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日本经济新闻》爆出重磅消息——4月1日起,松下集团在中国家电业务有重大调整。调整主要涉及将原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更名为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统一运营松下在中国全部家电业务。该调整消息一出,立即被业内解读为:当日资企业在华日渐沉寂之际,松下家电将“抛弃保守战略改为主动出击”。
为了详细了解松下此举的深意,《电器》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新成立的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掌舵人、原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原本约好的采访因为他的异常忙碌而不断推迟,当记者终于成行见到吴亮时,已是4月中旬。早已错过午饭时间的吴亮囫囵吞下几口午饭,就坐到了记者的对面。他笑着告诉记者,从早上7点到见到记者的前几分钟,他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无缝连接,没有一分钟空档。尽管忙碌,但是老朋友吴亮还是用了一个多小时,为记者详细讲解了松下此次调整的内容与初衷,以及他“走马上任后打算烧的几把火”。
变则通通则久
《电器》记者与吴亮的谈话,始于松下家电此次调整的内容与原委。吴亮首先为记者详细讲解了松下家电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他说:“原来松下集团在中国所有业务都隶属一家管理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它旗下总括家电、电工等四大业务板块。这次调整就是将其中的家电业务整体剥离出来,由原来主要生产智能坐便器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承载整个中国家电业务的功能,变身为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新公司已于3月末正式完成更名。”在进入采访地点的办公楼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一楼大厅墙壁上的公司LOGO已经由“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变成了“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
关于新成立公司所涵盖的业务范围,吴亮也为记者进行了介绍。他透露,新公司的主要职能是统筹管理松下在中国所有家电产品的产销业务。而目前这些业务分散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个十几个分公司中,未来将慢慢收回到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预计1~3年内,所有松下在中国销售的家电产品都将由新公司统一开票。
至于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电器》记者从吴亮那里得到了准确的答案。吴亮坦承,松下集团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与当前日本公司在中国的整体发展形势不无干系。
近年来,日本制造与品牌在中国市场大面积收缩战线。尽管日本品牌在技术与品质保障方面仍有不容小觑的实力,但是中国市场份额不断衰减已是不争事实。日本品牌拥有如此表现的症结,被众多分析人士归结为,日本企业传统的“长老式”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已不适应以用户为导向的中国市场,战略方向和市场策略反应不够灵敏,冗长的审批流程大大降低了运营效率。
在谈到松下是否面临这些“沉疴”时,吴亮本色不改的直率令记者吃惊。他指出,日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最辉煌的年代,松下曾以占整个中国家电市场总量15%~20%的业绩‘独孤求败’,然而,如今这一份额已经不足2%。而许多日资品牌的日子则更加难过,如果不是以70%~80%返销产品做支撑,在中国就更加没有立足之地。“如今市场已经亮出红牌,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才是日资企业唯一的出路。”吴亮坦白地告诉记者。
谈到具体问题时,吴亮坦率地表示,原来松下集团在中国的各分公司销售部门职能上更像是管理部门,包括人事制度都是以管理公司的方法在运作,许多本该做销售工作的人实际上做的都是申请、汇报等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这与中国市场的运作模式和节奏相去甚远。新成立的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将拥有更多的经营权限,公司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等多个环节沟通效率与决策速度都将大幅提升,最终将大大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这也是松下此次做出调整的初衷,而之所以将新公司设在杭州,以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为母公司,重要原因是其近两年在智能座便器这一产品领域的市场运作风生水起,销售业绩翻了将近六番。”吴亮的话告诉记者,业绩是最有话语权的,这样的业绩也让松下集团看到了符合中国市场“玩法”与规则的甜头。
