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中文专业:故事开始的地方

中文专业:故事开始的地方

时间:2024-11-05 02:27:10

中文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却不是志愿所填。

我也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喜欢中文,却高中学理、大学学商,无论是理科还是商科似乎都和中文没有半点关系。可我知道,无论我在哪,无论我是什么专业,中文都是我要用一辈子去学习,并能一辈子从中受益的东西,是我故事开始的地方。

最开始的故事

我最早与中文的接触,是六七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教我背诗,从《春江花月夜》到《千字文》《琵琶行》《滕王阁序》。我像唱神歌一样一句句地背下来,虽然尚不能理解诗句都是什么意思,但朗朗上口的韵律都是我喜欢的。除了古诗古文,从小父母还给我讲睡前故事,这大概是每晚我最期待的项目了。从睡前童话到科普故事,从海底的未知生物到北极爱斯基摩人,大人讲得口干舌燥,我还不让停,每晚都想尽办法和大人讨价还价:“再讲一个吧。”

再大一点,我就开始成本成套地往家里搬书,比如瑞典童话外婆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系列小说,比如金庸的武侠全集。我常常被小说里的情节惊艳到,哭着笑着再合上书缓一会儿,满满的都是“亏得作者想得出来”的服气。用两三个小时看一部小说或者一部纪录片是一件多么赚的事情啊,可以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去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虚拟人物喜乐相随。比如看《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在自己生日的时候用舌头讲述的方式给一家老小做菜,一大段色香味俱全的描写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眼前,明明是穷得揭不开锅的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乐观得让看书的人也笑出来,笑完后又有隐隐的难过。人物鲜活到就算盖住说话人的名字,也能猜出什么话是谁说出来的。

看得多了,自己也试着动笔。这时候我阅历积淀的不足就暴露得很明显了,没有十分的输入,就做不好一分的输出。那时我曾在贴吧写连载,尝试着自己搭建世界的框架,明明是故事情节和文笔逻辑都不忍直视的黑历史,竟也收到过陌生人的表扬和鼓励,让我最初的尝试不至于夭折。

爱好和专业的摇摆

高考后我天南海北地填志愿,阴差阳错地被录到了北京。填志愿时我选择了相对热门的商科,而不是更感兴趣的文科或者心理。与其说是从就业角度做出的更现实的考虑,不如说是我不敢选。当我把中文当成爱好谈论的时候我喜欢它,我怕中文真的成为我的专业甚至工作后,我就失去了对它的热情。

大二的时候作为旁听生,我听曹文轩老师讲了一学期的“小说的艺术”课,这也是我听的第一堂中文课。老师总是穿着很熨帖的西装,提前五分钟走进教室,赏析小说时总是要求学生“先作为一个读者,去体会感动,后作为一个解读者,去剖析解读。”这种美大多数是无法言喻的“微妙”,就像一瞬间的心流带来的颤栗。

一学期的课里,老师讲行文的节奏,讲对话延宕的方式,讲情节摇摆带来的眩晕。老师提到他念小学时,他的语文老师让他们写雨,“每一场雨带来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不同,早晨的雨和午后的雨不同,大人眼中的雨和孩子们眼中的雨又不同,你要去感受。”这让我想起《无问西东》里的先生放下书卷,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几个遒劲大字,全班端坐在书桌前听风雨灌耳的场景。这是我所羡慕的中文课堂的样子。

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讲个人经验的那堂课,老师说只有在依赖个人经验的前提下,小说才能产生确切的感觉。这个确切感能保证他在构思文章时免于限于虚妄空洞,让他在行文中保持一种自信心。

在从前的练笔中,我一直以为虚构只用建立在想象上,而忽视了用个人经验给想象打上地基,才能避免使故事空洞又缺乏确切感。落笔成文是很剖析自我的一件事情,得有一种浸入式的体验,把记忆里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重新回味一遍,细细梳理。完成一个故事的过程也是撕扯着自己和过去的自我重新认识,甚至是慢慢和解的过程。这都是我在之前的写作里没有体验过的。后来就有了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上的《那只失眠的鬼》,这是我过稿的第一个虚构故事。

