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当天晴,湖田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晒满挂面。纤细如丝,洁白如银
很久没有吃上湖田的挂面,新余的挂面远没有湖田的细嫩,每次去湖田总是要多带点回去。
那日,家人电话告诉我湖田人忙完了农事,舅舅们都在做挂面,想我回去,还给我准备了点挂面,我立刻推掉应酬驱车前往湖田。
新余到湖田2个小时的车程,并不算远,可是小时候父母带着我们去湖田外婆家,从一大早坐班车,却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
农闲季节,别处的农村已是最清闲的时候,来到湖田,却到处都在做挂面,一派忙碌的景象。湖田位于江西省中部的高安市黄沙岗镇,距省城南昌四十多公里。挂面是高安的传统特产,俗称油面。高安挂面生产历史悠久,特别是湖田村,家家户户做挂面,自宋代以来,一直以白嫩细长、盘圆不折、耐煮不糊、闻之清香、吃时爽口、易于消化而闻名遐迩,伴随着村落的兴盛,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湖田挂面,其生产工艺全靠手工操作,以精面粉为原料、掺以少量碘盐、食用油,由手工制成丝状或带状,因悬挂晾干而得名。村民总结出“天晴放盐应减少,变天放盐适量加;二四八月斤扯十,五和六月六七八”的加工配制诀窍,加工出来的挂面“纤细如丝,洁白如银”,长达2-3米,在野外晾晒不易折断,远远望去,一片油光闪亮,飘洒如瀑,令人叹为观止。
二舅今年68岁,从小跟着外公学做挂面,二舅妈是嫁过来才开始学的。盐和水,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比例,几十年的经验使配比精确无误,白面加入盐水,使蛋白分子的陈列变得紧密,反复揉压,增加弹性。
传统观念里,拥有手艺才能安身立命,相比都市,中国的乡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艺的温度,湖田人似乎更能深刻体会做挂面这门手艺的意义。表姐也回来了,父母在和面,她帮忙打下手,大舅做好的挂面全部交由她到县城售卖,表弟在外打工,她是家里最得力的帮手。
1
2
3传递数百年的手温
湖田人世代做挂面,这手艺传承下来,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数百年。传统手工挂面,经过拌、揉、发酵、盘条、上架、拉扯、晾晒等十多道工序制成。
先是和面。面和好了,二舅需要和舅妈一起擀面。接下来是醒面。醒面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醒好的面变得蓬松,中间有很多细密的气孔。做挂面,长林叔是一把好手,只见他用面刀把醒好的面切开成长条,动作干净利索。
醒面时间已经足够,现在要开始搓条盘面的工序。一个人搓条、另一个人盘面,面筋和着面粉飞舞,一根根,一条条,抽丝一般,环环相扣,二舅和舅妈这道工序做了几十年,无任何闪失。
盘面完成二次发酵,便是施展拳脚的时候,绕面的速度是成败关健,速度过快或过慢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小梅今年32岁,丈夫根保大她两岁,十年前从黄沙嫁到湖田村。起初他们一起在广东打工,没有赚到什么钱,小孩又没人照顾,两口子后来索性回到湖田务农,闲时就做挂面,日子倒过得井井有条。谈到做挂面,两口子一脸的茫然,现在生意好,每天起早贪黑,半夜两三点就要起来和面,忙到天黑一天只能做一百多斤挂面,刨去成本,顶多能挣两三百元,就是太辛苦,要不停地干活,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让人受不了,难怪湖田年轻人很多不愿意做挂面。
面绕好后,根叔小心地放入专用的面箱,面架相互之间不能粘连,否则前功尽弃。最后盖上薄膜进行第三次发酵,等待面条更大程度的舒展。根叔是舅舅邻居,看着我从小长大的,见我不时按着快门,张叔笑了笑:“经常有人来照相,有高安的,也南昌的,去年江西电视台的也来了,还录了电视,这两年好像比以前更有名气,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买挂面,现在都不愁销路,就是做不出来。”我疑惑道:“做不出来不可以机械化生产吗?那样效率高,不用太辛苦。”“不可以的,工厂的面条机做不了这么细的面,挂面完全靠手感,机器不可能有那么灵活的力道,更不可能做出这种挂面的口感,一点都不好恰(吃)。”根叔摆了摆手。
绕好的面置于密闭的面箱四五个小时,充分发酵后,面变得劲道,从面箱中取出,插入晾架,等待面的伸展。接着,撑面杆从中间准备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面条一次次被拉长,一次次变得更细。这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手艺人的耐心,力道过大面条会折断,每次拉伸多少要根据气温、空气的湿度,全凭经验和手感,一气呵成,才能做出细如发丝的挂面。100多根一挂,能拉长到2-3米长,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
在湖田,做挂面的都是像聂伯一样七八十岁的老人,聂伯做了一辈子的挂面,祖上一直都是靠这手艺,到他这里已记不清是第几代了。谈起湖田挂面的来历,聂伯滔滔不绝:“细时间(小时候),太公哇斯额(告诉我),宋朝时,聂姓两兄弟从北方逃难到湖田咯,在这里安家娶妻生子,额里(我们)南方当时毛(没)有小麦,伊祖上就带着麦种开始种小麦,搭面粉做挂面,传了有好几百年咯。”湖田从聂氏兄弟开始至今发展了一千多人,世世代代离不开挂面这手艺,“五八年大灾,到处饿死人,就额里湖田没,边上没有哪个屋场(村庄)有额里湖田大,做挂面累是累,发人啊!”聂伯无不自豪地说道。
4
5
6
7
8
91湖田挂面以精面粉为原料、掺以少量碘盐、食用油。
2白面加入盐水,使蛋白分子的陈列变得紧密,反复揉压,增加弹性。
