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羞
宋朝有一个人喜欢舞文弄墨,他听说殴阳修擅长作诗,很不服气,就想当面看个究竟。
走在半路上,他看见一棵古树,就吟了两句:
“门前一古树,两股大桠杈。”
想再吟下去,却再也想不出词儿了。正巧,欧阳修走过,就替他续了两句: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这人回头一看,见是个老头,就说:“老伙计,想不到你也会作诗,那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欧阳修,看他有多大能耐!”
他们一同上了路。在一条河堤边,正好有一群鸭子跳进水里,那人便吟道:
“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
欧阳修便用骆宾王的名句续了两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后来他们一同渡河,这人在舱内又作起诗来:
“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便又帮他续了两句: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打油趣诗
唐朝南阳读书人张打油喜作俗话诗。一日大雪纷飞,他脱口吟道:“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风趣、形象而夸张地描绘出雪中景物的特点。他还在官衙壁上题咏雪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衙传他进府,以南阳被叛军包围正向各处求援之事为题,命他作诗。他吟道:“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后人把这类俚俗浅露、引人开心的诗叫作“打油诗”。
一根鹅毛
唐朝时,某地方官缅伯高,上京进贡一只天鹅给皇帝。路经沔阳湖,想给天鹅洗洗澡,不料一松手,天鹅飞跑了,只掉下一根鹅毛。他就把这根鹅毛献给皇帝,并吟诗一首:“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金陵续诗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乔装出游,来到金陵古渡,正遇上一群上京应试的举子在等船过江。有人提议吟诗作乐。其中一位年轻举子见长江浩荡,钟山苍茫,一座偌大的采石矶屹立江畔,便脱口而出:“采石矶兮一秤砣。”大家都夸他起句气势磅礴。朱元璋却笑道:“气魄虽大,但恐续句却为难了。”一句话提醒了众位举子,“是啊,偌大一座山是秤砣,那秤杆和秤钩又是什么呢?纵使有了这般大的秤,又拿去称什么呢?”那位年轻举子确实很难续下去。大家都不能续完。朱元璋说:“我来试试。”于是念道:“采石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挂,称我江山有几多!”众举子一个个目瞪口呆。
金鸡报晓
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岁是“鸡年”。大年初一,朱元璋到
翰林院文华堂,与学士们一起饮酒庆贺,席间,他以“金鸡报晓”为题,作诗一首:“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大家见这两句都暗自好笑。但后两句却奇峰突起,气象非凡:“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朱元璋用“逆挽”法,创造了新的意境。
平民皇帝朱元璋不但作诗,而且评诗也很有意思。明代江盈科文集《雪涛诗评》有一段朱元璋的趣事。朱元璋在江南与陈友谅等人大战时,偶然投宿一寺。住持不知他是谁人,便问他的姓名。朱元璋不答,乃题诗一首壁间。诗云:“战退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并不知分晓,只管叨叨问姓名。”
首二句有杀气,末二句有不耐烦之意。后来朱元璋称帝,寺僧也知道了当年的题诗者是当今皇上,十分惊恐,便命人用水洗去其诗。
一日,朱元璋忽然想起这首诗,便派人去问此诗在否,诗已洗刷掉,众僧惶恐不已。内有一僧有急才,即献诗一首呈上。诗云:“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恐惹鬼神愁。曾将法水轻轻洗,尚有龙光射斗牛。”
首二句言朱元璋的诗是天子墨宝,留在人间会惹鬼神之怒,故此用水洗去。末二句则是拍马屁的言语,说朱氏之诗虽经水洗,仍然透出万丈光芒,足见是非凡之物。朱元璋看了这首马屁诗,龙颜大悦,便免予追究寺僧洗诗的过失。
朱元璋评诗乃随心所欲而评,吹捧者大多得到好处。一次朱元璋微服出行,遇一岁贡至京的书生彭有信。朱口占《虹霓》诗二句:“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彭应声续道:“玉皇昨夜鸾舆出,万里长空驾彩桥。”马屁拍得恰到好处。朱元璋认为他“有学有行,君子也”,便任为北平布政使。
诗解纠纷
明代蜀人杨升庵的儿子,平日与邻居相处很好,后为造一堵墙与邻居闹翻。儿子就修书一封,想让在京城做官的父亲出面压倒对方。
杨升庵却回信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莫学当年秦始皇。”一诗排解了纠纷,传为美谈。
纪晓岚对诗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石)。有一天,纪晓岚带着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石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作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石老师吟着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地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地吟了一句:
“细羽佳禽砖后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你的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一语成谶隋炀帝
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而言中”的事情。诗谶就是所作之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
最著名的诗谶,出自隋炀帝之手。他开凿运河,乘凤舟下扬州,一日忽得一诗曰:“三月三日到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持钓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此诗甚劣,然而炀帝却交付乐工,令随行的宫女合唱,炀帝闻歌甚为得意,然而识者却都暗自惊讶,谓之不祥。盖当时李渊已渐成势,“鲤”“李”二字同音,是故诗中之意有“李渊化龙”之意。此外,炀帝又曾作索酒歌,曰:“宫木阴浓燕子飞,兴衰自古漫成悲。他日迷楼更好景,宫中吐焰奕红辉。”这首诗简直不能称之为诗,因为全诗不但缺乏理路,而且毫无意象,甚至跟“索酒”的主题都了无关系。可是炀帝每在迷楼饮酒作乐,必令宫人唱此歌,他似乎很欣赏自己的歪诗。及至后来,李渊大兵攻入京师,炀帝躲入迷楼自杀,唐兵将迷楼付诸一炬,那就应了诗的后两句。
天成偶得《打油诗》
某日长安城天降大雪,寒冷至极,一个吃饱了饭出来消食的文人见雪花飘飘,便诗兴大发,脱口道:“大雪纷纷落地……”
刚念了一句,恰逢有一个升迁的官员经过听到了,感念皇恩浩荡,一拱手接口道:“正是皇家瑞气。”
旁边一个卖防寒用品发了大财数钱都数不过来的商人心花怒放,也凑了一句:“再下三年何妨?”
这一语激怒了路边一冻饿欲死的乞丐,哆哆嗦嗦地大骂:“放你娘的狗屁!”
于是,这四个社会各阶层人士,一人一句刚好凑合成了一首天成偶得的打油诗也:
大雪纷纷落地,正是皇家瑞气。
再下三年何妨?放你娘的狗屁!
张飞赋诗
三国名将张飞,人皆知其勇武,而少知他也能赋诗。他在严陵滩上就曾经赋诗一首:好个严子陵,可惜汉光武!子陵有钓台,光武无寸土!
其诗颇慷慨激昂,不失英雄口吻。录于此,可作为“诗如其人”的一个佐证。
嘲杜甫诗
盛唐之时,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号称“诗圣”,二人诗风迥异,李白天资卓越,其诗飘逸;杜甫深思工苦,其诗沉郁。然而,李杜二公,交往颇频,过从甚密。杜甫写有《梦李白》诗,其诗中有“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及“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等诗句。李白对杜甫也很了解,常赠之以诗,并喜偶尔开个善意的玩笑。如他写的这首《嘲杜甫》:半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当年吟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