我希望能听到更多这样的课程,可是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蹭听,于是网络教学的慕课成了我学习的新窗口。我在武汉大学陈国恩老师开设的《文学欣赏与批评》课上听老师品评名家经典,在浙江大学胡可先老师开设的《唐诗经典》课上试着写七律七绝。台湾大学吕世浩老师的《史记》与《秦始皇》等课,教会了我“观史如身在其中”,看不同人在同一情景下处事接物应如何思量,如何表象。比如拥兵三十万的公子扶苏,接到要他自杀的假诏令,扶苏直接抹脖子自尽,同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就肯定不会死,他会直接带兵反上殿去。用这种学史的方法锻炼思维,比硬背时间和事件并在考完后迅速遗忘的传统方法生动太多。

在接触到这些课程以后,把中文作为一种爱好来拓展越来越难以让我满足。既然这样的课程对我有帮助,为什么我不能把中文作为专业来学习呢?

决定的事情就去做

大三的时候,我在工作和读中文的研究生这两个抉择里举棋不定,那不如先接触一下与中文相关的实习吧。于是在大三的寒假,我应聘了大学生杂志社的实习生,实习期间去单向街参加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我对作者绿妖的印象特别深。绿妖提到修复文物时一个重要的步骤:揭命纸——这是修复古画中最重要的工序。命纸是画芯的托纸,托纸直接和原画接触,能延长作品的寿命。揭命纸有时需要用手指轻搓慢捻,捻成极细的小条取下,一幅画动辄要揭一两个月,用无数次重复打磨出岁月的细腻感。在如此枯燥重复的工作下,还要控制好指肚的力度,一点耐心都少不得。

一直重复同一种工作,烦不烦呢?

答案是肯定的。哪怕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每个人也都会遇到自己的瓶颈期,就如绿妖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的跋文所言:“写这本书的四个月中,我一遍遍听他们的采访录音,从几十万字的资料库里‘搓’出这本书里的十万字,由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写到寒冬将至,时常感到我也在搓着一张看不见的命纸,在枯燥而平静的手感中一点点接近手艺人的世界。”

在发布会的开场,绿妖一直安静而恬淡地坐在那里,我甚至觉得她是放空的。可当说到她的写作经历时,她整个人突然灵动起来,两只眼睛顾盼生姿。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从事自己所爱的人的最好状态。

那就去读中文吧,把商科留给更适合的人去做。实习结束后,在选择考研方向的时候我这样告诉自己。

我选择了创意写作这个专业,在北大和复旦之间辗转纠结后最终确定了北大。开始我的目标并不是“我一定要考上”,而是“我要用这段时间学习一遍中文系的课程”。于是在大三到大四的大半年里,我每天泡在小说和理论里,补了《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理论史》等中文系必备书籍,再去图书馆一本本地借拓展的书目。原来我看小说都是想看哪本看哪本,有了文学史做框架后再看小说又是全新的理解。

将近一年的考研路比想象中要惬意太多,最终我也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好消息,幸运地就像“整个宇宙都在合力帮我”。

是结尾也是新的开始

从理到商再到文,有人问过我会不会觉得绕得弯太大,浪费了太多时间,可我倒觉得每个阶段都是我必须经过的。中文这个学科的涉猎范围是这样宽广,我也不知道学到的东西会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地方帮到我。学习数学有助于逻辑思维的训练,学习物理有助于建立宇宙观,学习经济学能让我从经济发展看社会的角度……个人经验的积累也得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面上,有了一定的知识面,才能有发现故事的敏感度。

哪怕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也会经历什么都不想做的懒癌期和郁郁不得志的瓶颈期,这是必经之路。在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也许我会从事中文相关的职业,也许我会再换一个方向,那又怎么样呢?重要的是我走在路上,并且对未知的风景心存期待。

一生的故事还很长,不用急,我们慢慢讲。

责任编辑:曹晓晨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