对任何改革来说,领导者的“思路”清晰尤为重要。吴亮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日本的老板、负责松下白色家电的社长本间哲朗是个中国通,中文水平一流。30年前他曾留学台湾,也在中国公司做过销售,对中国市场的情况再熟悉不过。”
任贤使能
此次松下对中国区家电业务框架的调整,还涉及一项重大改变,那就是用“本地人”来掌舵当地市场。之前在中国智能座便器领域声名鹊起的吴亮,成为松下集团中国独资企业的第一位华人总经理,被推到“聚光灯下”,担起松下这次改革“实施者”的重任。
如此重任落在肩上,吴亮相当有自信。他说:“我应该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之所以这样说,吴亮认为和他本人的4个特点密不可分。“首先,我做事情比较干脆,从来不纠结,绝对不会带着私心去处理问题;其次,我的脾气倔强、直爽,有异议时敢于在任何人面前仗义执言;第三,我在日本企业的工作与管理经历丰富,并且成绩突出;第四,长时间坚持的长跑运动让我比别人有更强的耐性。”
凭借着这股敢想敢干的韧劲,在上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吴亮已经把松下集团在中国有关家电业务的十几家分公司的门槛都踏了个遍,和所有营销团队的领导,包括部长、科长都面对面地交流了一番。“我和他们约定的见面交流时间是两个半小时,我先陈述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然后回答问题二十分钟,之后再自由交流三十分钟。”吴亮给所有人吃了“定心丸”,告诉他们接下来该把“子弹”打向何处。分散在各地各个分公司的营销团队,吴亮原先并不熟悉,现在一圈跑下来,和他们的关系密切了许多。
不仅如此,以前两三年,吴亮每年仅去松下日本总部三四次,主要是去陈情,为自己的公司向总部争取更多的资源,而新上任后的一个月里,他就跑了三趟总部。“现在我更多的是在跟领导讨论今后的蓝图,告诉他们我接下来要怎样干。”
这些工作在吴亮眼中,只是走马上任需要做的常规工作,在他和新成立的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的规划中,还有更大的事情等着他们。以前只负责智能坐便器这一类产品的吴亮,被业内朋友称作“盖神”,现在负责松下所有的家电品类,吴亮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做到各个领域的“神”,争取把应用品类市场都研究透彻。
因其势而利导之
“做事情要认清大势,不能逆势而为,所谓的势就是‘中国市场的走势’,也就是中国消费需要什么。”吴亮认为,中国市场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高端化趋势,对于注重技术与产品品质、主打高端的外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而大量不按中国市场规则运作的外资企业的退出,也给松下家电创造了机会。“在任何市场上,适者生存都是普遍真理。”
“接下来,我们还是要坚持走高端产品路线。”吴亮坚定地说,“之前我们不断升级的关注大健康的松下洁乐智能座便器2.0产品的策略证明,这一点是正确的。”他说。
不仅如此,《电器》记者注意到,在4月12日的天猫品牌日当天,松下举办战略发布会首次发布“PanasonicHome+全屋智能概念”。由此可见,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已经将“火力”瞄准了中国智能家居领域的庞大市场。“吴亮对记者透露,未来将继续充分发挥松下产品线较全的优势,持续创造极具感性价值的“空间”创意和智能家居创意。
吴亮还表示,松下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有着天然优势。松下旗下不仅涵盖家电业务,在智能传感器、蓄电池等方面也有着很强的实力。另外,地板、门窗、墙壁、新风系统,甚至监控系统等家居产品领域,松下均有涉足。因此,接下来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也会考虑与松下集团内部其他公司之间的合作,共同打造全屋智能家居理念。
新上任不久,吴亮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2020200”计划,即2020年,松下家电在中国国内要实现200亿元的销售额目标。“2017年,我们定的目标是,销售业绩实现20%的增长。”对于这个目标,吴亮表现得自信满满。他告诉记者:“松下在中国有很好的品牌底蕴和消费者认可度,有很好的技术和品质,只要我们把那些不适合中国市场已经有些落后和腐朽的管理方式、营销模式和观念,放进棺材,钉上钉子,埋进土里,我们就会在中国市场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