3家家户户门前晒满挂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
4面团揉好,需要摊开醒面。
5切开醒好的面。
6醒面时间已经足够,开始搓条盘面。7绕面的速度是成败关健,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有可能前功尽弃。8绕好的面放入专用的面箱,盖上薄膜等待面条更大程度的舒展。
9插入晾架,等待面的伸展。
最为朴素,却能容纳万千滋味
湖田挂面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家户户做好的挂面会有人专门来收购,然后批发到周边乡镇和城市。村里还有农民合作社,他们有网络平台,积压卖不出去的挂面由合作社通过网络销到全国各地。挂面做得好,能卖到省城,甚至更远,靠这门手艺,不少湖田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农闲时,农村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打麻将、牌九、闲聊。湖田人勤劳,村里看不到无所事事的人群,家家户户做着挂面,一派忙碌的景象。
湖田村的挂面远近闻名,每个人都是做挂面的能手,很多外乡人慕名前来学徒。农闲时节,只要天晴,当你行走在湖田古村,就会看到家家户户门前摆满了两侧全是孔眼的横杠子,杠子上面挂满了正在晾晒的细如发丝的面条,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细长的挂面,欢快的人群,青灰色的房屋,湛蓝的天空,一切都将这个宁静、和谐的村庄装扮得分外美丽。
面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地域迥异,粗细不同,形状不一,制作方法也各显神通。湖田人却钟爱这细长的手工挂面,即使一天只能做几十斤,工序也绝不省略,也不用机械替代。1
2湖田是远近闻名的“挂面村”,挂面带给了湖田人财富,道路两旁建起了一幢幢的洋楼。农耕的传统在这里世代延续,每个家庭,长辈最在意的莫过于给孩子留下点什么,物质是有限的,只有手艺才是立命之本。湖田人过去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子传父业,在农闲时都要做挂面,但现在的年轻人观念在悄悄改变。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都不愿意做这种祖辈留下来起早贪黑的苦力活,和许多农村一样,湖田的青壮年劳力大多都到外地打工,留下的是妇女和老人在家做挂面。
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舅妈患有风湿,腿脚不好使,不能站立多久,只能做些轻松简单的下手。家里的手艺活自然落在大舅和表婶的身上,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和面粉打交道。
只要天晴,每天都有新的收获,虽然辛苦又挣不了大钱,但湖田人放弃不下的还是属于自己的手艺。老屋是二舅出生的地方,春去秋来,六十多年过去,二舅每天穿梭在老屋的天井弄堂,坚守着自己的挂面手艺,没有出过远门。和许多湖田人一样,二舅的一生与挂面分不开,除了做挂面,没有别的手艺,拉扯大几个孩子,并且成家立业,就是靠着这门手艺的操劳。洁白的挂面,为一家人的日子,增添了几分暖意。自己做了一辈子挂面,孩子却没有一个愿意接过自己的手艺,老大在县城做教师,老二、老三一直在外地去打工,只有表姐时常回来帮他把挂面销到外面。二舅不善言谈,对我特好,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好奇道:“老表都已经成家了,在外面发了财,舅舅你怎么还要做啊?准备做到什么时候?”“做了一辈子挂面,停下来浑身会不自在,有事做人就踏实,习惯了,等将来身体不行做不动,就不做。”舅舅的话不禁让我心酸,这就是千千万万手艺人的真实写照,因为他们的坚守,湖田挂面才得以百年传承。
香味扑鼻的手工挂面,最为朴素,却又能容纳万千滋味。清水烧开,扔一小把挂面下去,就够一个人吃的了。不用加盐,放点瘦肉,或再加点青蒜叶,煮开后加上葱花、姜末,即可出锅。热腾腾,香喷喷,天然清香,柔、滑、韧、软、细、淡、鲜,实在是难得的乡村美食。细如丝的挂面,和瘦肉丝、豆干丝、冬笋丝、香菇丝一起煮,面将糊未糊,喷香、滑嫩。清香滑嫩的挂面既是简朴的裹腹之物,也可以衬托任何食材,变化出多种吃法。走在湖田的每一条巷子,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离开湖田,告别亲人,回味着久违的那碗挂面。高安人爱这样的味道,这种儿时就有的味道,让人难以分清是美味,还是乡情。湖田挂面秉承山水之灵气,成为一方迎亲、馈赠、接友、居家饮食的地方料理。斗转星移,世间万变,唯有不变的是湖田挂面,这代代传承的技艺,是湖田数百年历史的印记,老一辈湖田人不愿放弃,年轻人却又不屑于父辈的手艺,纷纷到外地打工谋生,或经商发财。湖田挂面还能坚守多久?这个让人念念不忘的手艺,将来是否会成为高安人怀念的家乡味道?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湖田挂面,让年轻人重拾湖田精神,使湖田挂面在新时期也能得到无限传承,并成为一方美食经典,而不至于将来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家乡的阳光最温暖,一碗挂面,心系游子,情满故乡。现在湖田拂去历史的尘埃,湖田挂面如银丝般呈现于世人眼前,这方人间净土的勤劳和质朴,就如当地高安采茶剧般令人回味悠长:“万驮油面千担米,山货流通袁州里,行商坐贾交流密,牛铃时鸣黄沙里,伊呀伊仔哟……”
3
4
5
61村里做挂面的主要是些留守的老人。
2留守的妇女也会加入到制面大军中。3面条一次次被拉长,一次次变得更细。
4晒好的挂面。
5面条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
6湖田人世代做挂面。