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朿文寿整理|邓丽颖图|李可70多岁的朿文寿.."/>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一江汉水传汉剧

一江汉水传汉剧

时间:2024-10-31 02:56:01


    口述|朿文寿整理|邓丽颖图|李可

70多岁的朿文寿老先生,是安康人的“宝贝”,老爷子、面善、健谈说起话来字正腔圆,中气十足。听他说汉调二黄的往事,也是极有意思的事情。幼时听汉剧,青年唱汉剧,中年研究汉剧,“我这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情。”从他身上透出的劲儿,也如同这一江水一般,绵延、持久。

流传和演变

自小我家在旬阳下面的蜀河镇,旧时代大家的娱乐方式没有别的,就是戏。

汉剧本名汉调二黄,在汉水,从汉中到襄阳这一段,过去特别流行。它是从西安雄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产生的,发源的时间起码有七八百年,但流传到各地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只有300年。它的发源地不在安康,但发祥地在安康。在安康紫阳县的蒿坪有位姓杨的大户人家,在汉水边的许多地方都有商铺,很有钱。他们从西安请来了戏班子,在蒿坪住了14年,之后这个剧种传到汉中、安康和湖北各地……

过去旱路交通不发达,利用一江汉水,戏班子走州过府。所以汉江边上唱汉调二黄的,特别是一些业余的票友,很大一部分是船工。他们下到武汉,上到汉中,接触到各个流派、各个地方的戏很多。有船的地方,戏班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在安康的剧团里,有好几个艺人都是“下海”的——之前是船主,手下这些纤夫也都会唱,船工们走到一个码头,晚上歇火时就到岸上去找戏班,有演戏就看戏,没演戏就跟着人家,胡琴一拉起来,锣鼓一打起来,就跟着唱了起来。

当时蜀河镇上有个业余剧团演汉调二黄。剧团的人很多样,有船工、农民、教师、小商贩……而且又有散走的专业艺人,到我们这来,大家就把他们接到家里,家家供给着,让他们给我们教戏。

小时候我特别爱看汉调二黄,六七岁开始跟着戏班学戏。13岁考到陕西省戏剧学校,上了6年学,从事汉调二黄的专业学习。那时戏曲大发展,戏剧学校选定了大西北有特色的剧种开班。民国3年,陕西有个督军特别喜欢汉调二黄,他在家里办了戏班,当政之后,拨了一个营的兵力专营这个事。当时的营长是杨虎城。把军饷拿出很大一笔,办了西安民盛学社,有学生100多个。但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斗争来斗争去,那位督军干了3年,后来被别人接替,没权赋闲,汉调二黄的戏班也就散了。我在西安的师傅就是民盛学社的。

毕业后,我分到安康话剧团,是团里的尖子演员。50多年前陕西电视台刚建台,我是第一个到那演戏的汉剧演员,演的是《二进宫》。后来“文化大革命”禁演戏剧,我也就没事了。于是大量看书,开始思考汉剧的文化。1978年改革开放,老戏放开,很多年轻人断代不懂老戏,我就给《安康日报》写关于汉调二黄的文章。之后又去深造,参与编写戏曲志,从表演转向汉调二黄的研究。

汉水流域的中上游地区(下游我不太研究),戏剧特别发达。不单戏班多,剧种也多。因为移民多,把各地方的戏都带过来。光安康的剧种(包括汉调二黄在内)就有6种。明代后期,李自成跟清朝打仗,陕南这一带十室九空,很多地方都没有人烟了,后来清朝建立,实行移民政策,湖广移民来到安康。有移民就有各地方的文化交融。所以安康人说话很复杂。经常一个县城里和下面镇子上说的话互相都听不懂,音随地改。同样的腔调,用不同的声来发,保留了原本的东西,也显现了有变化。汉水一线的各种剧就是这样。所以汉水流域戏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戏曲沿着汉水传到各地,又随着当地的语音、风俗、民情、味道,演变出自己的特色。

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河流称做母亲河?因为河流把很多东西发生出来,流传出去。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