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解构传统与重构当代

解构传统与重构当代

时间:2024-11-03 03:32:08

他是江苏艺术基金《创新型手工印染人才培养》研修班的学员,他是来自教育一线的高校教师,他热爱传统手工艺,也热衷于绘画与设计,他叫王银明。

他是中国首届艺术硕士(MFA),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服装设计专业带头人,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负责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5江苏省优秀服装设计师;2016年王银明创意工作室获“江苏省十大服装设计机构(中心)”称号,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他的美术与设计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重要赛事中获奖并被官方机构收藏,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级设计大赛频获金、银奖。中国画《花语系列》1

中国画《花语系列》2

中国画《衣语系列之开门红》书画情结

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总有一丝回归传统艺术的情结。在教学之余,王银明坚持绘画创作,笔耕不辍,多幅美术作品在意大利、国内官方美术馆展出。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期间,曾受李超德教授绘画的影响,创作了一些唐风遗韵的《仕女图》作品,现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惠泉先生在《古典与浪漫的游离——谈王银明的人物画创作》一文中这样写道:“从技法上来看,他重视继承传统,笔墨简约随性,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发式与神韵刻画的栩栩如生,设色明净淡雅,作色则不拘泥于随附造型,水色交融,带有一气呵成的畅快笔意,形成兼工带写、舒缓闲雅的格调,完整地展现出唐风遗韵的华美气质,表达了极大的静美与心灵自由,形成具有当代笔墨意趣与审美倾向的中国画艺术形态。”

近年来,王银明将中国历代服饰的形制做一个系统的梳理,通过与当代主题绘画的组织表现形式相结合,通过水墨表达创作了一系列《衣语系列》作品,这些作品试图在探究当代中国画的新图式,受到了书画界前辈的广泛关注。著名画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袁牧教授在《读王银明的<衣语系列>》一文中提到:“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了现代艺术构成图式与新水墨形象进行巧妙地改革创新,笔墨随性自由,从具象到抽象,表现出单纯而丰富的图式,营造浑厚的文化意境”。课堂教学

2016服装设计作品

《心迹》与《游观》系列教学为先

在如今高校评定职称重视科研成果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热衷于搞“学术”而轻“教学”,而王银明始终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他坚持认为教师岗位“教学”是本位,与科研也并不矛盾,只有用心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不愧于教师的天职。由此,他带学生做企业项目,认真备课从不马虎,积极参加全国、省级教学竞赛与学生毕业设计评比并多次获得二等奖,多项教学成果获学院一等奖。教学之余,将主持企业的设计项目整合成教学资源,主、参编出版项目化教材4部,被国内多所服装院校广泛使用。

设计历程

由于工作生活在纺织服装产业发达的江阴市,服务地方经济成为地方高校的光荣使命,王银明长期担任海澜集团、江苏阳光集团、福斯特等大中型服装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讲师,与此同时,也为地方中小型企业从事品牌产品研发服务。2015年王银明被江苏省服装协会、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江苏省优秀服装设计师”称号,2016年王银明创意工作室凭借作品《LESSISMORE》、《MOREISMORE》获评“江苏省十大服装设计机构(中心)”称号。

艺匠手作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服装款式设计已经出现“瓶颈”现象,从1947年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Dior)推出的“NEWLOOK”开始,以各式“字母型”与“仿生型”命名的造型设计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国际时尚舞台上被演绎着,在上世纪的50年代,哪怕设计师将裙底边提高到离地40厘米,便会使欧洲社会一片哗然。但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现象均已不复存在了,服装界展现给大众的大都是“同质化”或“怪诞化”,这几乎成为成衣市场与院校毕设的代名词,这也是王银明一直思考如何突破服装“殖民化”的问题。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有责任、有情怀的设计师在不断探索本土文化印迹,涌现出如“无用”、“弄影”等民族原创品牌。传承、创新与解构中国传统手工装饰工艺为现代设计所应用成为热点,由文化自信向彰显文化自觉的自然转换成为一股思潮,唤醒当下设计师的创作诉求。

学员与姜平老师合影

将拼图与木版年画结合的服饰设计

刻版

蓝染作品《欢乐的世界》

刷桐油

扎染作品《海纳百川》由江苏艺术基金立顶资助,金陵科技学院主办,江苏华艺集团协办的创新型手工印染项目正是基于此展开研究与实践的,王银明成为这个项目班的学员,在听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大师,南通纺织博物馆副研究员、江苏工院文博馆特邀研究员姜平老师的讲座后,深感中国蓝染文化的博大。在围绕“传承与创新”的学术讨论中,王银明提出了“当下继承和发扬中国蓝染工艺更需要‘艺匠’精神”,艺,即当代设计美学趋向;匠,为匠心与精湛工艺。”以“艺匠”精神践行中国传统手工艺,将传统活化,设计出既体现当代潮流,又有民族与传统韵味的优秀作品。

在创新印染班的学习期间,学习氛围非常好,由于大家来自不同专业的设计领域,会产生许多跨界的想法,华艺集团ODM设计总监林子老师根据大家的专业背景进行合理的分组,有服装、文创、家居、地毯、装置等五个组别,而且学员之间互通有无,交错合作,这使得整个项目团队活力俱增,通常是白天学习,晚上在工作室继续讨论方案。

创新印染项目组还邀请了邢小刚教授讲《造型基础与创意》、江苏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李川先生讲《美国文化体制的架构与运作》、张秋平教授讲《创新之路》等课程,均紧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展开,引导学员进行设计创作。

在李卉教授的《创新印染产品设计》课程中,通过对模印图案的实践,使王银明体会到手工图案传递出不可复制的人性温暖,他以“兔宝宝”纹样进行拓展设计,时刻不忘李卉教授强调的“产品”概念,将单独纹样转化为可无限延伸的四方连续纹样,既可以作为单独纹样存在也可以作为印花拓展在服装、家居、文创等产品上,这就极大地非富了设计的内涵与应用领域。

在南京云锦研究所陈林老师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课程实践中,王银明分别制作了传统纹样与现代纹样两幅作品,在传统纹样的刻绘中,参悟传统工艺的精髓,体会匠人对画图、断刀、刻版工艺参数的界定。在现代纹样的创作中,他以女儿平时画的儿童画形象搬进了画面,取名为《欢乐的世界》,他将笨拙的大象,网红的“马云”、小猪佩奇、猫咪、长颈鹿等卡通形象融入其中,通过音乐的符号元素将其烘托,营造出自然界欢乐的气氛。项目组负责人刘素琼教授看到作品后这样评价:“这是学员们第一次尝试做蓝印花布,工艺学习时间很短,虽然在印染技术上还需提高,但在图案设计方面已经跳出了传统思路,呈现出新的、有爱、有故事性的面貌。”

解构传统与重构当代是继承与创新优秀民族文化的重大设计议题,它不是指引人们摒弃传统,而是要在中国博大的传统文化中寻求经典样式将其与现代审美倾向相结合,从而构架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新作品。

随着创新印染项目课程的不断深入,将于9月份在南京举办作品展,期待九月的秋分时节,看到既能立足于传统,又能体现时代创新印迹的优秀作品。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