望这些蟾蜍尽快完成求偶,躲开可怕的汽车。
扫一扫,一起发现蟾蜍的奥妙。“蟾蜍路”上遇雨蛙
正当我有些伤感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草丛里传来清脆的蛙鸣声。我循着声音,用头灯照了半天才找到它的位置,这是一只雄性华南雨蛙,它翠绿的身体可真漂亮。受到光线的扰动后,它已经不叫了。我把头灯的亮度调弱,然后慢慢接近它,找到合适的位置蹲下来等待。终于,小家伙又开始唱起了情歌。
它先吸一口气,让肚皮鼓起来,然后把气使劲儿推进鸣囊里,吹起一个半透明的大泡泡,同时发出有节奏的鸣叫声。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光线对准它,我慢慢地提高了头灯亮度。明亮的光线吸引来一只小飞虫,它顺着雨蛙的鸣囊爬了上去。雨蛙可不会放过这样送到嘴边的食物,一口就把它吞到肚子里,然后好像还很满意地对我眨了眨眼睛。
竹节虫是个夜游神
刚出壳没多久的小蜥蜴趴在草棍上睡大觉;一只刚羽化的蝉倒吊在空壳上,晾晒半透明的翅膀;蚂蚱大口地嚼着挂满露水的草叶;无数萤火虫在天空中飞舞,想要和星星连成一片……如此美妙的夜晚,时间溜走得太快,不知不觉已经凌晨两点多了,但我还像个夜游神一样地在山里转悠。
欸,前面那棵树的叶子几乎都要被吃光了,上面一定有大虫子!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树的竹节虫,每只都有将近20厘米长,足有几十只,它们几乎吃光了树叶!因而树上只剩下和它们身体形状一样的枝条,这倒是更方便它们伪装了!
很多种类的竹节虫都是白天离开寄主植物躲起来,所以很难找到。只有到了夜晚,它们才会再次爬到寄主植物上大吃叶片。这些家伙比我还厉害,是名副其实的夜游神。我继续前行,发现了很多种竹节虫,红的、绿的,大的、小的,粗的、细的,应有尽有。后来我在一丛蕨叶上面,发现了本次出游见到的最漂亮的竹节虫,那是一对正在交配的四面山龙竹节虫,它们的身体上长满了枝刺,看起来很是威武。我凑近看的时候,发现这种竹节虫身上的色彩和质感都很像苔藓,我就大概猜到它们白天藏身的环境了。果然,第二天白天,我在那丛蕨类植物下面的苔藓和枯枝中找到了正在睡大觉的四面山龙竹节虫。扫一扫,一起发现雨蛙的奥妙。
扫一扫,一起发现竹节虫的奥妙。伪装骗我没商量
天快亮时,我才回到住地,只睡了一会儿就又起床继续拍摄了。那么多新奇的虫子等着我呢,我根本没时间睡大觉。也许是太困了,我有点儿犯迷糊。这一上午,我充满耐心地蹲在草丛里找虫,却被各种伪装给骗了。
我先是看到草叶上有一坨鸟粪,当我转过头去打算找别的东西时,眼睛的余光瞥见它动了一下,我马上凑过去仔细看,看来看去还是一坨鸟粪。干脆摸摸它吧,反正别人也看不见我在摸鸟粪。这一摸不要紧,“鸟粪”居然张牙舞爪地向我扑过来,原来这是一只模拟鸟粪的蜘蛛!这家伙真是太聪明了,“鸟粪”肯定不会被鸟吃,这副“屎”样还能引来其他小昆虫成为猎物,即使牺牲一些颜值也无所谓了!
蜘蛛溜到一片叶子的背面,边上一只亮闪闪的小甲虫爬上来了,我赶紧对着甲虫拍了几张,这亮闪闪的家伙太容易反光了,真不好拍。我准备调整一下闪光灯的参数再继续拍,正在这时,小甲虫转过头来,脑袋对着我,我看见它居然在一下一下地舔叶子!这口器,这脑袋,咦,难道不是一只苍蝇吗?!
这种小“甲虫”叫甲蝇,一种苍蝇的近亲,是少见的玩意儿。正当我想多拍几张的时候,人家一扇翅膀就没了踪影,我干脆在树枝上找找吧。哈哈,我一下又找到了一只漂亮的“瓢虫”,而且这种花色我从来没拍到过,黑底黄点儿,而且还是两只叠在一起。透过相机的镜头,我看到的“瓢虫”有点儿怪,为什么它的眼睛那么大?等等,它的屁股后面怎么还一直有水珠冒出来呢?我把镜头向前推,还想凑近点儿再仔细看看,但小家伙猛地一跳,没了踪影,瓢虫会跳吗?根据以上种种行为,我才意识到这并不是瓢虫,而是一只瓢蜡蝉。蜡蝉是善于跳跃的,而且它们吸食植物汁液后会不断排出多余的水分。
树上发现新种“鸡”
虽然我认识很多昆虫,可除了一些常见植物,其他的南方植物我几乎都不太认识。不过,有些植物是可以根据昆虫来识别的哦。这不,不远处的树干上就趴着一只黄绿相间的昆虫,它长着一个和皮诺曹一样的长鼻子,这是一只长鼻蜡蝉——龙眼鸡,听它的名字就知道了,这家伙主要吸食龙眼树的汁液。一大群龙眼鸡在一起时胆子都比较大,几乎不怕人。但如果遇到单个的,我们就比较难以靠近了。它会先和你在树干上藏猫猫,实在躲不过去了,就一下子弹开起飞,飞行的时候会露出亮黄色的内翅,异常美丽。
我继续前行,在另一棵树上又发现了一种“鸡”,这种“鸡”的颜色没有龙眼鸡那么艳丽,身体偏灰白色,好像是一只芒果鸡。我抬头在树上仔细搜寻,果然看到了刚结出的小芒果呢。后来我又发现一种蓝鼻子的“鸡”,发信息问了广西的朋友才知道是弧头蜡蝉。一天就拍到3种长鼻蜡蝉,我的收获真不小呢。等我往回走的时候,看到最开始的那只龙眼鸡还在原地。我打算再好好拍一下,它又开始和我藏猫猫。我绕到树的后面,居然又有了新发现——第4种长鼻蜡蝉!它比龙眼鸡稍小一些,黑色的长鼻子也更细一点,绿色的翅膀上密布着橙色的圆斑,长得太精致了!我赶紧把图片发给广西的朋友鉴定,朋友说这种长鼻蜡蝉他也从没见过,说不定是广西的新记录或者新物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